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劉慈欣科幻小說的藝術特色

2018-01-16 11:27王衛(wèi)英徐彥利
科技視界 2018年27期
關鍵詞:劉慈欣三體科幻

王衛(wèi)英 徐彥利

中圖分類號: I20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010-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04

復旦大學中文系嚴鋒教授在《三體3:死神永生》序言中寫道:“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他的幾乎全部作品,沒有一部讓我失望,而且可以說是一部比一部寫得好。2006年,我在《科幻世界》看《三體》的連載。讀到熱血沸騰之際,我情不自禁地給大劉寫了一封信。結果,難以置信地收到了作者寄來的足本的電子版。從《三體》開始,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別的不說,光里面那個三體游戲,想象之奇崛恢弘,與任何世界科幻名著相比都毫不遜色。”

這段激動人心的描述被頻頻引用,這不但體現(xiàn)了嚴鋒教授個人的感受,也真切地代表了廣大讀者的心聲,更表明了劉慈欣作品的藝術魅力。2006年,劉慈欣的《三體》在《科幻世界》雜志連載,立刻受到科幻讀者的追捧。2008年,《三體》與《三體Ⅱ:黑暗森林》相繼出版。2010年《三體Ⅲ:死神永生》出版,受到更多讀者的喜愛,其粉絲從科幻圈擴展到大眾讀者。2015年8月23日,《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fā)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5年9月14日,劉慈欣作為科普科幻創(chuàng)作者代表受邀在中南海參加座談會,會議高度贊揚了劉慈欣的《三體》,指出,劉慈欣同志創(chuàng)作的《三體》榮獲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是中國科普科幻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科普科幻創(chuàng)作領域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2016年9月8日,在首屆中國科幻大會開幕式上,與會中央領導在高度贊揚劉慈欣作品的同時,對中國科幻創(chuàng)作寄予厚望,強調:“科普科幻承載著科技的未來和希望,科普科幻工作者肩負著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使命。”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科普科幻工作者,中國科幻迎來了最好的發(fā)展時機。在國家倡導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時代背景下,科幻不僅受到國家的重視,還被列入義務教育教科書。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入選2016年教育部審定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

《三體》已經(jīng)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幻作品,它仿佛是一部橫空出世的“神書”,劉慈欣就像是中國殺向世界科幻文壇的一匹黑馬,這些傳奇構成了“劉慈欣現(xiàn)象”,成為文化熱點。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劉慈欣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在創(chuàng)作道路上,他寂寞前行,辛勤耕耘,日積月累,從短篇處女作《鯨歌》到中篇《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天使時代》《光榮與夢想》《地球大炮》《贍養(yǎng)上帝》等,再到長篇《三體》系列,這些構思奇絕、想象力超群的作品共同鑄就了劉慈欣創(chuàng)作的輝煌。而面對這輝煌的成就,我們要做的就是細讀文本,然后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深度賞析,挖掘其科學文化內涵和文學審美價值,凸顯劉慈欣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和風格。

1 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感

科幻同其他文學,如玄幻、神話、傳奇等一樣,都是用來反映人類生活的手段,其中的科學或神鬼本身絕非終極目的。具體到科幻,將科學題材與社會生活結合有一定難度,但二者若結合得當,則為作品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和可能。社會性與現(xiàn)實感恰恰是劉慈欣小說的另一特色。提出問題并引發(fā)思索是劉慈欣所擅長的,形如“五四”時期冰心和葉紹鈞等人的寫作,他們關注社會重大問題,試圖通過文學開啟民智,探求人生。20世紀四五十年代,趙樹理的小說同樣是“問題小說”,他以故事、人物的方式提出當前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引起民眾與政府的注意。與二者相較,劉慈欣小說所關涉的問題或許更為宏觀,更具哲學意味。

乍一看,科幻與“問題小說”似乎相去甚遠,因為“幻”本身與現(xiàn)實社會保持著無形的距離?!盎谩钡⒂谙胂螅F(xiàn)實社會則是放眼即可感知。對讀者而言,書寫現(xiàn)實和批判社會更多的應是主流作家的事。但劉慈欣似乎并不這么想。他筆下的人物很接地氣,人物語言與身份、個性常常渾然一體,除卻科學背景,故事本身亦能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許多篇目與現(xiàn)實社會緊緊相連,或形成某種暗喻關系,發(fā)出寓言式嘆息及警示。

《地火》帶有強烈的自傳色彩,主人公劉欣也很容易讓人想到劉慈欣的名字。它講述了在典型的中國礦區(qū),礦工的災難恐懼、責任與期盼,礦工子女黑色的記憶與濃厚的父子之情。作品似乎揭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是不斷踩著前人的骸骨前進的,而這些前行者最終又會成為后人踩踏的骸骨,人類就是這樣生生不息,代代更迭。小說強烈的現(xiàn)實感及觸動人心的情感表現(xiàn),成為中國煤礦工人的生活寫照。剔除其中關于氣化煤的部分,整體便是一部礦工的哀歌。120年后,初中生的日記更是讓人倍感生存的冷酷,那句“過去的人真笨,過去的人真難”,凝結了多少代人經(jīng)歷的辛酸與絕望,又忽略了多少生離死別的故事,它讓人生顯得蒼涼但卻異常真實,表達了對現(xiàn)代工人的深度關注和痛切的悲憫。

《贍養(yǎng)人類》提出貧富差距問題。小說中,窮人的境遇令人毛骨悚然,已很難用“悲慘”二字形容。在社會機器對私有財產(chǎn)的強力保護下,財富越來越集中到一個人手中,無產(chǎn)階級連出門都不被允許,地位賤如一只狗,連出賣勞動力的機會都沒有。父親將自己身體里的水全部提取出來留給兒子飲用,窮人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去外星球移民……作品通過故事警示人們,貧富懸殊或可帶來怎樣嚴重的后果,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隱憂。

劉慈欣借助作品,不斷探討著人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和矛盾:生存的艱辛與人性的呼喚,人性與獸性的沖突,民主與獨裁的沖突,偉人和普通人在歷史中的作用,科技與倫理的關系,生存權與人權的關系等,利用科幻的獨特性設想出主流文學所無法設想的場景,直指社會深處?!短焓箷r代》將故事設定在貧困的非洲國家桑比亞,那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挨餓,伊塔博士為了讓人們吃飽,用基因工程改造人體,他創(chuàng)造出的兒童能以草和樹葉為生,身體健康結實。這一做法卻嚴重違背了西方世界的倫理道德。當有人看到兒童吃草的一幕時便暈過去,有人心臟病發(fā)作,有人則命令逮捕伊塔,生物安理會主席聲稱伊塔違反了第一倫理,抽掉了人類文明的基石。而伊塔則認為:“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有飯吃?!眱深悋?、兩種文化開始了針鋒相對的交戰(zhàn),從現(xiàn)實到思想。當伊塔和他創(chuàng)造的兒童卡多坐上回國的飛機后,空中小姐滿臉恐懼,似乎看到了異類,甚至有人竟沖動地槍殺了卡多。殺人者不僅沒有在她的國家獲罪,反而成為捍衛(wèi)人類尊嚴的英雄。此后,西方對桑比亞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開始了。

這是一個關于生存權與人權的矛盾故事,實際上反映的是科技與倫理的沖突。人們要么不擇手段地活著,要么以生命為代價在某種文明制定的倫理規(guī)范中循規(guī)蹈矩。這里,深刻的主題通過并不復雜的故事得以表現(xiàn),科幻的假設性發(fā)揮了其他文學門類所不具備的作用。

劉慈欣的小說還涉及兩代人不同的理想和認知,這一主題可從《全頻帶阻塞干擾》《地火》《圓圓的肥皂泡》中看出。在《圓圓的肥皂泡》中,父親希望女兒能像媽媽一樣有堅定的理想,圓圓卻志不在此,她從游戲、“好玩兒”開始,大膽想象與創(chuàng)造,與父母的按部就班、直接向目標進發(fā)截然相反,兩代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矛盾與思想碰撞。最終,父親接受了女兒的思維與方式,女兒也理解了父母那一輩人的艱辛。代際的融通,勾畫出一個溫馨的故事。

劉慈欣的許多作品不以講述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為旨歸,而試圖帶給讀者以精神啟發(fā),將社會性、思想性交融在一起,在科學知識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冻劦馈分?,丁儀愿以生命為代價質詢的那個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在女兒長大后發(fā)出同樣的疑問,確實令人深思;《鏡子》是科幻與刑偵類文學的結合,將反貪腐作為輔線,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地球大炮》中,南極庭院建設中的施工災難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讓人聯(lián)想豐富;《纖維》不足五千字,卻是一部科幻的“羅生門”,它揭示了環(huán)境不同、角度不同、身份不同的人,認知上的差異。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帶有自我的色彩,宇宙并非只是你眼中的宇宙。作者不斷提出問題,以科學的角度另辟蹊徑,對當前的社會與時代予以關注,對此,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

2 鮮明的民族風格與中國氣派

除了社會性與現(xiàn)實感,劉慈欣還充分意識到科幻小說的民族性,將小說的本土化作為內在追求之一。在世界科幻之林,他的小說因此具有鮮明的中國氣派,獨特而新穎。

西方是現(xiàn)代科幻文學的誕生地。自1818年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創(chuàng)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以來,到1923年“科幻雜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創(chuàng)立《驚異故事》,并將“Scientfiction”(縮寫為“SF”,科幻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類型大力推廣,至1953年世界科幻協(xié)會設立科幻諾貝爾獎“雨果獎”,再到美國科幻大片的崛起,歐美始終是科幻文學的重鎮(zhèn),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輻射源向亞、非等世界各地輸出自己的文本和文化理念。因此,完全脫離西方科幻影響并不現(xiàn)實。

同樣,劉慈欣的小說也受到了這種影響,在他的作品中,不乏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阿瑟·克拉克、坎貝爾這些科幻大家的身影,不僅可以看到作家對他們作品的分析,讀到對這些前輩的景仰與懷念之情,還能看到某些作品的模仿痕跡。他曾坦言是克拉克讓他產(chǎn)生了寫作科幻的念頭,并說:“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鄙踔涟ā度w》也模仿了這篇小說的結構。當他第一次參加《科幻世界》筆會時帶去了幾篇作品,有評論家說,若這幾篇作品署上克拉克的名字,也完全可以。[1]他的《魔鬼積木》很像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思想者》近似托馬斯·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他為科幻迷開列了一張階梯式閱讀書目,針對菜鳥級、職業(yè)級、明星級、骨灰級的不同讀者推薦了適宜的科幻作品,作為他們走近科幻了解科幻的捷徑。在這份書單所推薦的 21 位作家中,除兩位中國作家、一位日本作家外,其余均為西方科幻大師。

對于西方科幻的了解與模仿是中國科幻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如同陳獨秀、魯迅、林語堂、周作人等在“五四時期”均側目西向,懷著巨大的熱情從西方引進“德先生”“賽先生”(即“Democracy”和“Science”,民主與科學),然后將其作為砸碎中國傳統(tǒng)封建禮教拯救民族于危亡的武器,不僅無可厚非,還值得稱道。而劉慈欣在對西方科幻進行借鑒的過程中,從未忘記將中國元素置于科幻文本,并積極探索對中國科幻的文化建構,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寫作主要是面對中國市場、中國讀者,沒有過多地去想自己作品的輸出問題。”[2]這種定位使他的本土化特征十分鮮明。中國式敘述方式、中國式人物、中國式思維遍布他的小說,這種中國風追求并非自發(fā),而是出于理性的自覺。他對眼前的科幻現(xiàn)狀頗感憂慮,“在日益多元化的科幻創(chuàng)作中,中國科幻也正在失去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鮮明特色”。因此,打造中國自己的科幻文學、追求科幻的本土化成為劉慈欣小說的顯見目的。在隨筆《筑起我們的金字塔——由“銀河獎”想到的》一文中,他提出,中國科幻目前最應做的并非向往云中的金字塔,而應齊心協(xié)力在中國的大地上放好第一塊沉重的基石?!度w》等小說無疑體現(xiàn)了這種放置基石的努力。

首先是人物與場景的中國化。起步于向西方借鑒學習的中國科幻小說,會有一個不約而同的趨鶩,喜歡將主人公圈定為高智商、高研發(fā)能力者,他們或是外國人,或是科學家、留學經(jīng)歷者、高等學歷者,或從事某種特殊職業(yè),譬如教授、宇航員、機械師等。故事發(fā)生的場景會選擇在較大的空間范圍內,如外太空、荒島等。這些人物與場景的設定無疑是為了與科技前沿更加接軌,只有先進的“科學”才能帶來非同一般的“幻想”。徐念慈《月球殖民地小說》中流亡海外的龍孟華和日本友人玉太郎,乘坐氣球環(huán)游世界;顧均正《和平的夢》中的美國特工夏恩查訪并搗毀神秘電臺,消除它的催眠作用;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里的旅居美國的華裔科學家趙謙教授、馬太博士,在荒島上閃爍的激光器;老舍《貓城記》中的駕駛飛機至火星巧遇貓城人的“我”;許地山《鐵魚底鰓》中在外國船廠工作的工程師雷先生;張系國《超人列傳》中的史普克博士……科學家、博士、教授之類的頭銜會使人物渾身散發(fā)出高能量,宏大的、超越現(xiàn)實的空間又使“幻”的色彩倍加突出。

但劉慈欣的小說中卻遍布著讀者熟悉而親切的文化符號,它們散發(fā)著某種家鄉(xiāng)的氣息?!短s》中的西周陶土盤,《微紀元》中被帶到太空的茅臺酒,《太原詛咒》中的中秋節(jié)、平遙牛肉,《夢之?!分械乃苫ńc冰雪藝術節(jié),《鏡子》中的名人字畫、紅木家具,《超新星紀元》中的少先隊隊歌,《詩云》中對古詩的品評,《思想者》中“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古典式靈魂之愛……這些描述,無疑都是劉慈欣小說中的中國符號。從小說的多個層面,如人物、故事、情感、心理、思維邏輯、文化內涵等方面,均帶有這一傾向,這使他的小說能從眾多模仿西方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原汁原味的中國人物形象和中國場景散發(fā)著故鄉(xiāng)土壤的味道,中國農(nóng)民、工人、教師、知識分子、領導干部都成為他描寫的對象?!吨袊枴分械乃?,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沒有什么文化知識,來自缺水少電的貧困大西北。這樣的人物和科幻會有什么關系呢?初讀起來令人生疑。但也正是這位質樸的農(nóng)民,不僅擔當起了清掃中國太陽的重任,還挺身而出,駕駛中國太陽飛出太陽系,以喚回人們的宇宙遠航之夢。這是一個普通中國農(nóng)民的高科技人生,是一個農(nóng)民終極的理想,它似乎說明了一個問題:科學絕對與普通人有關!小說將科幻的定位從極虛幻拉向極現(xiàn)實,將人物從高大上拉向社會底層。

《鄉(xiāng)村教師》不僅從題目看不出與科幻的關系,大部分情節(jié)看似也與科幻無關。遙遠貧困的山村,封閉愚昧的鄉(xiāng)民,孩子期待渴盼的眼神,帶病上課的老師,幾乎是一部科幻版的《鳳凰琴》,在揭示鄉(xiāng)村落后現(xiàn)狀及人們精神面貌的描述上絕不亞于主流文學。然而,如果僅僅停留在淺表性的人物與場景上,尚不足以用“中國風”來形容,深層的“中國風”還應體現(xiàn)在民族根性的揭露上,對民族根性的挖掘與批判是劉慈欣科幻小說達到的另一高度。

“他”辛辛苦苦跑下來的校舍維修款,村民卻要拿出一部分請人唱戲,他給攪了,于是掃了全村人的興,大家自此百般刁難,及至他死在課堂上,也只有學生悲傷,而無他人懷念與追悼。在眾人眼中,和大家想法、做法不一樣的“他”不過是一個不可理喻的怪人而已。這讓人想到魯迅《藥》中的夏瑜,為人民的解放而死卻未曾想到所謂人民卻會買其行刑之血來入藥,使英雄的自我犧牲價值歸零,這是何等的悲愴與凄涼。

一百年前,魯迅先生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曾不遺余力批判著國人內心深處的人性之惡與民族之劣根,無論《阿Q正傳》《藤野先生》《狂人日記》中記錄的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還是看客心理、吃人與自愚,都顯示了對民族未來的憂患。這一主題在百年后的中國科幻小說中依然延續(xù)著。

“他”的心理獨白中大段引用了魯迅關于“鐵屋子”的描述,“假如有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很少有科幻小說會如此深思魯迅先生對國民性的批判。一方面對國民固守千百年的封建思維、落后思想與自私、懶惰、旁觀予以堅決抨擊,另一方面又如《藥》結局中的花環(huán),留給讀者以些許的希望。那些痛哭著埋葬了老師,并能回答出外星艦隊文明測試題,避免了太陽系毀滅的孩子們,他們不就是民族的希望嗎?

劉慈欣懷疑著公眾的判斷,質疑看似萬眾一聲實則毫無主見的盲從,反思著國民衡量事物的標準,揭示著人們內心深處的封建沿襲?!秹糁!分械念伓?jīng)歷著大起大落的人生。與外星低溫藝術家結識后,他成為名人、英雄,受到眾人的羨慕和尊敬。當?shù)蜏厮囆g家掠走海水后又成為罪人及同謀,承受著社會的厭棄與報復。人們任由自己的情緒給他定位,而從不在乎客觀現(xiàn)實,不在乎他究竟做了什么?!度w》中描寫了“文革”的荒誕與瘋狂,描寫了葉文潔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及心路歷程,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吹剿?,會讓中國讀者反思那遠去的歲月,引以為鑒。這說明,科幻小說同樣可以具有民族史詩的風格。

《贍養(yǎng)上帝》中人們最初對上帝滿懷期望、興奮與渴求,當發(fā)現(xiàn)上帝們所掌握的技術在眼下不能直接應用,贍養(yǎng)他們得到的費用又不夠優(yōu)厚時,便視其為負擔,嫌棄加虐待。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不知多少上帝會被趕出家門。但當上帝們要集體離去時,人們又誠心誠意地去歡送,好像從不曾虐待這些可憐的老人。健忘而虛偽的人性,讓人讀來無比熟悉,似乎跨越時空與遙遠的魯迅式思索進行了對接。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在揭露、批判現(xiàn)實的同時,還包含著巨大的悲憫情懷。他悲憫于葉哲泰在“文革”中的遭際,悲憫于亞歷山大為了國家奉獻出自己與整個家庭卻無人知曉,悲憫于圓圓母親以生命為代價卻交換不到那遙不可及的理想……他們像不知疲倦的西緒福斯,一遍遍將巨石推上山頂,又看它墜落。他甚至悲憫于外星人的孤獨?!渡健分凶≡谇蛐膬炔康耐庑侨瞬皇且詮娬呋虍愵惖拿婺砍霈F(xiàn),而是處于無比困頓與無奈之中,在空泡世界面臨著地球人無法想象的絕望。

劉慈欣的語言能力、寫作靈氣在科幻創(chuàng)作中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達到了知識傳遞與文學感動的雙重功效。但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或作家,嚴謹如劉慈欣這樣的作家,作品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種種瑕疵。作者也曾對作品中存在的硬傷表示出深深的遺憾與歉疚。在《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一文中,他以自己的小說為例將科幻硬傷分為疏忽硬傷、知識硬傷、背景硬傷、靈魂硬傷四種,并誠懇地舉出作品的錯誤:《鄉(xiāng)村教師》中的行星文明測試數(shù)量,《流浪地球》中地球繞太陽公轉卻不產(chǎn)生日夜,《郵差》中歐洲第二天知道亞洲戰(zhàn)況等。一些讀者也熱衷于從其小說深處尋找這些硬傷作為閱讀之外的樂趣,如同在電視劇中尋找穿幫鏡頭。

無論如何,硬傷是每一位科幻作家都難以避免的,即使凡爾納、威爾斯這樣的大家也不例外。劉慈欣曾說:“科幻小說里的科學并不是真的科學,而是文學的一種映象,不太可能完全真正地符合科學規(guī)律?!盵2]當他遇到科學與文學發(fā)生抵牾無法達到平衡時,會理智地收回一個技術主義者的固執(zhí),傾向到文學軌道上來,而這也正是其讀者群日益擴大的原因。

3 結語

通過細讀劉慈欣的科幻作品,發(fā)現(xiàn),他的成功緣于其鮮明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是一個有著獨特審美創(chuàng)意的作家:他執(zhí)著于中國科幻的本土化追求和探索,他的情感根植于中國的大地,他的思想則翱游在廣袤的宇宙,他用富有靈魂的創(chuàng)作繪就了燦爛的輝煌。因此,在21世紀的中國科幻文壇乃至世界科幻文壇,劉慈欣都是一個標志性存在,他的作品不僅成為當代中國科幻文學的成功范例,也贏得了世界的聲譽。

【參考文獻】

[1]李?,?專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克拉克到現(xiàn)在都不過時[N].深圳日報,2013-03-31.

[2]《魯豫有約·〈三體〉外傳》.2015-12-01期.

[3][英]亞當·羅伯茨.科幻小說史.馬小悟,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美]羅伯特·斯科爾斯.科幻文學的批評與建構[M].王逢振,等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劉慈欣三體科幻
PL-01:科幻飆車黨
到達科幻里的未來
劉慈欣文學院揭牌儀式
劉慈欣:如果有可能,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未來
基于遺傳算法的三體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體高速船總強度有限元分析
如何挑選100本科幻書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
“三體聯(lián)動”構建應對反傾銷的會計功能銜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