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珍
【關鍵詞】 幼兒園;安全教育;重要性;自我保護;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0—0045—01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幼兒的年齡偏小,心智還未發(fā)育成熟,生活經驗缺乏且動作的靈活度與協調性較差。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他們極喜歡對一些未知的事物進行探索。但是,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意識幾乎為零,所以在日常的戶外活動中極易發(fā)生危險。《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中提出需要幼兒具備基本安全知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借此表明了幼兒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為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已經成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兒園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從教育本職出發(fā),給幼兒創(chuàng)造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使其能夠在幼兒園中開心、快樂地接受安全教育,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幼兒園應著重滲透安全教育知識,可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認識世界,或為他們講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讓他們了解一些危險的存在性,提升他們自身行為后果的預判性,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完善幼兒園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增強教學設施安全性。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就是要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未雨綢繆,最大限度地降低幼兒在園中的安全事故幾率。例如:要定期對幼兒教師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的安全教育水平,制定有效的獎懲政策,從體制上提升園體的安全教育工作重心。幼兒園的教學設施是幼兒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地方,因此園中的設施一定要加強檢查與管理,提高其安全性。例如:應將秋千、滑梯這些存在一定危險性的硬件設施捆綁腳墊、鋪設地墊,定期檢查、排除陳舊老化現象;對幼兒每天使用的桌椅添加護角,門窗安裝防護裝置,謹防幼兒發(fā)生意外。教師應關注幼兒需求,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安全防護措施,將幼兒身邊一切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去除,只有這樣才算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安全意識,提升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施需要教師從日常教學活動出發(fā),使幼兒在潛移默化間接受安全教育,通過安全教育活動得到全面、系統的自我安全意識培養(yǎng),提升自我保護能力。例如:可以設計“小小消防員”的教學活動,教師可帶領他們參觀消防隊,開展消防知識講座,讓幼兒循序漸進地認識消防工作,提高幼兒對用火危險的認知?;蜃屗麄兂洚敗靶⌒∠绬T”,進行消防知識演練,提高他們用火的警惕性;或設計幼兒交通安全教育主題,通過“安全過馬路”的小游戲,讓幼兒了解行走中、過馬路、乘車時容易出現的各種危險,掌握行進中、穿越馬路、乘車時的正確方法與技巧,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細化安全教育內容??梢酝ㄟ^視頻演示、情景再現等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小知識的教育。例如,可組織“開關、插座不能碰”、“遇到壞人要怎樣”等活動,拓展一些生活中的不安全行為。讓幼兒了解用電安全,明白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危險的,哪些物品是一定不可以“玩”的。在情境再現或視頻演示中敲響安全警鐘?;蛟诮巧缪葜杏H歷問題,教師進行隨機教育。這樣不但能夠使幼兒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而且能讓他們的內心產生共鳴,在增強安全意識的同時,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三)家庭是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安全的教育意識還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幼兒教師還應積極面向家長開展有效的教育工作,與家長間架設起安全教育溝通的橋梁,達成安全教育共識,注重教育工作常態(tài),讓家長放心地將孩子送到園中,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具體有效。
綜上所述,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滲透是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幼兒園在幼兒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施中除了要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之外,更需要針對園內的實際情況,結合幼兒個體需求,采取針對性較強的安全教育措施,最大化做到防患于未然。更要努力為幼兒去除一切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最大程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為園區(qū)的每個幼兒提供一個安全、健康、溫馨、和諧的學習與生活環(huán)境,促進幼兒身心、體智全面發(fā)展。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