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鑒于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對行為經濟學的杰出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給了這位在自身研究領域持續(xù)耕作了30多年的經濟學家。在頒獎詞中,諾獎評審委員會重點指出塞勒對行為經濟學的建樹主要體現在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制三大理論方面。不過,上述三大理論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有限理性可以看作是塞氏全部理論的總閥門,也可以視為是其對經濟學經典理論修正與突破的神來之筆。
傳統(tǒng)經濟學將人假設為“經濟人”,即無論是企業(yè)還是個人,都會通過占有充分的最新或即時信息,以此為基礎做出利于自己的決策,并盡可能地獲取最大收益。因此,作為“經濟人”,人具有完整理性的特征。然而,塞勒通過運用心理學理論觀察人類經濟行為發(fā)現,人們在決策時其實存在很多的“反常行為”,也就是有些情況下是理性的,有些狀態(tài)中是非理性的,即人不是整體上有理性,理性是有限的。按照塞勒的說法,有限理性代表著“人性的缺陷”。
塞勒列舉了人們經濟行為中的許多“反常行為”,從而對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提出了質疑與挑戰(zhàn)。首先,塞勒指出人們決策時并不全是依據面前的信息,往往會依靠直覺或者“記憶”來進行判識,而由于過度自信或者惰性存在,導致決策的非理性,并出現過于樂觀或過于悲觀的結果。其次,塞勒認為人們在做決策時,并不一定是遵循利己原則,考慮的不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還有別人的利益,即“利他”,比如人們會通過合作來產生共贏,甚至會無私地犧牲掉自己的利益來進行慈善捐贈。既然如此,人就應當是一個非完全理性的個體。另外,塞勒強調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對稱的,對“避害”的考慮往往遠大于對“趨利”的考慮,比如工資按工作時間給付,若在每周工作50小時的同時可以有一個在工作時間內休息5小時的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休息?答案是如果工資出現減少,人們都會做出否定性決策。塞勒將這種行為結果稱為“稟賦效應”。
有限理性被塞勒用來分析與解釋許多的經濟現象。如在股市投資中,投資人有時會對市場中的壞消息反應過激,又會對好消息反應遲鈍,結果就是一些股票被賤賣,之后又會反彈。這無疑屬于非理性行為。另外塞勒發(fā)現了“輸者贏者效應”,即投資者對過去輸者組合過分悲觀,對過去的贏者組合過分樂觀,因此會看好與買進后者,漠視與拋棄前者。這樣的決策同樣屬于非理性,且必然導致股價偏離其基本價值,但待一段時間之后市場自動修正,前期的輸者將贏得正的超額收益,前期贏者的超額收益則為負。據此,塞勒提出了預測股票收益的新方法——反轉策略,即買進過去3至5年內輸者組合,賣出贏者組合。
“心理賬戶”可以視為塞勒有限理性理論的又一個應用成果。塞勒認為人的頭腦中存在有關消費的心理賬戶,這一賬戶決定著人們的儲蓄與消費行為,比如1000塊錢的工資和1000塊錢的中獎彩票看上并無任何區(qū)別,但是由于存在心理賬戶,個體在做消費決策時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對于工資,人們可能會精打細算其用途,但是卻會大手大腳花掉中獎的意外之財,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非理性的。
塞勒還將有限理性引入到了更為宏達的經濟分析視域中。在電影《大空頭》中,塞勒客串“行為經濟學之父”的角色,與好萊塢小天后賽琳娜·戈麥斯同坐于賭桌旁,以賭博的例子為觀眾解釋了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根由。基本場景是,圍繞著合成型擔保債務憑證(CDO)的對賭,當戈麥斯在賭桌上的贏面不錯且已經在連贏時,在場那些覺得她不會輸的圍觀群眾都會選擇跟賭,這是第一個合成CDO。如果還有別人想要跟賭剛剛賭注的結果,那么就是第二個合成CDO,這會一直延續(xù)下去并產生更多的合成CDO。一個一百萬美元投資于是就變成數十億的賭注。電影中出自塞勒之口的臺詞無疑道出塞勒對這種跟賭行為的看法,那就是“如果你相信人類做事情總有邏輯可循,那只能說明你瘋了”。顯然,在塞勒的眼中,人類非理性的嗜賭行為以及行為的羊群效應才是金融危機爆發(fā)的真正根源。
再看一看有限理性與社會偏好、缺乏自制兩大理論的關聯(lián)。以產品漲價為例,若是因成本上升而引起,消費者認為漲價是公平的,若是出于供需原因,同樣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認知顯然是因人類理性的存在。但是,如果是商家囤積居奇或者哄抬價格,消費者就認為是不公平的,并可能做出非理性選擇,甚至為了所謂的“公平”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此時的行為當然是非理性的。在缺乏自制方面,塞雷指出人們往往會在“長期計劃”和“短期需求”之間發(fā)生沖突,即人們可能選擇為了短期消費需求沖動的滿足而犧牲長期計劃,比如拒絕或少買養(yǎng)老金等,這樣的舉動同樣是因非理性所驅使,也就是有限理性與缺乏自制是存在因果關聯(lián)的。
正是由于人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整理性的個體,塞勒提出政府要尊重真實世界中“錯誤行為”,并進行必要的“助推”,以使人們能夠做出令自己更加自由和富有的決策。塞勒強調,政府的“助推”不是強制,而是一種“自由主義的溫和專制”,譬如在催繳稅款的信件中,美妙地遣詞造句,就可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在提供養(yǎng)老金多種選擇方案時,設計者要創(chuàng)造便于使用者操作的簡約設計;在醫(yī)療體制改革上,政府若能更好地鼓勵人們去追求健康飲食和多運動的生活方式,比僅僅通過財政刺激也許更加有效等等。
必須強調,有限理性的發(fā)現無疑是塞勒對心理學獨到運用的成果,即用心理學去觀察人性,再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市場失敗的問題,從而在個人決策的經濟和心理分析之間、政府行為與市場主體活動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正是如此,有限理性理論“令經濟學更有人性”,并打開了觀測市場失靈問題的又一扇窗戶?;诖?,我們認為,與其說塞勒對行為經濟學做出了貢獻,還不如說是其在研究路徑與方法上的卓著創(chuàng)見——懷揣對真實世界的好奇心與秉持睿智的洞察力,深入挖掘與細分人類經濟行為,再以循循善誘的行文特色以及通俗易懂的魅力語言影響真實的社會。而這也許是中國經濟學人最值得借鑒與學習的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