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學院院長張瑞君教授4月16日在《光明日報》撰文《古代文學研究反思》,從文學史的撰述、跨學科研究、研究者學術素養(yǎng)等方面總結了現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局限與不足。
張瑞君教授認為,在文學史撰述方面,對文學內部發(fā)展軌跡的闡述過于概括,文學內部承傳流變的規(guī)律及形成的動因揭示得不夠,內外部關系的論述欠缺,多數是在既定理論模式下的材料填充,撰寫模式仍未能擺脫幾十年前的窠臼。文學批評史、文學思想史的研究在資料收集廣度和論述深度方面都有很大進步,但研究者的知識譜系沒有大的變革,仍在用經典判斷標準來支配、影響自己的判斷,沒有融入時代內涵。
在文學的跨領域研究方面,部分學者在對相關領域未完全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匆匆上馬,與古代文學理論簡單掛鉤,成果難以令人信服。中西文藝理論的結合亦是如此,西方文藝理論并非古代文學研究者知識譜系的天然基因,研究者未能對西方文論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及理論內涵作深入思考,生搬硬套,最終使西方文論成為其理論研究的花邊與點綴。
在編年史、年譜、作品編年類著作方面,部分研究者缺乏科學求證精神,在考證素養(yǎng)與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關于學術研究的總結上,綜述多數成為學術發(fā)展的陳述或觀點的概括,對研究的缺陷缺乏有深度的論述。多數書評流于情面,不具有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對個體文學研究方面,研究者應深入了解研究對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之外的其他角色,從不同角度審視,以求對研究對象藝術風格的形成達到深入融通,多數的文學研究者缺乏創(chuàng)作實踐,不能從創(chuàng)作角度感受文學作品,研究成果往往是隔靴搔癢。在研究者與讀者之間,文學研究者應為時代的讀者發(fā)聲,以期使學術研究與時代共鳴,跟上時代脈搏的跳動。寫作風格方面,理論文章未能體現出具有時代精神的文風,不具有好的可讀性,不符合時下日新月異的時代風貌。
總結學術研究的成就是必要的,能更好地知曉我們已經取得的成果,但發(fā)現問題,能夠給解決問題理清線索,以留給年輕一代全面超越,這樣的話,回首與反思的參照價值就具有更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