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美娟
(丹東市中醫(yī)院腎內科,遼寧 丹東 118000)
激素抵抗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SRNS)是指經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治療8周后病情仍不緩解的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當前西醫(yī)關于SRNS的治療主要有延長用藥時間、加大糖皮質激素用藥或加以免疫抑制劑治療,但長期治療極易導致感染、激素相關性肝損害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病情的預后。本研究旨在探討固本通絡方治療激素抵抗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效果,以期為激素抵抗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提供臨床實踐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收治的66例SRNS患者分為對照組33例及觀察組33例,對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18~60歲,平均(35.54±2.26)歲;病程6個月~12個月,平均(5.59±1.14)個月。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18~60歲,平均(35.44±2.32)歲;病程6個月~12個月,平均(5.63±1.12)個月。經χ2檢驗、t檢驗,2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環(huán)孢素A治療腎疾病的應用共識》關于SRNS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關于腎絡瘀阻型的診斷標準。排除腎功能異常者;排除由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導致的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肺腎基礎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包括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靜滴1~2 h;醋酸潑尼松片按照標準療程進行口服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采取固本通絡方治療,固本通絡方方劑組成:蟬蛻10 g、雞血藤15 g、紅花10 g、桑螵蛸20 g、茯苓15 g、炒白術15 g、黃芪30 g、山茱萸15 g、熟地黃30 g、淫羊藿20 g、仙茅15 g。水煎2次取汁300 mL,每日服用1劑,分早晚2次溫服。
1.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包括CysC、UA、Cr、BUN、24 h尿蛋白定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所有資料的數(shù)據(jù)處理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均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別以百分數(shù)、(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分別以χ2檢驗、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2組患者的CysC、UA、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CysC、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改善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均有P<0.05。2組患者的UA、Cr、BUN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當前西醫(yī)主要采取激素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治療SRNS,療效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且不良反應也較大。中醫(yī)學并無SRNS相應的病名,根據(jù)患者蛋白質癥狀反復、病情遷延不愈等臨床特點,中醫(yī)將其歸屬于“精氣下泄”、“虛損”范疇,符合久病入絡的病證特點。“虛損”以脾腎為要,腎內寓真陽真陰,為先天之本[1]。SNRS患者使用激素治療前后,機體出現(xiàn)陽損及陰,導致陰陽互損,腎絡瘀阻,導致氣機升降失常,精氣下泄則致蛋白尿。脾胃后天之本,脾虛則致運化失司,導致水液無法正常輸注,內生濕濁,彌漫于三焦,導致水腫的發(fā)生[2]。筆者認為SRNS的病機為正氣虧虛,濕濁之邪毒瘀阻腎絡。本研究采用固本通絡方治療SRNS,方中淫羊藿、仙茅可助元陽、補腎精,二者合用達到祛風除濕之效。熟地黃具有填精益髓之效;山茱萸具有澀精、滋腎養(yǎng)肝之效;黃芪具有升陽固表、健脾益氣之效;白術具有燥濕利水、益氣健脾之效;白術與黃芪共為臣藥。紅花具有和血調血、通經活絡之效;雞血藤具有流利經脈、去瘀血之效。蟬蛻具有疏風通絡之效;水蛭具有破血通瘀之效。桑螵蛸可補腎氣,具有固精之效。現(xiàn)代藥理學表明,淫羊藿可使機體內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增加,同時還能抑制血脂失衡引起的腎小球病變,延緩腎小球硬化改變。黃芪能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紅花、水蛭等具有抗血栓、促纖溶、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能有效降低全血黏度,拮抗炎性因子等[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CysC、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表明,采用固本通絡方治療激素抵抗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CysC、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張全樂,張紅霞,谷小麗,等.固本通絡法治療腎絡瘀阻型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7):1664-1667.
[2] 羅月中.難治性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病機探析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概況[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0,28(7):1374-1377.
[3] 魏極偉.中醫(yī)辨證結合激素常規(guī)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9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