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亦斌
美國潔蕊堂藏品中有一件五彩蓋碗,紋飾以綠調(diào)子為主,間以紅、黑、黃、紫諸彩。蓋碗由底下的撇口碗和上面的穹頂碗蓋組合而成,近似兩個半球合體,碗蓋口徑小于碗的口徑,穩(wěn)穩(wěn)地鑲嵌在其折沿口內(nèi)。碗體周正,弧壁外撇,深腹高圈足。圈足內(nèi)底平整無瑕疵雜質(zhì),足脊圓潤,民窯的原料和技術(shù)很難企及如此高的水準。青花雙圈內(nèi)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仿款。碗壁外一周繪3只展翅伸腿、俯仰翱翔的仙鶴,仙鶴之間由折枝桃花桃實隔開,形成3組大同小異的鶴桃圖案。深綠色桃葉,葉子背面淺綠,葉脈清晰。桃子以綠松石彩涂堆,為不施輪廓線的沒骨畫法,桃尖點紅,成熟可愛。桃花用黃紅色過渡,更像現(xiàn)實中的石榴花。仙鶴腿長、頸長、喙長,頭頂醒目的紅色肉冠,舞姿優(yōu)雅,形態(tài)各不相同;翅膀邊緣的硬飛羽涂綠松石色,近身體處覆蓋黃色軟羽。碗口折沿處一周繪方形雷紋;碗里施釉,碗心以相同色彩和風格繪一折枝桃實。古代很早就有鶴為仙人所騎乘的傳說。例如,唐代類書《藝文類聚》卷九十引《相鶴經(jīng)》曰:“鶴,陽鳥也,而游於陰。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宋代詩人黃庭堅曾作《倦鶴圖贊》:“偉萬里之仙驥,羾九關(guān)而天翱?!彪m然實際上鶴的平均壽命為五六十年,但是由于和仙人并提,就成為長壽的一個象征。在古代中國,桃子也被視為“壽桃”。明代成書的神魔小說《西游記》中,土地神告訴孫悟空說: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中“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因此,含有仙鶴與壽桃的紋飾就成為定燒祝壽瓷器的圖案首選。然而,潔蕊堂所藏蓋碗上不僅裝飾有仙鶴與壽桃,仔細觀察,可見鶴嘴中都銜著一根長簽。這一特殊標志物表明此紋飾另有來歷。
答案可以在潔蕊堂所藏的一件康熙青花碗上找到。這件青花碗胎體厚實,撇口淺腹,口沿略外翻。足底青花雙圈內(nèi)以兩行六字楷書題“大清康熙年制”官款,碗內(nèi)滿繪人物故事圖紋。右下角為近景,海岸一角,浪濤拍岸,古松遒勁。沿著逆時針方向向上,隔著一段庭園欄桿,是一塊巨巖上鑿出的平臺,平臺后面是依山而筑的一間廳堂,廳堂以大塊方磚鋪地,深淺相間,形成有規(guī)律的四方圖案。平臺上臨水站著3位老人,兩人一前一后面朝大海,另外一人背朝觀者。與老人隔海相對,可見海岬一角,山巖兀立,一側(cè)露出中式建筑,凸顯的是座兩坡硬山頂房屋。房屋正面兩側(cè)柱子和上方牙條構(gòu)成壸門,中央有葫蘆嘴形尖突。壸門內(nèi)掛帷簾,帷簾八字分開,下方欄板后面擺一件圓柱形容器,器內(nèi)插簽籌。海岬上空飛來一羽仙鶴,鳥喙同樣銜一長簽。這幅繪于康熙瓷上的圖像表現(xiàn)了記載于《東坡志林》一書中的傳說:曾經(jīng)有3位老人聚在一起聊天吹牛,問起各人的年齡。第一位說:“我活了多久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記得兒時與盤古氏做過玩伴。”第二位說:“每一次大海變成桑田,我就放一根籌碼計數(shù)。如今籌碼已經(jīng)積滿10間屋子了。”第三位說:“我吃蟠桃,就把桃核丟在昆侖山下。如今我扔下的桃核已經(jīng)堆得與昆侖山一樣高了?!保ā皣L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記,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 ,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棄其核于昆侖山下,今已與昆侖齊矣?!稏|坡志林·三老語》)元代詩人沈禧作《一枝花·壽人八十》套曲,其中有語“莊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籌添數(shù)倍增”,可能是“海屋添籌”成語最早的用例。這個成語擷取了原文中第二位說話的內(nèi)容,加以濃縮。成語中“海屋”同“添籌”相聯(lián)系,很可能是因為“海屋”已經(jīng)是個傳說典故,指“海上仙屋”,因而與當前語境相配。唐代詩人盧照鄰有《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詩曰:“海屋銀為棟,云車電作鞭?!倍遥稏|坡志林》中同時提及“海水變桑田時”,遂使“海屋”順理成章地進入這個成語。后世即將此文學典故繪成圖像,作為祝壽題材呈現(xiàn)在繪畫、年畫、刺繡、瓷器、漆器、石刻、玻璃器等藝術(shù)陳設(shè)品上。
英國巴特勒家族藏品中也藏有一件康熙青花碗,兩相對照,可見兩碗出自同一作坊。背面輔紋山河漁艇和落款肯定出自同一雙手。再對照碗心畫面,也幾乎完全相同。相差最大的細節(jié)在于3個人物的刻畫,特別是五官和毛發(fā):潔蕊堂碗上的筆劃較多,更為精細,例如,最右側(cè)老者的絡(luò)腮胡子根根清晰,另外兩位的頭發(fā)也筆筆不茍。另外,生長在巖石周邊的灌木和拍打堤岸的海浪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
以文學原典對照潔蕊堂藏青花碗,可見圖文基本契合。原文中所提及的主要人物3位老者均在場,用來計數(shù)的籌碼設(shè)計為容易辨認的長簽,屋內(nèi)可見盛放籌碼的容器。仔細觀察人物造型,可見3位各懷抱兩支籌碼。這個細節(jié)是粉本或者祖本流傳過程中或者瓷畫匠摹寫時的畫蛇添足,因為原典中只有第二位與籌碼有關(guān)聯(lián),其他兩位一位聲稱與盤古氏是發(fā)小,一位吹牛說自己吃剩的桃核已經(jīng)堆得有昆侖山那么高。在明清兩代,“海屋添籌”成為流行的祝壽用語。文人墨客寫祝壽戲曲詩文都離不開此典,例如,明代李開先曾寫“欣逢日吉時良,海屋添籌,南山壽祝無疆”(《林沖寶劍記》第二出);王錂也用“愿籌添海屋,算躋岡陵”(《春蕪記·慶壽》);無名氏所撰《鳴鳳記·嚴嵩慶壽》中有“樽傾倒,看海屋籌添,旭日云高”。吳承恩的《壽金月艇六十障詞》中僅用“海屋”(“北斗搖輝,指靈云於海屋”);李東陽的《崑山毛翁百歲》詩則進一步聯(lián)系上“滄海桑田”的內(nèi)容:“?;I仍不一,桑陸看量沙?!?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1/19/duzx201801duzx20180106-3-l.jpg" style="">
康熙青花碗還有明代嘉靖年間燒制的祖本,現(xiàn)藏于日本的一件紅綠彩碗。在這件比康熙青花碗早一個世紀的明代大碗上,3位大胡子老者占據(jù)畫面中心位置,身后也可見帷幕以及后面的廳堂一角。三人中只有體型最大的一位—身穿紅衣半袖的美髯公手中拿一根長籌??罩杏幸幌生Q銜籌飛舞,不過,畫面左側(cè)有矗立的仙山和一段屋頂表示海屋。右側(cè)有一小廝手捧果盤伺候,上方帷幕背后竄出一段馬尾松枝,這兩個細節(jié)在康熙青花碗上依然保留,可見傳承。嘉靖碗上還有一羽仙鶴佇立三人背后,康熙青花碗的繪者將其換成了一頭小鹿,同樣是仙家伴侶。
17世紀,中國瓷器通過東印度公司的貿(mào)易傳入荷蘭之后,代爾夫特城里的陶工開始模仿制作。留存下來有一件青花折沿盤上描繪的“海屋添籌”圖是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因為材質(zhì)不同,燒造溫度低,盤沿上的化妝土和釉有脫落。將其盤心圖與康熙青花碗中的相比較,可見兩者構(gòu)圖極其相似,右側(cè)下方有一段欄桿,逆時針轉(zhuǎn)向上方接藍白方磚地坪,屋外平臺上站著三人,背后一粗壯大樹。盤心縱軸以海水相隔,康熙青花碗上是細密的平行線水紋,而代爾夫特盤上以濃淡相間的不規(guī)則形狀代表水和水中的魚??罩型瑯游恢糜喧Q鳥,細長腿、細長喙。但是,很明顯,因為荷蘭陶工不懂中國故事,忽略了仙鶴嘴里的長籌。隔水相對的左側(cè)小屋畫得有模有樣,中式兩坡硬山頂一絲不茍。然而,不明就里的陶工想當然地認為欄桿后面是一只花盆,所以在容器中栽了花,而不是籌碼。不諳文學原典,模仿就只能得其皮毛。
天津博物館藏一件乾隆時代燒造的粉彩大瓶,飾以“海屋添籌”圖,當時肯定是宮廷內(nèi)為祝壽而定制。例如,當時壽宴上會按照老規(guī)矩,安排演出神仙故事的“九九大慶”劇目,其中包括《海屋添壽》《麻姑獻壽》等折子戲。與此相配合,廳堂上的陳設(shè)和賀壽禮品中也有類似題材。
瓷器作坊都有自己祖?zhèn)鞯姆郾?,作為自己燒制的瓷器上的裝飾花紋祖本,粉本傳兒不傳女。在圖像傳承和擴大經(jīng)營范圍的過程中,家族成員會對原來的粉本圖像越來越陌生,一些原來蘊含具體文化意義的故事圖像逐漸蛻變?yōu)閱渭兊幕y裝飾。例如,在一件用于外銷的康熙青花折沿盤上,堆砌了各種“博古”象征符號和折枝花卉,盤心開光,下方繪洶涌的波濤海浪,左側(cè)立一塔樓,一仙女騎鶴自右向左飛來。這次又是仙鶴嘴里銜著的長籌泄露了圖中蘊含的文化密碼,這是“海屋添籌”圖的一個蛻變版本。原典中3位相互吹牛的老人被徹底抹去了,仙女騎鶴形象入主這個古典畫面。這件瓷盤的購買者和使用者對上面中心紋飾的原典意義完全不懂,不過,在異國他鄉(xiāng),當?shù)厝艘苍S會依據(jù)對遙遠神秘國度的遐想,編造出像18世紀流行于英國的“柳樹紋樣”一樣的美麗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