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希涵
那日,陽光正好,溫暖閑適。而我正奮戰(zhàn)在書山題海中,與筆墨為伴,與稿紙為伍,直至眼花繚亂。
突然,一陣聲音傳來,接著蔓延開來,直至震耳欲聾。
原來是閭老師下了“圣旨”:“看大家疲憊不已,我非常憐憫,特別讓大家去科學(xué)實驗室放松放松!”此言一出,全班轟鳴!瞧,一臉興奮者有之,他們?yōu)闀簳r不用面對書山題海而欣喜若狂;一臉平淡者也有之,他們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哈哈,可以暫時脫離題海了,我不由暗暗竊喜。
話不多說,進入科學(xué)實驗室,開始有趣的實驗。每組5張A4紙,折成自認為抗壓力最強的形狀,往上放本子,各自實驗。
不用多說,定是三棱柱!因為三角形最具穩(wěn)定性,三棱柱定能不辱使命。我果斷將1張A4紙折成三棱柱,接著往上放本子,1本,2本,3本,什么?三棱柱的底面開始顫動。我硬著頭皮,繼續(xù)放本子。當放到第5本時,三棱柱的底面顫動得愈發(fā)猛烈,剛要放上第6本時,三棱柱便搖搖欲墜,僅幾秒,就和本子一起“轟然倒塌”。原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不是這樣來用的。
接著,我又用1張A4紙粘成了一個圓柱。我小心翼翼地往圓柱上放本子,1本,2本,3本,4本,圓柱穩(wěn)如泰山,我接著放本子。10本,11本,圓柱仍挺立著,頗有股“咬定桌子不放松,立基原在桌面中”的氣勢。20本,30本,隨著本子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圓柱雖余威尚存,但已筋疲力盡,開始如醉漢一般,做起了“扭曲運動”。我在心中為圓柱鼓勁:“加油,我看好你!”然而,圓柱雖強,但迫于體力不支,也倒了。小小的圓柱,竟有“萬夫不當之勇”,真乃“圓柱不可貌相”呀!
果然,各個小組均得出此結(jié)果,圓柱似一匹黑馬,奪得桂冠。
見我們一臉驚嘆,閭老師道出了原理。原來圓柱能使受到的力量均勻地分散開來,這樣,它所承受的重量也越大,這正是薄殼結(jié)構(gòu)。
小小一張A4紙,竟能撐起比它重百倍的物品,讓人不免敬佩!
江蘇泰興市黃橋鎮(zhèn)中心小學(xué)五(5)班
指導(dǎo)老師:閭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