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誠
(綏中縣高甸子滿族鄉(xiāng)林果業(yè)技術服務中心,遼寧葫蘆島125000)
在進行營林造林場地的選擇前,首先應該對栽植的樹木特點進行詳細的了解,了解樹木適合種植的環(huán)境以及土壤環(huán)境,應該種植在地勢比較陡還是地質比較平緩的地方,氣候比較濕潤還是比較干燥的環(huán)境中,這些都是在進行營林造林場地選擇前需要考慮的因素。選址工作完成后,要進行營林造林場地的整理,這是進行營林造林工程項目之前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進行場地整理主要的工作如下:首先應該全面翻整土地,將碎石進行搗碎處理,使其呈現均勻的狀態(tài),然后將周邊的一些雜草處理掉,這樣就能夠保障土壤能夠進行全面的風化,深翻工作完成后,就需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施肥工作,最后是進行苗床的制作。
對育苗種子的選擇,后期進行營林造林工程項目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苗木質量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種子的選擇工作中,選擇的種子保障能夠有較優(yōu)質的產量,保障樹苗的成活率,主要是在外形上針對種子進行相應的考察,保證種子是處于顆粒比較飽滿的狀態(tài)。需要對選擇的種子進行消毒處理,主要是將附著在種子表面的一些物質進行消毒處理,減少種植的樹苗遭受到病蟲害侵害,也可以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下害蟲侵蝕樹木,有效防止外界對種子的損害。
播種時間確定工作主要是依據樹苗適宜進行栽種的時間,但是樹苗自身的抵御嚴寒的能力比較差,所以一般選擇溫度比較適宜的春秋兩季進行播種,在寒冷的北方進行樹苗的種植工作一般選擇在春季,如果遇到溫度比較低的年份,應該做好樹苗的御寒工作。
首先確定樹苗播種的密度。主要遵循的原則是盡量種植較多的樹木,但是同時需要保障樹苗的種植質量,這就需要進行全面的考察。如果樹苗的年齡比較大,同時能夠進行快速生長的樹苗,在種植的過程中,其樹苗種植的密度應該保持在比較小的狀態(tài)。但為了保障樹苗能夠充分吸收到營養(yǎng),所以密度不能太小,否則會影響到整個樹苗的營養(yǎng)吸收,同時也會影響到樹苗吸收光照的時間和面積,阻礙樹苗的成長,所以樹苗的密度控制工作與計算在整個樹苗的種植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樹苗播種方式的選擇。目前樹苗的播種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點播、撒播和條播。點播主要是在溝內,需要按照合適的株行距進行播種。撒播主要是指在苗床上進行均勻的種子散播,這種方式主要適于種子顆粒比較小的種子,能夠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條播的播種方式需要保持一定的行間距,這樣有利于在樹苗的種植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效的光照,同時方便進行松土工作。在進行播種方式的選擇過程中,需要根據種子的類型進行全面的考慮。因為不同種子存在不同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播種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樹苗的成活率,同時合適的播種方式也能夠保證種植的樹苗的美觀度,更加利于樹苗的成長,所以合適的樹苗播種方式的選擇是育苗技術的要點。
最后是對樹苗進行覆土。這項工作是在進行樹苗的播種方式進行后需要做的,一般來講,覆土的土壤應該保持在比較濕潤的狀態(tài),要避免水分出現太大的揮發(fā),并且濕潤的土壤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地表溫度的調節(jié),為樹苗的成長提供較好的生存環(huán)境。對于覆土的厚度來講,需要進行相應的計算,過厚或者是過薄都不行,如果覆土較厚,就會影響種子的生長,導致樹苗不能吸收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太薄就會導致在大風天氣被刮走等情況的出現,最后影響樹苗的成活率。
田間管理技術主要是在樹苗種植之后需要進行的管理工作,涉及樹苗的灌溉、除草、追肥、間苗、降溫、病蟲害的防治以及樹苗的防凍處理等工作內容。在進行田間管理技術工作中,灌溉和除草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水分是保持樹苗成長的關鍵,所以在樹苗播種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對樹苗進行灌溉。對于田間有雜草的情況,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雜草清除干凈。為了保障樹苗能夠快速成長,促進樹苗優(yōu)質成長,所以需要進行樹苗的施肥工作。另外,因為樹木的幼苗本身對于高度的抵抗就比較差,所以在溫度較高的情況需要采取降溫處理,相反,如果溫度降低,就應該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樹苗的病蟲害會影響到整個樹苗的成長,所以發(fā)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對樹苗病蟲害的防治。
綜上所述,播種育苗技術在整個營林造林工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播種育苗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保障樹苗的成活率,同時能夠有效保障營林造林工程的順利完成,育苗技術的發(fā)展能夠促進我國林業(yè)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所以需要加強對營林造林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堅持造福為民的重要理念,為營林造林事業(y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關繁華.林木播種育苗實用技術要點[J].新農村(黑龍江),2013,12(16):279.
[2] 魏民奇.油松營養(yǎng)杯播種育苗[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3,4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