吳淑玲 張璐 李明慧 謝堯
100015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yī)院肝病中心肝病二科
傳染病學是臨床醫(yī)學的重要課程,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為重點教學內容;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也需要讓學生有所了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熟悉并理解更多、更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傳染病的發(fā)病存在很大的機遇性、季節(jié)性、區(qū)域性,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傳染病的某些體征不太容易見到。綜上使得學生在傳染病臨床實踐中遇到較多困難。網絡教學是在一定教學理論和思想指導下,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通過師、生、媒體等多邊、多向互動和對多種媒體教學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共享,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正日益廣泛地被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逐漸成為傳染病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jù)重要的地位[1-4]。
1.1 內容豐富,直觀生動 網絡提供了大量的多媒體素材,通過圖像、聲音、文字等,可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分辨,使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內容通過生動、具體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例如,肝性腦病的撲翼樣震顫,用語言或者文字難以完全表達清楚,但用一段視頻資料就能充分表達;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結構、生活史、致病過程比較復雜難懂,若能通過動畫的方式進行教學,則更能形象的說明一系列抽象的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1.2 互動性強 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可以參與其中,與教學內容進行交互,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興趣,不會對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復雜、枯燥的內容產生畏懼或抵觸情緒,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學習之中。此外,還能建立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1.3 不受時空限制,自主性強 網絡教學不受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都可由自己掌握進行。在傳染病繼續(xù)教育中,一些臨床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教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放到網上,供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掌握的進度進行點播,對不理解的內容可反復觀看。
2.1 演示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直接延伸,教師通過網絡面向全體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依然被動的接收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但由于目前我國傳染病教學經費不充裕,有些教師對電腦軟件不熟悉,故目前傳染病網絡教學仍以應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講課為主。
2.2 講授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有同步式和異步式兩種模式。不同地點的學生在同一時間聆聽教師直播講課為同步式講授模式,學生通過瀏覽教師制作上傳的教學材料網頁為異步式講授模式。同步式講授模式中師生可有一定的交流,但異步式講授模式在方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靈活學習的同時,卻缺乏實時交互性。
2.3 探索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電子郵件(email)或其他學習系統(tǒng)在獨立學習、探索和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要培養(yǎng)出有強大科研能力的學生、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必須用這種教學模式。
2.4 討論式教學模式 在基于網絡進行的討論式教學模式中,常常采用電子公告牌系統(tǒng)(bulletin board system,BBS)或email郵件列表進行關于特定問題的討論和解答。如在BBS上發(fā)布一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讓學生討論其抗病毒治療采用哪種方案。
2.5 信息收集整理式教學模式 教師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在網上搜集、篩選、分析、整理信息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為信息收集整理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跨文化的交際,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如教師提出“丙肝抗病毒治療方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國內外文獻網上找出丙肝抗病毒治療的所有藥物及所適應的患者。
3.1 多媒體課件 教師根據(jù)傳染病教學大綱,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運用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傳染病網絡教學和其他網絡教學一樣,多是從多媒體課件起步的,在學校對整個年級學生講課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課后學生可拷貝課件供復習考試之用。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高,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2 視頻廣播 這是一種直播課堂式的教學,由網絡管理中心播放實時視頻或錄像,但它不受地域和人數(shù)的限制,占用帶寬小。目前,很多傳染病大型會議已有會議直播,無法參會的人員亦可實時收看學習會議內容。
3.3 視頻點播 這是一種非實時的點播,故可對電視教學片或課堂實況錄像進行精心設計,傳染病網上繼續(xù)教育多采用視頻點播形式,可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在傳染病臨床實踐之前,可先給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視頻點播,再去看患者時就能加深印象。
3.4 電子教材 傳染病學電子教材編制簡單,運行方便,已得到廣泛應用。學生可以節(jié)省購買紙質教材的費用,且通過查找定位能迅速轉到所需的頁面,但記筆記不方便,不如看紙質教材印象深刻。
3.5 聊天室、BBS論壇、email 各高校一般都有BBS論壇,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回帖互相答疑解難,集思廣益,加深對問題的認識。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總結出來,把詳細解答發(fā)布到網上可以避免學生的重復提問,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3.6 智能手機APP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大學生智能手機的擁有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智能手機為高校傳染病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和方式,為提高教學平臺的活躍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中國,應用最廣泛的手機 APP有微信、QQ、微博等。通過建立微信群,師生可以隨時在群里發(fā)布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信息,教師有知識要傳授,學生有問題要解答,都可以隨時發(fā)布在群里,不必等待在教室、在課堂上進行。有了微信群,就可以成立微課堂,教師通過微信點名、出題,學生通過微信簽到、答題。北京亞太肝病聯(lián)盟診療技術微信群就已經舉辦了多期微課堂,數(shù)千人同時在線聽課,踴躍發(fā)言,在和諧、輕松的環(huán)境中充分獲取知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某些傳染病教師微博粉絲眾多、影響力大,亦可關注其微博,從中獲取知識。
綜上所述,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手段的運用,對優(yōu)化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這些教學手段,也有不少弊端,也有力所能不及的地方,只有揚長避短,合理運用,網絡教學在傳染病學教學中才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利益沖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