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雪
寂寞就像落雨,在人生的季節(jié)里,或長或短,總會遇到。
一個人如何對待生命里的寂寞時光,往往決定著今后的路是走向豐盈還是荒蕪。
多年前,我大學畢業(yè)到一家煤礦從事綠化工作。單位地處偏僻的郊區(qū),人浮于事,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每年將近有五個月的時間非常清閑。年輕的我,面對這大把的空閑時光,心想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利用好這些閑暇時間,看書學習,提高自己。因為平時愛好文學,于是報名參加了漢語言文學的自學考試??蓻]有老師指導,學習起來非常辛苦。
那幾年,節(jié)假日我從來沒有出去游玩過,晚上常常學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細心鉆研,查找學習資料,短短兩年間,記下了十幾本學習筆記。單位有個和我同齡的同事很不理解,有次,他不屑地對我說:“就是拿到學歷,單位也不會給你長工資,年輕正是用來玩的時候,你卻用來學習這些沒用的東西,真為你悲哀?!?/p>
我笑笑,沒有解釋。心中卻想,學習怎么會是沒用呢,知識能豐富人的心靈、思想和修養(yǎng),也是一個人的精神財富。即使學成了帶不來物質(zhì)財富,也沒有什么,起碼我無悔青春,活得充實。
也是事有湊巧,我學成不久,市里電視臺招聘記者,我報名參加,被成功錄用。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有了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平臺,收入也比從前高了許多。而我那位舊同事,年輕時只知安于享樂,一直到現(xiàn)在,事業(yè)都沒有好的發(fā)展。
回想以往,我都很欣慰自己沒有虛度那些寂寞時光,沒有讓大好的青春年華白白溜走。而事實也證明,汗水不會白流,人生只要是耕耘,終于能等來屬于自己的繁花盛開。
我的同學李樂也是個利用寂寞時光為自己增值的人。多年前的他在新疆一家運輸隊工作,主要職責是守護位于荒漠腹地的一口水井以及管護長約4公里的公路綠化帶。
李樂說,那時,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寂寞。大漠荒無人煙,除了偶爾過往的車輛,很難看到人影。沒有電視,手機信號也差,下了班,呆在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感覺自己與世隔絕了。那時,小屋里正好有前同事留下來的兩本風景畫冊,李樂閑來無事,就用鉛筆細細地臨摹畫冊上的風景。
有天運輸隊的同事來送給養(yǎng),偶然看到了他桌上的畫,很是驚訝,夸他畫的生動形象,說看不出來他還這么有才。
李樂讀書時曾經(jīng)學過一段時間的繪畫,只不過后來擱置起來了。如今受到他人的鼓勵和贊揚,這讓他又重新鼓起繪畫的熱情。從此,他把所有的閑暇時光都用在鉆研繪畫上,從最開始臨摹到自己創(chuàng)作,耗費了許多心血。許多個靜默的夜晚,他在小屋里揮毫作畫,完全忘了自己身處荒涼之地。以前,他很懼怕寂寞,現(xiàn)在,有繪畫作伴,他反而感謝這些靜寂的時光,讓他能靜下來心,擯棄心中的雜念,全身心投入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將近十年時光,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全心追求藝術(shù)。畫作從幼稚到成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如今的李樂早已實現(xiàn)了人生的逆襲,成了當?shù)匦〕且幻H有名氣的工筆畫家。他的畫作人物造型生動,山水花鳥細膩傳神,色彩絢麗,飽含詩情畫意。讓人很難想像,如此精湛的畫藝全是他在寂寞時光里修煉成的。
在這世界上,每個成功人士背后都會有一段無人無津的日子。無人問津并不可怕,寂寞也并非一無是處,可怕的是一個人隨波逐流,自暴自棄,任時光空自流去。所以,當遭遇寂寞時,要懂得寂寞是最好的成長季,好好利用空寂的日子,為自己儲存能量。當生命走過孤寂的田野,一定會迎來繁花似錦。
摘自《江橋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