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波 梁玉玲
1成都市武侯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3 2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急性腦梗死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種,為臨床常見疾病,其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威脅患者生命[1,2]。同型半胱氨酸屬于蛋白質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研究證實其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3,4]。胱抑素C水平失衡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在血管損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本實驗探討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腦梗死治療前后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因急性腦梗死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34例為觀察組,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56.1±4.8)歲;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無心腦血管疾病者40例為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55.8±5.2)歲。對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經對本研究審核批準,所有事項均在事先與受試對象及其家屬溝通,并簽署相關書面說明。
1.2.1 納入標準
(1)患者的預期生存期在六個月以上;
(2)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
(3)患者發(fā)病時間在36h以內。
1.2.2 排除標準
(1)排除患有腫瘤、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對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造成影響的患者;
(2)存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3)近期存在急慢性感染或進行過外科手術的患者。
1.3.1 標本采集
分別于清晨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5ml。3500r/min離心5min分離血清,并在血清分離后2h內測定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胱抑素C水平。
1.3.2 儀器與試劑
日本奧林巴斯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劑盒、標準液及質控物。
1.3.3 檢測方法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胱抑素C檢測采用顆粒免疫透射比濁法。實驗操作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4 標準水平判斷
型半胱氨酸參考區(qū)間0~15.0μmol/L,胱抑素C參考區(qū)間0.6~1.03mg/L。
1.4 觀察指標
(1)治療前后,觀察組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胱抑素C與對照組的差異;
(2)應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3)應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4)應用ROC曲線,對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診斷價值進行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表示,實施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觀察組在治療前后兩種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經治療后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對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胱抑素C水平的對比
結果見表2。應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對血清胱抑素C與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r=0.582,P=0.008,二者呈明顯的正相關。
表2: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分析
表3: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圖1:Hcy與Cys-C的對于急性腦梗死診斷ROC圖
結果見表3。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結果Hcy和Cys-C與收縮壓呈正相關,Cys-C與血糖呈正相關,Hcy與血糖無相關性。
如圖1。Hcy對于急性腦梗死診斷95%可信區(qū)間為0.979-0.999,Cys-C對于急性腦梗死診斷95%可信區(qū)間為0.942-0.987。
血液Hcy異常升高,會導致體內過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含量急劇升高,對內皮細胞直接造成損傷,而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血栓生成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此外,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會抑制NO分泌,使得血管平滑肌持續(xù)性收縮導致缺氧發(fā)生。血漿中Hcy含量增高,也會對平滑肌細胞增生起到促進作用,使得血管壁增厚,間接導致粥樣硬化斑塊形成[9]。本實驗結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cy顯著升高(P<0.05),提示血Hcy過高可能是導致急性腦梗死的一個危險因素。對患者治療后,血Hcy含量明顯下降,提示血Hcy含量與急性腦梗死存在相關性。
當患者出現急性腦梗死時,腦脊液中的Cys-C會穿過血腦屏障而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同時急性腦梗死患者常會并發(fā)腦水腫,導致神經內分泌紊亂,腎功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造成血液Cys-C含量進一步升高[10,11,12]。本實驗結果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簿Cys-C含量顯著升高,并與Hcy呈正相關,提示血液Cys-C可能參與了腦血管損傷以及炎癥反應的發(fā)生,與急性腦梗死存在相關性。
血清Cys-C和Hcy對急性腦梗死診斷的ROC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96和0.98,表明二者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都有較高的特異性,與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均有密切的關系。
[1]向江青.急性腦梗死患者檢驗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臨床價值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6,23(12):93-93,94.
[2]孫小紅.血清胱抑素C水平與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4,27(05):374-375.
[3]周明鍇,程倚萌.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胱抑素C水平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16(05):24-25.
[4]肖雅娟,馮利東,吳躍華等.動態(tài)監(jiān)測不同亞型急性腦梗死血清胱抑素C的臨床意義[J].國際老年醫(yī)學雜志 ,2017,38(01):1-4.
[5]陳濤,王應良,楊海洋等.急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和腦脊液胱抑素C、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4,22(0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