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君,蔡蘭蓉,李 敏,劉士杰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天津市高速切削與精密加工重點實驗室,天津300222)
TC4鈦合金的比強度是合金鋼的1.3倍,不僅具有較高的比強度,還具有密度低、重量輕、耐蝕性好等優(yōu)點,故可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模具輕量化制造等領域[1-2];但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易塑變等缺點限制了其廣泛應用。電火花表面強化技術很好地克服了上述不足,但在表面強化過程中易出現(xiàn)強化層表面微裂紋,對材料的使用性能危害很大,尤其是在零件受沖擊載荷或疲勞、腐蝕的工況下,表面微裂紋將是引起零件失效的起始點[3],從而影響材料的使用壽命。顯然,對TC4鈦合金電火花表面強化的裂紋特性進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楊平[4]發(fā)現(xiàn)電火花表面強化過程中,當工件表面熱應力超過了材料屈服極限,表面微裂紋會在放電蝕坑處萌生,并沿徑向逐漸擴展。周繼烈等[5]通過有限元分析得出,在較小能量下,最初出現(xiàn)的是徑向裂紋,隨著放電能量提高,出現(xiàn)的是同心裂紋。但這些研究并未對放電參數(shù)與裂紋特性做出明確分析。本文基于正交試驗法,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強化層進行觀測,分析不同加工參數(shù)對強化層表面微裂紋的影響,并進行強化層性能的探究。
試驗所用TC4鈦合金板材的主要成分為Ti-6Al-4V,尺寸為 10 mm×10 mm×3 mm,經(jīng)磨床精密磨光、磨拋機拋光后,在電火花加工機床上進行電火花表面強化試驗。同時,利用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電火花加工試樣的微觀組織形貌。試驗中,工具電極分別選用石墨電極和紫銅電極,并與電源正極相接,TC4鈦合金接電源負極;工作介質選用混粉準干式(B4C粉末混去離子水,0.3 g/L)。
由于電火花表面強化具有隨機性,影響表面微裂紋的電加工參數(shù)較多,因此混粉準干式電火花表面強化的電參數(shù)選擇優(yōu)化研究一直是電火花加工領域的一個難題。
脈沖能量主要取決于峰值電流和脈沖寬度的大小,對于常用特定材料,研究脈沖能量和放電頻率對表面微裂紋的意義最大。本文采用單指標、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試驗法進行強化試驗,指標為強化層表面微裂紋的條數(shù)。試驗因素及水平見表1。采用表2所示的9種參數(shù)組合分別對磨拋過的TC4鈦合金進行強化處理,每種參數(shù)組合重復試驗2次,對每個樣件放大1000倍觀測其2個位置,取裂紋條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試驗指標[6]。
表1 因素水平表
由表2所示裂紋條數(shù)的指標值直接分析得到的TC4表面強化最佳參數(shù)組合為峰值電流6.6 A、脈沖寬度 80 μs、脈沖間隙 100 μs、工具電極為石墨電極。為進一步分析各因素水平對裂紋條數(shù)的影響,計算各因素水平下的k值(綜合平均值)并畫出趨勢圖(圖1),通過對極差分析下的最優(yōu)電參數(shù)進行電火花表面強化試驗,得到的裂紋條數(shù)見表3。
對比直接分析和極差分析下的10組電參數(shù),最佳參數(shù)組合為1號、10號試驗,強化層表面微裂紋條數(shù)分別為5條和7條,但后者的強化效率更高,因此更適合實際生產(chǎn)需求。
從圖2可看出,強化層表面密布著突起和凹坑。突起是由于放電結束冷卻后溫度梯度下降不均引起的,而凹坑是由于熱量在材料不同方向的熱傳導存在差異[7],放電過程的瞬時高溫使表面金屬熔化,一部分熔融金屬在脈沖能量的作用下拋離表面強化層,從而留下一個個放電凹坑。電火花對TC4鈦合金的表面強化是一個冷熱交替的過程,強化過程中基體表面局部產(chǎn)生高溫,隨后在混粉準干式介質和空氣介質中迅速冷卻,瞬時的溫度變化會在機體表面形成溫度梯度。通過強化試驗結果與有限元模擬仿真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后得出,溫度梯度越大,熱應力越大,熱應力變化大的基體表面將首次開裂,且裂紋條數(shù)較溫度梯度小的區(qū)域處多[8-9]。由于鈦合金導熱性差,能量難以及時傳出,在成千上萬次的離散型放電過程中,表面處的熱應力做拉、壓交替變換,從而使熱應力成為熱沖擊載荷。而當其值超過材料的屈服強度時,便會導致強化層表面微裂紋的出現(xiàn)。
表2 TC4鈦合金電火花表面強化正交試驗表
表3 極差分析下的最優(yōu)電參數(shù)
圖1 各因素水平對裂紋條數(shù)的影響
從圖2a可看出,由熱應力引起的表面裂紋與放電點附近溫度場等溫面非常相似,呈放射狀由中心向四周擴展,類似于“隕坑”的放電痕周邊處的顯微裂紋不僅呈放射狀出現(xiàn),且沿著“隕坑”的徑向方向生長。Bormann[10]認為拉伸裂紋一般會穿越放電痕而出現(xiàn)。通過實驗表明,圖2b所示的表面有穿越放電痕而出現(xiàn)的顯微裂紋,說明熔融材料重新凝固后產(chǎn)生的殘余拉應力的確會引起顯微裂紋的出現(xiàn)。且從圖2b還可看到,不僅在強化層表層有顯微裂紋,表層下的強化層也出現(xiàn)顯微裂紋,可見顯微裂紋也是隨著強化層熔融堆疊而層層疊加的。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觀測,可見紫銅電極引起的裂紋條數(shù)較多且細密,石墨電極引起的裂紋少,但裂紋較寬,其開裂程度大于銅電極。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測電火花強化層表面,發(fā)現(xiàn)同一紫銅電極在不同電參數(shù)下的表面顯微裂紋形貌也不盡相同。
圖2 TC4鈦合金表面強化后的微觀形貌
由圖3可見,紫銅電極強化后的放電痕呈正圓形,且因放電結束冷卻溫度梯度下降不均引起的鼓包、微小孔洞及明顯的微裂紋在脈沖能量產(chǎn)生的圓坑內集中分布。雖然圖3a所示裂紋均呈不規(guī)則形狀分布,但其構成了好似漁網(wǎng)一樣的閉合的不規(guī)則多邊形,且多以六邊形出現(xiàn)。假設裂紋間的結點為不規(guī)則多邊形的頂點,那么每一個頂點都會連接著3條邊即3條裂紋。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裂紋不僅會在凹坑內閉合,且會將閉合的結點拓展到圓坑周邊的外圍。圖中均有穿越放電痕而出現(xiàn)的顯微裂紋,如前所述,穿越放電痕的裂紋是由于熔融材料重新凝固時拉壓應力不等產(chǎn)生殘余拉應力,從而引起裂紋的出現(xiàn)。
圖3 紫銅電極下的TC4鈦合金表面微觀形貌
如圖4所示,在石墨電極下得到的強化層組織生長均勻,有明顯的花瓣生成,裂紋條數(shù)較少,且主要分布在放電痕的枝狀組織上,而非像銅電極情況下分布在圓形的放電痕區(qū)域。圖4a、圖4b所示裂紋數(shù)分別為5條、7條,較圖3a、圖3b所示的裂紋數(shù)21條、24條有所減少。這是因為紫銅電極組織細密,強化過的基體表面光潔度高,但在電火花強化狀態(tài)下,基體材料局部體積在瞬間高溫下融化,體積迅速膨脹,由于周圍金屬的限制,熔融區(qū)域對周圍金屬施加壓應力,放電結束后,熔融材料在混合液和空氣中急速冷卻,合金表面劇烈收縮,此時熔融區(qū)域又受到周圍金屬拉應力作用,造成溫度梯度場變大,熱應力隨之增大,導致表面微裂紋增多。而以石墨為電極,在混粉準干式介質的電火花強化試驗中,李敏等[11]通過X射線衍射圖譜得出,在強化過程中電極與基體反應在強化層有TiC生成,此外還有TiB生成,進而對強化層起到了復合強化作用,合金表面力學性能更穩(wěn)定,溫度梯度減小,熱應力變小,從而使表面微裂紋減少。
圖4 石墨電極下的TC4鈦合金表面微觀形貌
(1)正交試驗分析可得,影響強化層表面微裂紋的主次因素排序是:工具電極>峰值電流>脈沖寬度>脈沖間隙。
(2)對TC4鈦合金的電火花表面強化宜選用石墨為工具電極,因為以石墨為工具電極引起的強化表面微裂紋數(shù)量較紫銅電極少。
(3)當峰值電流在6.6~11.2 A時,隨著峰值電流的增加,脈沖能量變大,溫度梯度增大影響熱應力變大,從而導致裂紋條數(shù)增加。當脈沖寬度在80~120 μs時,占空比(脈寬/脈間)<1 的試驗條件下,由于消電離時間過長,將使能量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導致強化時間長,且強化層表面微裂紋條數(shù)在同一電極下變化較小。
[1] LEYENS C,PETERS M.鈦與鈦合金[M].陳振華,等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SCHUTZ R W,WATKINS H B.Recent developments in titanium alloy application in the energy industry[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1998,243 (1-2):305-315.
[3] 呂戰(zhàn)竹,趙福令,楊義勇.混粉電火花加工表面顯微裂紋的研究[J].電加工與模具,2007(2):9-12.
[4] 楊平.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電火花表面強化熱應力及裂紋研究[D].天津: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2015.
[5] 周繼烈,凌湛,徐建中.硬質合金電火花加工裂紋特性分析[J].電加工與模具,2003(6):19-22.
[6] 廖永平,嚴擎宇.正交試驗法在機械工業(yè)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yè)機械出版社,1984.
[7] 湯精明,姜忠宇.電火花表面強化層溫度場的數(shù)值模擬[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29(3):171-175.
[8] 蔡蘭蓉,陳立君,胡曉軍,等.TC4鈦合金準干式電火花表面強化溫度場-應力場特征研究 [J].鑄造,2016,65(11):1079-1083.
[9] 曲周德,楊平,李敏.基于ABAQUS的單脈沖電火花表面強化數(shù)值模擬[J].熱加工工藝,2016(2):123-126.
[10]BORMANN R.Understanding die-sinking EDM surface integrity[J].Carbide and Tool Journal,1988,20(6):12-16.
[11]李敏,王宏偉,蔡蘭蓉,等.TC4鈦合金在不同介質下電火花表面強化研究 [J].特種鑄造及有色金屬,2013,33(6):4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