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莉娟
走上這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小路上的石頭有太多的紅,紅上泛著青,那是一件藝術(shù)品,細微中更有一種壯美。輕叩晨心,輕放腳,怕擾了晨霧里萬千顫動的紅色小石,此時它們應(yīng)該正睡得酣。
遠處車上下來的人們慢慢走來,走過了小路。我并沒有和他們一起走,停在小路前,這細細的小路有好多故事,可以叩拜,這青紅色的小路能給我回答。我見小路仿佛是要對我說什么,在小路邊一塊石頭上坐下來。
這里是江西弋陽縣的紅色葛源,中共閩浙皖贛省委機關(guān)舊址。小路邊墻上,當年紅軍寫的標語,透過時間的洗禮還清楚可見,“到紅軍中去宣傳……堅決執(zhí)行黨的進攻路線,徹底粉碎敵人五次圍攻”。
這時候我依稀看見,那書寫標語的紅軍在那里動作,他們是那樣的年輕,臉上洋溢著憧憬和堅定。有兩個養(yǎng)傷的紅軍,從老鄉(xiāng)家小屋里出來,他們和寫標語的紅軍小戰(zhàn)士在說什么,接著攙扶著,從這鵝卵石小路上往前走,晨曦映照著他們的背影,他們走得有些艱難。
迎朝陽走來一個人,紅軍戰(zhàn)士們給他敬禮,他著中式對襟衣,兩眉緊鎖,仿佛在思考什么。哦!他是方志敏。
弋陽是方志敏的家鄉(xiāng)。他是中共閩浙皖贛省委書記,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導(dǎo)人之一,曾創(chuàng)建贛東北蘇區(qū),領(lǐng)導(dǎo)組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0軍,犧牲時年僅36歲。犧牲前,他用熾熱的情感寫下慷慨檄文《可愛的中國》,號召國人“從崩潰毀滅中,救出中國來”。英雄遺筆,向后來人講述著83年前,方志敏烈士的家國心愿。
在中學(xué)就學(xué)過他的這篇《可愛的中國》,經(jīng)典的句子當年老師要求我們背誦。在后來的學(xué)校的朗誦比賽上,我朗誦了這篇《可愛的中國》,沒想到今天能在這里近距離地感受英雄的故地。耳邊又響起那著名的片段的聲音:“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方志敏對祖國母親的希望,正是今天中國的現(xiàn)實,80多年的歷史變遷,英雄早已預(yù)言。現(xiàn)在想來,當年朗誦這樣的句子,可能只是語言上的欣賞,現(xiàn)今人生走過一大半,有這幾十年的閱歷,來到這革命的圣地來,更能感受其意義,更有那含淚的默默吟誦,更愿意獨自一人感受。
在這里我仿佛看見方志敏走了,穿著他那件樸實的中式對襟走了,他從這條青紅色的小路走出去,就再沒回來。我沿著這條小路走,輕輕地走,腳步重了,會驚擾路邊的小花。
正是夏花燦爛時,小花在晨曦下,開得正紅,帶著昨日的露珠,那樣平靜地開放著?;▋簜円埠盟圃谙蛭椅⑿?,微風(fēng)吹過,它們在風(fēng)中輕輕擺動。我想,這就是先烈們流血的地方。方志敏說過,“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瘞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這朵花你們就看作是我的精誠的寄托吧!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點頭,那就可視為我對于為中國民族解放奮斗的愛國志士們在致以熱誠的敬禮;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搖擺,那就可視為我在提勁兒唱著革命之歌……
那微風(fēng)中浮動的小花,年年開放,是為了提醒我們這里是烈士灑下鮮血之地,是烈士埋下忠骨之地。
一位老人家,在家人的陪同下,提著個籃子要出去,她從小路邊的老房子走出來。這里的房子應(yīng)該都有近百年的時光了,雖是土坯房,卻還是那樣結(jié)實。見老人出來,有人上前和她攀談。
他們的到來,把我的思路拉回到眼前。我也走到小路邊,聽老人家說話。老人家很健碩,思路清晰,她說今年90出頭了,當年紅軍的事情她記得一些,更多的是聽她的媽媽說的。她們現(xiàn)在還在這個房子里住著,是為了記住當年紅軍的事情,當年她們的這些屋子都有紅軍住。
人們走了,走遠了。老人送走了客人,提著籃子也出了門。她慢慢地走在這青紅色的小路上,這一路她走了幾十年。一路上,哪里有一塊石頭高一點她都清楚,她走得有些蹣跚,后面跟著個穿紅衣服的小姑娘,還有一條狗。
小路這時候又是一陣安靜。望著這小路彎彎細又長,我知道它是通向英雄走出的遠方,一路總有小花歡唱。
更讓我想到,在人生這條長長的小路上,我們慢慢地走,不會孤獨,因為總有那些不能忘記的事,伴著我們,它連接著無數(shù)親人,連接著從前與未來。
如果有天堂,天堂里一定有這條青紅色的小路,路邊開滿了鮮花。
責任編輯:秀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