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婧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鋼琴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部分,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而視唱作為鋼琴教學的基礎內容,逐漸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意義。本文簡單概述了視唱的相關含義,并分析了視唱在幼師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幼師;視唱;鋼琴教學
幼兒的音樂教育在我國音樂教育中占據特殊地位,因此對于幼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鋼琴課程是幼兒專業(yè)教學中具有技藝性和實用性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樂理學習的基礎內容。視唱是一種專業(yè)培訓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方法,也是鋼琴課程的基礎教學內容。單一的練習和教學,并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也無法幫助學生靈活彈奏鋼琴。筆者就視唱的含義和視唱在幼師鋼琴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視唱的含義
我們要能正確理解視唱的含義,才能做好視唱訓練。視唱就是指引導學生在對音樂作品的基本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識別曲譜,并且能根據曲譜唱出旋律。視唱中的“視”是閱讀的意思,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整讀出樂譜,這是準確演奏的基本前提。而“唱”是最終目的,“唱”不是指唱歌,而是能夠正確解讀五線譜中的高音、低音、速度、情感。唱功也影響著鋼琴演奏的旋律感與創(chuàng)作能力,很多學生因為難為情而不愿意演唱,這會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唱得準、唱得對才能提高韻律感。因此,幼師鋼琴教學應該將視唱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手法,不斷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提升其對鋼琴音樂的鑒賞水平。
視唱是鋼琴彈奏的基礎,也是幼師鋼琴教學的重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二、視唱在幼師鋼琴教學中的作用探析
(一)“視”是幼師鋼琴教學的基礎。鋼琴彈奏出的曲子、符號、曲調都與“視”相關,樂譜的樣式多種多樣,演奏速度、聲調高低都有很大區(qū)別,只有通過對“視”的訓練,才能為學生打好基礎。幼師鋼琴教學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視譜習慣。樂譜中不僅包含了音樂符號,還包含一些速度變化的符號,只有對這些符號的含義和使用規(guī)律有了全面了解,彈奏才會更加準確。在經過長時間反復練習之后,學生的識譜能力肯定會有很大提高,即使是沒有聽過的曲目,也能準確彈奏出來。
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部分學生由于沒有良好的視譜習慣,彈奏時不看譜。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學生音樂基礎薄弱,還有部分學生在彈奏過程中擔心彈錯鍵位,所以“不敢”看譜。學生在初學時樂譜篇幅相對較短、難度小,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樂譜篇幅逐漸增長,難度也相應增加,很難完整、準確地記住全部符號,如果不看譜,就會出現彈錯或彈奏時連續(xù)性差的問題。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鍵位是固定的,樂譜是不斷變化的,只要堅持反復聯(lián)系,鍵位一般是不容易彈錯的。要把重點放到樂譜上,保證視譜的準確性。
在彈奏鋼琴時,看譜與彈奏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要堅持兩者協(xié)調應用,才能實現幼師鋼琴教學的目標。如果不能堅持看譜彈奏,觸鍵時就會越來越依賴視覺的引導,導致演奏出錯,碰錯音符。所以,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演奏能力,只有在“視”的基礎上,才能更好進行彈奏。
(二)“唱”是幼師鋼琴教學的載體。在鋼琴彈奏過程中要看譜彈奏,要求學生通過一次掃視記住更多的音符。很多學生表示,在彈奏時無法一次性記住更多的符號,邊彈邊看的難度很大。針對這樣的現象,鋼琴教師要有意識鍛煉學生的能力,在彈琴的時候耳朵要聽,嘴巴也要跟著唱,保證多方面運用,做好視奏。
對于幼師學生來說,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的鋼琴彈奏方法,但是比較容易出現節(jié)奏不準確、高音不準確的情況,鋼琴教學的課時又非常有限,要想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掌握高音技巧與節(jié)奏技巧,就需要將“唱”作為載體,學生在正式彈奏曲目之前,先將旋律唱一遍,在唱的過程中感受高音與節(jié)奏。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認識到,通過唱旋律的方式可以明顯提升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準確掌握曲目中的高音和節(jié)奏,將整個曲目順利完整地彈奏出來。
如今,多數鋼琴學習者都忽視了唱的作用,認為唱即等同于視譜,不注重動嘴練習,認為演奏、彈奏與唱并無關聯(lián)。其實,唱也是鋼琴演奏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了解音樂的高低曲調,深刻理解曲子所要表達的思想。
在鋼琴彈奏過程中用嘴輕輕哼唱,還能夠增強彈奏的代入感,更好地表達情緒,讓聽者產生共鳴。因此,鋼琴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訓練他們的唱功,讓他們跟著哼唱曲調,并探究其中的高低音,全面提高他們的彈奏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