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虹
(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天津 300350)
近年來,有關公眾考古學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十分豐富,已成為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的研究熱點。作為現代文明成就的公眾考古學的出現、傳播和發(fā)展,體現了人類對科學與社會關系的深入思考,表明了傳統(tǒng)考古學與公眾的聯(lián)系日漸緊密。作為聯(lián)系公眾與考古紐帶的高校博物館,兼具收藏、研究和教育功能,是向師生展示考古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公眾考古學發(fā)展的主陣地,在公眾考古教育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館的優(yōu)勢,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是新形勢下考古學發(fā)展和博物館建設的必然要求。
20世紀中葉,世界經濟已從戰(zhàn)爭中恢復并得到發(fā)展,社會公眾的文化水平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其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傳統(tǒng)的考古學逐漸進入到公眾視野。此時,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危機日漸嚴重,這使得文化遺產的保護壓力重重。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考古學與社會、新聞媒體、遺產旅游及公眾之間的關系日漸受到西方考古學界的重視[1],并由此興起了公眾考古理念??脊艑W家開始嘗試從理論上解決社會發(fā)展同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并很快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公眾考古學是歐美學者探尋文化遺產保護路徑的有益嘗試。1972年,美國學者查爾斯·麥克基姆西首次提出“公眾考古學”[2]概念,推出了一個新的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保存理念、整體意識和公眾意識[3]。英國學者尼克·梅里曼認為,公眾考古學是探討考古學研究、文化遺產和公眾之間關系的學科,其產生原因在于公眾對考古學興趣的不斷增長及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4]。
公眾考古學一直注重公眾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在文化遺產保護理念上順應了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參與訴求,很快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同??梢哉f,迫切的文化遺產保護形勢同公眾濃厚的參與熱情共同推動了公眾考古學的傳播與實踐。經過數十年的傳播和發(fā)展,公眾考古學已逐漸成長為一門新興學科,作為考古學的分支而繼續(xù)發(fā)展完善,其研究重點在于探尋協(xié)調考古、文化遺產和公眾三者相互關系的理論與途徑。
自從公眾考古學誕生以來,考古開始褪去神秘的外衣,并逐漸走出象牙塔,進入到公眾的視野,而公眾對考古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又進一步促進了公眾考古學的傳播與發(fā)展。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考古學與國外考古學逐漸恢復交流,公眾考古學理論也傳入中國,并逐漸受到重視。
公眾考古學由國外引入后,得到了快速傳播和發(fā)展,學者們逐漸認識到有必要在我國開展公眾考古學建設。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有關中國亟需建構公眾考古學的呼聲日益強烈[5]。在十余年的時間里,我國公眾考古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均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績。
1.公眾考古學的理論傳播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接觸公眾考古學理論[6],但是公眾考古學在我國傳播得卻十分迅速。近年來,學者圍繞公眾考古學的理論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取得了豐富成果。
根據學者的定義,當前我國的“公眾考古學”是指“由政府支持,以考古學家為主導并積極參與的,出于公眾利益對考古學進行的管理,向公眾宣傳考古學為未來而保存過去的意義,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考古活動與文化遺產保護,其內容包括搶救性考古、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知識的普及、考古學的公眾教育等”[7]。公眾考古學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考古學的大眾化,使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深入人心[1],做到與公眾共享考古成果,最終達到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傳承,滿足公眾文化的需求[8],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考古學的價值和功能[9]。
我國學界關于公眾考古學的理念同歐美發(fā)達國家有一定差異,更為側重強調考古工作者和科研機構的主導作用,即主張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政府支持下,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提高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這是由我國當前的社會現實決定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愈顯突出,而目前中國公眾對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還有待提高[10],這一現實決定了我國公眾考古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做好古代文化遺址和文物的保護工作基礎上,逐步普及文物保護知識,進而將公眾納入到長期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繼承的系統(tǒng)工程中來。
公眾考古學傳入我國后,學者們逐漸意識到,公眾考古的發(fā)展是歷史的進步[11]和現代文明的重要成就[12],強調在我國開展公眾考古建設,需要從學術層面推動其發(fā)展。公眾對文化遺產關注度的提升,也促進了傳統(tǒng)考古學理論和發(fā)展模式的轉變,進而推動了我國公眾考古學的迅速發(fā)展。
2.公眾考古學的實踐成果
我國公眾考古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實踐與理論研究緊密相連。目前,公眾考古學已獲得了政府的積極支持與社會的廣泛認同,這為公眾考古學的實踐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基礎。200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研討會的主題是“考古學與公眾——考古知識的普及問題”,這說明考古學家已經開始探尋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的路徑,為我國實踐公眾考古學邁出了重要一步。2007年,國家文物局明確宣布“將開放有條件的考古發(fā)掘工地供公眾參觀”,從政府層面為公眾考古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支持。2016年5月21日至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河南鄭州召開,來自全國考古界的學者對我國公眾考古學的理論實踐和發(fā)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在公眾考古學理論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和部門相繼成立了專門機構或組織,以落實公眾考古實踐。目前,與公眾考古相關的專業(yè)性學術機構主要有: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yè)指導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公共考古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中國公眾考古網和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等。此外,各地的考古機構也經常組織公眾考古活動[13],在我國公眾考古的實踐和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創(chuàng)刊的《大眾考古》是國內首個面向社會大眾推廣考古知識的雜志,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考古的平臺。隨著網絡的普及,借用微博來開展公眾考古教育也成為了一種必要選擇[14]。目前,微博已經成為文博考古行業(yè)與公眾互動的平臺[15],一些新媒體如電子圖書、網絡電臺、視頻網站、考古App等也拓展了考古學向公眾傳播的途徑[16]。
公眾考古學在我國的發(fā)展成果,已在考古學者與政府和公眾之間形成了共識,但仍需指出的是,我國公眾考古學的發(fā)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公眾的考古常識與文物保護意識還亟需提高,因此積極開展和普及公眾考古教育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公眾考古知識的獲得與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離不開公眾考古教育工作的開展。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展示文化遺產及其研究成果,是考古大眾化的重要載體[17],而隸屬于大學的高校博物館具有輔助教學的作用[18],在展示考古成果和普及考古知識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開展公眾考古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1.受眾優(yōu)勢和師資優(yōu)勢
高校博物館隸屬于大學,一般位于大學校園內,其受眾主要為校內師生。青年學生是高校博物館的主要受眾,這一群體的文化水平較高,思維活躍,有著較強的求知欲,是參與公眾考古的主力軍[19]。另外,高校博物館不僅具有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同時還與校內考古學、博物館學等專業(yè)的教師聯(lián)系緊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掘和利用師資力量。
2.組織優(yōu)勢和宣傳優(yōu)勢
大學具有以院系為單位的組織結構,同時還有學生會、志愿者協(xié)會及其他各種學生團體,可以通過多重紐帶與學生建立聯(lián)系,實現高效的信息傳遞與人員組織。高校博物館在舉辦展覽、講座或組織考古實踐等各項活動時,可以利用各種學生組織將信息快捷地傳達到師生中間,并能得到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3.文化優(yōu)勢和區(qū)位優(yōu)勢
設有博物館的高校多為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知名院校,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科研實力。從某種程度上講,一所高校的文化積淀本身就是其博物館的生存土壤和發(fā)展保障,而高校博物館又是大學培養(yǎng)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重要平臺[20]。另外,大學選址多經過綜合考察和科學規(guī)劃,其校園具有十分明顯的區(qū)位優(yōu)勢,這一區(qū)位優(yōu)勢同時也被高校博物館所享有,為其進行展覽和組織公眾考古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博物館是考古知識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21],高校博物館具有開展公眾考古教育的天然優(yōu)勢,應該成為展示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專業(yè)平臺,直接向校內青年學生普及考古知識,培養(yǎng)出有公眾考古素養(yǎng)和文物保護意識的青年群體,為我國公眾考古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眾多推行公眾考古教育的主體和平臺中,高校博物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如何充分發(fā)掘和利用這些優(yōu)勢,成為當前高校博物館亟需思考和落實的問題。發(fā)揮公眾考古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館要加強自身的展示和教育功能,將校內師生和社會公眾納入到服務范圍,最大限度地向受眾宣傳考古知識,普及文物保護常識。現就高校博物館開展公眾考古教育提出以下建議。
1.打破自我封閉,依托館藏資源,充分展現考古成果。高校博物館具有收藏、研究與展示的基本功能,但出于安全、管理和資金等方面的考慮,當前許多大學內的博物館多只向校內師生開放或是取消了文物展覽,無形中形成了自我封閉的不利局面。實際上,陳列展覽是一個博物館的靈魂,是博物館獨特的語言,是與公眾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22],如果放棄了展覽,也就相當于喪失了高校博物館一個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能。
在當前公眾考古迅速發(fā)展的形勢下,打破自我封閉,向社會公眾積極展示館藏資源和考古成果,已經成為高校博物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實際上,科學規(guī)范的展覽設計與展覽活動,也是對高校博物館的有益鍛煉和自我檢驗。同時,將一線考古成果以展覽的形式呈現在師生與公眾面前,也是高校博物館實現自身突破的重要機遇。在安防、設備及其他各項投入時,可嘗試以公眾考古項目的形式尋求高校決策層和政府的支持。這既可以解決博物館自身發(fā)展的困境,還能實現一線考古成果與公眾間的互動。
2.發(fā)揮師資優(yōu)勢,普及考古知識,豐富公眾考古教育形式。特別是設有考古及博物館學專業(yè)的高校,在推行公眾考古教育方面有著天然優(yōu)勢。高校博物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定期開展學術講座,聘請校內外專家、學者向師生、社會公眾講解考古知識和文物保護常識,以文化講座和文物展覽的形式,讓受眾獲得雙重教育。
另外,一些博物館已經引入模擬考古發(fā)掘活動,在各種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模擬出考古發(fā)掘的現場,并根據需要調整模擬的地層、灰坑、包含物等[13]。這一模式同樣可以被高校博物館利用,以模擬考古的形式幫助觀眾揭開考古的神秘面紗,體驗考古發(fā)掘的流程,進而拉近公眾與考古之間的距離。
3.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組織田野調查,以社會實踐宣傳文物保護。田野調查是重要的考古工作之一,是獲取考古信息的重要方法。田野調查也可以作為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專業(yè)學生或公眾學習考古知識的重要途徑。與考古發(fā)掘相比,田野調查具有用時較短、組織方便和選擇靈活等優(yōu)勢。高校博物館可以用“考古夏令營”的形式組織校內師生開展田野調查活動,并且可以有選擇性地將部分公眾納入到這一活動中來,讓參與者能夠在社會實踐中了解考古工作的內容與流程。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使參與者養(yǎng)成人文關懷精神,強化自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23]。這正是開展公眾考古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公眾考古學所要實現的最終結果。
4.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研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為考古知識提供物質載體。文化的傳播需要一定的媒介,而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則是宣傳考古知識和文物保護意識的重要物質載體。高校博物館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人才和豐富的館藏資源,同時也具有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優(yōu)勢[20],是發(fā)展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生力軍。高校博物館可以利用文化和智力優(yōu)勢,依托館藏資源,加大文創(chuàng)產品的研發(fā)力度,將考古知識與文物保護意識以文創(chuàng)產品的形式呈現給公眾。這不僅有利于普及公眾考古教育,而且能夠提升高校博物館的經濟效益和自身形象。
另外,在當前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高校博物館還應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及時傳遞考古資訊,將自身藏品及科研成果及時傳遞給公眾,以深入淺出的宣傳為我國的公眾考古學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社會公眾認知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公眾對考古學的興趣不斷增強,表現出強烈的參與熱情,對傳統(tǒng)考古學的發(fā)展模式形成了觸動,促成了公眾考古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公眾考古學在世界范圍內的出現和傳播,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成果,我國的公眾考古學研究與實踐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迅速,形成了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目前,公眾考古學在我國的發(fā)展成果已在考古學界、政府和公眾之間形成了共識,但我國民眾的考古知識依然相對欠缺,文物保護意識比較薄弱,我國公眾考古學的發(fā)展水平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館的各項優(yōu)勢,積極開展考古實踐活動,普及考古知識和文物保護常識,著重加強對青年知識分子的考古教育,將對我國公眾考古學的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姚偉鈞,張國超.中國公眾考古基本模式論略[J].浙江學刊,2011(1).
[2]MCGIMSY.Public Archaeology[M].New York:Seminar Press,1972.
[3]顧伊,陳淳.美國“文化資源管理”的鏡鑒[J].文物世界,2001(1).
[4]NICK MERRIMAN.Public Archaeology[M].London:Routledge Press,2004.
[5]范佳翎.基于公眾考古學的大遺址保護、利用和管理研究[G]//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社會科學專輯Ⅱ:政策法規(guī)與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82.
[6]范佳翎.“公眾考古學”和“公眾考古理念”辨析[J].南方文物,2013(4).
[7]魏敏.公眾考古學與史前遺址信息闡釋[D].上海:復旦大學,2009:3.
[8]鄭媛.試論在中國建立“公眾考古學”的必要性[J].文物世界,2010(4).
[9]陳洪波.考古學和公眾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關于公眾考古學的思考[N].中國文物報,2005-08-12(7).
[10]李琴,陳淳.公眾考古學初探[J].江漢考古,2010(1).
[11]賀云翱.“公共考古”的發(fā)展是一種歷史的進步[J].大眾考古,2014(4).
[12]賀云翱.“公眾考古”的興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成就[J].大眾考古,2015(8).
[13]張敏.公眾考古與博物館社教工作結合的思考[G].//揚州博物館.江淮文化論叢:第3輯.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14]李鵬.略論微博公眾考古教育:以考古文博單位新浪官微為考察對象[J].文物春秋,2017(1).
[15]陳飛.新媒體時代下的公眾考古:以“新浪微博”為例[N].中國文物報,2016-03-25(7).
[16]崔俊俊.新媒體與公眾考古傳播[J].大眾考古,2015(4).
[17]李春華.博物館與公眾考古學[N].中國文物報,2005-08-12(7).
[18]張惠朗.試論高校博物館的功能[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6).
[19]劉佳月,胡宇煊,褚旭.高校開展公共考古活動的若干思考:以北京聯(lián)合大學的公共考古活動為例[N].中國文物報,2015-07-17(5).
[20]朱立勇,朱與墨,馬紅英.高校博物館在大學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21]李零.何枝可依:待兔軒讀書記[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130.
[22]龍?zhí)煲?博物館與公眾考古學[C]//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學專業(yè)委員會2014年“未來的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書店,2014:201.
[23]暨愛民.走進“歷史的田野”:一種高校史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的選擇[J].教育文化論壇,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