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像談一場戀愛。
出門前悸動,到達時嫌棄,離開后悵惘。很多路都是偶然的,好像上帝一失誤,便撒下莫名的交集。
吃過太多這樣的虧。
說是文物古跡,跟著導航走了千八百步,卻只見劣質(zhì)的塑料城堡,逢人就宰客的黑導游。
說是熱門美食,跑遍半座城市的街頭巷尾,卻被服務員當成小透明,招手半天都沒人搭理。
挨過了這些,好歹開飯了。看著店主不耐煩的眼神,黑乎乎的灶臺,吃到嘴里全成了徒有虛名。
聽網(wǎng)上說得有模有樣,怎么感覺也不過如此?怎么去了不是那個味兒?
比如:那碗裝盤精致卻平淡無奇的咖喱飯,多少人隔空點贊卻難喝到要吐的奶蓋茶……太多真真假假,實在無法接受。每次我都不敢承認,跟風的人滿足感更低。
因為跟風,因為功利,心態(tài)不再純粹。就像所謂的權威指南、達人攻略,推薦我們吃什么、玩什么,甚至將要看到些什么。此類旅程少了趣味,多了框束,淪為不斷模仿與重復。
生活也如此。太多的選擇迷亂了雙眼,太快的抽身蒙蔽了感知。人們不自覺盲從,戴上“偽熱愛”“偽精致”的面具。
明明滿心嫌棄的電影,室友說喜歡,只好點頭夸好看;明明無力吐槽的游戲,同事都在談,只好為了談資勉強下載。到后來,興趣成了擺拍,日子成了擺設。真正心念的,是一種虛弱到透明的存在。越是煞有其事,越是不知何往。
小說《肉體的惡魔》里,法國作家雷蒙·拉迪蓋曾虛構過一只貓—— 它苦守在玻璃箱外,眼看著垂涎美味發(fā)出召喚,卻怎么也嘗不到。
“只有打破箱子,你才能叼走乳酪?!?/p>
若說玻璃箱,是理想和現(xiàn)實間的那層膜,那我們也曾像這只焦慮的貓:討厭獨立思考,總想知識能喂到嘴邊;熱衷跟風、著迷干貨、生怕錯過上一秒的朋友圈;熟知近期的熱點和八卦,卻不敢直視自己的優(yōu)缺點……
于是心理學大咖替你不甘,“一個人廢掉的三種表現(xiàn)”;情感博主教你膩歪,“給女孩的七條戀愛規(guī)則”;雞湯女王替你釋懷,“太用力的人,走不遠”……
這些經(jīng)驗看似正確,無須再辯,可都不是自己的。
退萬步說,今生是第一次,也僅此一次。以經(jīng)驗為生,靠攻略過活,輕便省事。但親自體驗的快感,從來無法用厚薄來衡量。
慢慢地,我也嘗試著,做個不著調(diào)的旅人。相對刻意尋訪,更喜歡隨走隨停。起初迷路在墾丁的日光海灘,后來迷路在暹粒的街角老宅,再后來迷路在東京的霓虹夜色。迂迂回回蜿蜿蜒蜒走走停停。作為一名游客,熱鬧不是不可以躲避的,只要拐個彎就好了。
一旦記憶的閘門開啟,竟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奇遇:那輛不鎖門的火車,風灌滿了整節(jié)車廂;那夜凌晨三點的暴走,在噴水池邊洗腳拂塵;還有那山澗霧氣和百戶炊煙,躲在四合院外酣睡的貍花貓。似乎計劃內(nèi)的必然寡淡,計劃外的總有妙贊。
終于,不想拘泥對完美的定義,不再追求虛妄的形式;終于,開始著迷于未知,開始不隨人群趕下一班車。隨心走吧,啟程時別過高期待,結束時也別過多抱怨。
擁抱真實本身,和你的獨家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