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慢性心力衰竭亦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疾病發(fā)展呈現反復發(fā)作、進行性加重的趨勢, 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有文獻指出, 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合理的用藥觀察及護理干預, 對延長患者生命及保證治療, 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本文通過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機制, 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 獲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 現將具體護理內容及研究過程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Ⅲ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男54例, 女30例, 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65.3±3.2)歲,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2±2.4)年。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版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3],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基礎心血管病的病史, 低于日常生活活動量出現呼吸困難、乏力等臨床癥狀, 體格檢查及心電圖檢查提示心臟結構及功能異常。納入標準:所有病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診斷標準, 心功能分級屬于Ⅲ度慢性心力衰竭,體力活動明顯受限, 輕度活動可引起心功能不全臨床癥狀及體征, 患者均對治療方案和護理內容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療。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患者均根據臨床癥狀給予針對性藥物治療, 方案如下:口服卡托普利初始劑量25 mg, 3次/d, 每間隔1周逐步增加劑量到50 mg, 增加劑量為5 mg/次[4]。倍他樂克初始劑量25 mg, 2次/d, 每5天增加5 mg, 最大劑量50 mg、2次 /d[5]。小劑量氫氯噻嗪 25 m/d。
1.2.2 護理方法 在上述藥物治療基礎上, 分析患者病情及致病因素, 給予相關護理內容干預, 具體內容包括如下。①建立三級慢性心力衰竭學習體系, 由護士長-主管護士-床頭護士組成學習小組, 定期圍繞慢性心力衰竭知識、疾病的心理改變、風險因素、藥物治療、飲食管理、運動康復、預后管理等內容進行系統學習, 提高護理人員對慢性心力衰竭知識重視程度, 提高護理質量。②評價患者慢性心力衰竭風險因素, 歸納引發(fā)心力衰竭的病因, 其中心律失常誘發(fā)占26.95%、勞累誘發(fā)占24.41%、呼吸系統感染誘發(fā)占24.86%、情緒激動誘發(fā)占23.78%。密切關注上述病因的發(fā)展, 對心律失常、呼吸系統感染等誘因給予對癥藥物治療;對勞累或情緒誘發(fā)者, 應積極給予心理疏導和情志管理。③在患者用藥期間加強用藥管理, 監(jiān)控患者的水電解質及鈉鉀平衡, 避免因藥物使用造成鈉鉀失衡引起患者水電解質紊亂。④向患者及其陪護家屬詳細講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案及預后內容, 使患者了解如何通過加強日常自我管理以防止病情的加重發(fā)展。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在確保病房環(huán)境舒適、盡量保持安靜的前提下, 為患者提供能夠緩解精神緊張的護理內容, 如播放舒緩音樂、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調整療法等。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注重語言使用, 避免采用暴力型語言與患者交流, 刺激患者情緒。引導其家屬對患者治療給予全力支持, 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⑤幫助患者調整飲食習慣, 限制鈉鹽攝入, 少食多餐, 決對戒煙戒酒, 可適當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以促進患者排便, 避免引起患者排便困難因起腹壓增高。⑥對心功能評級Ⅲ級的心力衰竭患者, 傳統觀念認為應該絕對休息, 避免過量運動。但從長期來看, 適當運動能夠增加患者的心肺功能, 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提高免疫力,預防肺部感染等, 在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適當指導患者進行運動康復, 初期可從步行開始, 根據患者耐受度, 逐步調整運動量, 以運動量>30 min/d為最佳。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6]:顯效:患者心功能評級到達Ⅰ級, 入院前基本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 各項相關檢驗結果基本正常;有效:患者心功能評級達Ⅱ級, 入院前基本臨床癥狀、體征、各項檢查結果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心功能無明顯, 僅基本臨床癥狀、體征有輕度緩解??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利用問卷調查統計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及自我疾病管控及預防知識的了解度。
84例患者中顯效37例, 有效41例, 無效6例, 臨床總有效率為92.9%;對護理滿意度為95.2%(80/84), 對自我疾病管控及預防知識了解度為96.4%(81/84)。
慢性心力衰竭又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絕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 其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多樣, 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負荷過重、炎癥等均可引起心肌損傷, 造成心肌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導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7-9]。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體液潴留、呼吸困難、乏力。慢性心力衰竭可呈持續(xù)性心力衰竭狀態(tài), 病情發(fā)展可分為穩(wěn)定、惡化或失代償不同結局。治療心力衰竭的目標不僅要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還要針對心肌重構的機制, 延緩和防止心肌重構的發(fā)展,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本文根據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原則, 選擇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做基礎用藥, 控制患者血壓, 并給予利尿劑以改善患者的水鈉潴留, 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以改善心肌重構[10]。通過強化護理內容使患者明確自我管理內容, 促進康復、心理疏導及服藥依從性。通過完成療程后隨訪, 患者臨床療效尚佳, 對護理滿意度較高, 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30(1):7-23.
[2]郭艷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 7(30):3995-3996.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2007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 35(12):1076-1095.
[4]王少學, 李淑慧.不同劑量卡托普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42-43.
[5]汪潔.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臨床觀察.山東醫(yī)藥, 2006, 46(19):75.
[6]陳國輝.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護理研究.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 3(21):135.
[7]齊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當代護士旬刊,2011(3):28-29.
[8]王素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 9(17):150-151.
[9]楊仲輝.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 11(13):2-3.
[10]孫作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當代醫(yī)藥論叢,2013, 11(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