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艷
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愛玩,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缺乏自制能力,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短,這就極大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一、巧妙引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即使在教學秩序比較差的班級,只要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幾乎都能集中注意力,進行一定的思考。為了迅速處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在引入新課時,通過巧妙地設疑提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鉗住。
實踐證明,猜謎引入法、游戲引入法、直觀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喚起學生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時,刺激大腦興奮中樞,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迅速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二、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xiàn)階段性疲勞。如果將他們的學習當作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興趣蕩然無存,課堂上表現(xiàn)為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據(jù)此,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1. 利用游戲、比賽。英語教學游戲和比賽簡單易行,是培養(yǎng)學生情緒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學生歡迎。在游戲、比賽中,學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興趣極高,接受知識輕松,處于主動學習狀態(tài)。
2. 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直觀教學手段還有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按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轉移。例如在學習There be句型時,先設計一個park的基礎框架圖形,然后,利用拼圖法學習。講There is a tall tree in the park。就在park里貼上一幅畫有tall tree的小圖;學There is a boy under it. 就將畫有a boy的小圖貼到tree下,這樣,學到哪里就貼到哪里,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走神。除此之外,簡筆畫教學也深受學生歡迎。一個好老師利用簡筆畫可以把學生從課上帶到公園里、高山上、商店里……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電腦動畫、錄音錄像、投影等電教手段,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心學習。
3. 控制調節(jié)課堂教學節(jié)奏學生的情緒與課堂教學節(jié)奏有著直接的關系。一節(jié)課如果學生情緒渙散低落、煩躁驚恐,教師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懸河,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熱情洋溢、歡快喜悅的課堂氛圍,將會使學生喜歡英語,愛上英語課。因此,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時調控教學節(jié)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發(fā)現(xiàn)學生疲倦時,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唱一唱,動一動。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已掌握教學內容,表現(xiàn)出注意力渙散,漫不經心時,應加快節(jié)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兩個小游戲或進行表演比賽。這樣,歌曲、表演、游戲等教學活動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緒,讓學生注意力始終跟著老師轉,并積極參與思考。
三、把握技巧,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1. 問題的設計技巧。清楚明確,指向全體。問題設計必須清楚明確,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自己該想什么,該做什么。如讓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可提出要求,讓每一位學生認真聽,聽后不僅要給予評價,還要找出讀錯的地方,這樣讓學生帶著任務聽,就保持了注意力。
2. 巧妙運用語言的表述技巧。語言要抑揚頓挫,富于變化,從而使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一腔一調的語言缺少變化,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乏味之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運用音量、音調的變化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講到關鍵處,如關鍵詞語、關鍵句子時適當提高音量或變化音調,從而引起學生注意。高聲或低語均能使語言有所變化,使語言更生動。在講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溜號或搞小動作時,也可以變化音量或音調引起學生注意。
3. 情態(tài)的巧妙運用。在環(huán)視每一個學生或深入到學生中,進行眼神、語言的面對面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有經驗的教師在課上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關注學生身上,時時環(huán)視每一個學生,用眼睛去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對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用微笑或嗔怒等眼神給予回應;或是在學生中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談、議論,達到心與心的交流,從而也就保持了學生的注意力。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