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互助縣北山林區(qū)小蠹蟲識別及無公害防治

2018-01-08 22:58:39李玉珍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7年17期
關鍵詞:無公害防治危害

李玉珍

摘要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北山林區(qū)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觀為主體的國家級生態(tài)公園,原始生態(tài)保持完整。近年來氣候多變,樹齡老化,樹勢出現衰弱現象,小蠹蟲開始發(fā)生危害。經調查,北山林區(qū)小蠹蟲種類不多、識別容易、危害偏輕,可通過消滅蟲源地、餌木和信息素誘殺等無公害措施防治。

關鍵詞 小蠹蟲;識別特征;危害;無公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7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7-0132-02

Abstract Huzhu Beishan Forest Region of Haidong City is the only national ecological park in Qinghai Province which takes the forest natural landscape as the main part,the original ecological integrity.In recent years,climate changes,aging trees,trees appeared weak phenomenon,bristletail began to harm. After investigation,species of bristletail in Beishan Forest Region were not too much,recognition was easy,harm was lighter,which was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by destroying the insect source,baited wood and pheromone trapping and other non-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s.

Key words bristletail;recognition feature;hazard;non-pollution control

北山林區(qū)小蠹蟲分布1科9屬12種,目前主要為害青海云杉、油松和樺樹,發(fā)生面積達3 667 hm2。天然林區(qū)植被茂密,風倒木、雪壓木等倒木長期堆放得不到清理,林內衛(wèi)生條件差,易形成小蠹蟲的滋生場所[1]。因此,消除滋生場所、消滅蟲源地和誘殺是天然林區(qū)小蠹蟲最好的無公害防治措施[2]。

1 主要種類

小蠹蟲屬昆蟲綱鞘翅目小蠹科(Scolyitdae),本文主要指齒小蠹屬(光臀八齒小蠹、香格里拉小蠹、東方擬齒小蠹)、木小蠹屬(黑條木小蠹)、大小蠹屬(云杉大小蠹)、四眼小蠹屬(云杉四眼小蠹)、切梢小蠹屬(橫坑切梢小蠹、縱坑切梢小蠹)、細小蠹屬(鈍翅細小蠹)、小蠹屬(云杉小蠹)、星坑小蠹屬(天山星坑小蠹)、毛小蠹屬(云杉毛小蠹)。

2 危害及識別

2.1 光臀八齒小蠹(Ips nitidus Eggers)

齒小蠹屬(Ips De Geer),為害青海云杉主干。識別特征:額面有一大顆粒;齒盤面光亮,成蟲翅盤兩側各有4齒,第1齒極小,1~2齒間距最大,2~3齒間距較大;第3齒粗壯挺立,形如矛槍頭。危害狀:侵入孔與樹干成45°角,樹干上或樹干基部有淺褐色木屑。

2.2 香格里拉小蠹(Ips shangrila)

齒小蠹屬(Ips De Geer),為害青海云杉主干、枝條。識別特征:成蟲翅盤兩側各有4齒,第2齒與第3齒著生在共同的基部上;1~2齒的距離和3~4齒間的距離基本相同且齒間距長,2~3齒間距短。危害狀:星坑形蛀蟲道;針葉變淺綠色,樹干上或樹干基部有褐色木屑。

2.3 東方擬齒小蠹(Pseudips orientalis)

齒小蠹屬(Ips De Geer),危害青海云杉、油松枝干。識別特征:圓柱形,深紅褐色至黑褐色,翅盤陡立,翅盤兩側各有3齒,其中第1、2齒細小,1~2齒間距較近;2~3齒間距大于1~2齒間距,第3齒粗壯,端部呈矛頭狀;一卵室產卵3~5粒(與其他小蠹蟲的唯一區(qū)別)。危害狀:蟲道呈“S”型,母坑道從交配室向偏左右延伸(形如八卦)。

2.4 黑條木小蠹(Xyloterus lineatus)

木小蠹屬(Xyloterus Erichson),為害青海云杉、白樺主干。識別特征:體表光澤較弱;觸角錘狀部兩側對稱;額面顆粒較少,雌蟲顆粒勻細;成蟲鞘翅無齒,翅褐色,上有5條黑色縱帶,帶形長而寬;刻點溝不顯著,由微弱的刻點組成;一卵室產卵1粒。危害狀:侵入孔與樹干垂直,蛀食木質部,母坑道到達木質部后分別向兩側垂直輻射并呈淺黑色,排泄木屑為白色(與其他小蠹蟲的唯一區(qū)別)。

2.5 云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micans)

大小蠹屬(Dendroctonus Erichson),為害青海云杉基干。識別特征:體型大;口上片中部平滑無點;額面刻點不相交合[3];鞘翅無齒。危害狀:危害木樹干有倒漏斗狀(與其他小蠹蟲的唯一區(qū)別)或不規(guī)則狀的凝脂塊,凝脂塊顏色隨著時間推移由深變淺,直至變?yōu)榛野咨?;樹干基部有紅褐色或灰褐色木屑。

2.6 云杉四眼小蠹(P.Polygraphus)

四眼小蠹屬(Polygraphus Erichson),為害青海云杉主干、枝條。識別特征:成蟲圓柱形,黑褐色,全身密被鱗片;觸角鞭節(jié)所占比例較長,錘狀部較短;前胸背板占體長比例較大;鞘翅無齒、狹短。一卵室產卵1粒。危害狀:母坑道彎曲,針葉變淡綠色,在樹干上或樹干基部有深褐色木屑。

2.7 橫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 minor)

切梢小蠹屬(Blastophagus Eichhoff),為害油松主干、梢頭。識別特征:成蟲鞘翅無齒,鞘翅紅褐色或黑褐色;鞘翅溝間部的刻點較稀疏;自翅中部各溝間部有一列豎毛;鞘翅斜面第2溝間部不凹陷,豎毛的顆粒和豎毛依然存在,直到翅端;一卵室產卵1粒。危害狀:母坑道從交配室向左右(橫向)延伸,為復橫坑呈倒“人”形(與其他小蠹蟲的唯一區(qū)別),全部坑道清晰地印在韌皮部和邊材上,蛀食韌皮部和邊材;針葉變紅色或紅褐色,危害樹冠梢頭;樹干上或樹干基部有深褐色木屑。

2.8 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切梢小蠹屬(Blastophagus Eichhoff),為害青海云杉基干。識別特征:體型與橫坑切梢小蠹蟲相似,頭、前胸背板黑色,鞘翅紅褐色至黑褐色,有強光澤;刻點溝凹陷的刻點大于溝間部的刻點,且排列稠密,點心不生茸毛;溝間部的刻點較稀疏;鞘翅基部的橫向瘤起較多;卵密集產于母坑道兩側。危害狀:母坑道單縱坑,筑于樹皮與邊材之間;子坑道初始不清晰,以后漸向上下兩方延伸,邊材上子坑道不清晰,韌皮部子坑道清晰;蛀食韌皮部和邊材,針葉變黃脫落。

2.9 鈍翅細小蠹(Pityophthotus morosovi)

細小蠹屬(Pityophthorus),為害油松枝梢。識別特征:鞘翅刻點細弱,鞘翅斜面縱溝狹窄平淺,溝緣無顆粒;翅末端鈍圓;體型較小。危害狀:母坑道窄小,筑于韌皮部下,蛀入孔很小,在半枯枝或干枯枝皮層下木質部甚至深入枝干髓部蛀食。

2.10 云杉小蠹(Pityophthotus morosovi)

小蠹屬(Scolytu),為害青海云杉苗木枝干。識別特征:成蟲鞘翅無齒,鞘翅較狹長,翅面前寬后窄,翅后緣有鋸齒,一卵室產卵1粒。危害狀:在半干枯枝條皮層下筑交配室和母坑道,交配室位于侵入孔處,母坑道呈單縱坑,卵穴整齊的排列在母坑道兩側,皮層下蛀食[4]。

2.11 天山星坑小蠹(Pityogenes spessivtsevi)

星坑小蠹屬(Pityogenes),為害油松枝梢。識別特征:雄蟲鞘翅斜面的3對齒均極強大,后弓成鉤,第2齒尤其強大,形如利爪,較靠近第1齒;斜面凹溝的底面呈細網狀;雌蟲額頂當中有一圓形陷坑,體型較大。危害狀:母坑道3~9條,多數為4~6條,筑于韌皮部與邊材之間,呈放射狀自交配室向四周伸展,于半干枯或枯死枝干上蛀食。

2.12 云杉毛小蠹(Dryocoetes hectographus Reitter)

毛小蠹屬(Dryocoetes Eichhoff),為害云杉、油松、白樺的主干和枝條。識別特征:鞘翅有刻點,溝中與溝間大小有別,差別不懸殊;鞘翅斜面平直傾斜,不弓曲;斜面部分翅縫及第1溝間略微隆起,第2溝間部輕微平陷;溝間部有圓小顆粒,第2溝間部的顆粒消失;體表茸毛短小、疏少。危害狀:母坑為不規(guī)則的復縱坑,每穴有母坑4~9條,灰白色。

3 無公害防治

3.1 消滅蟲源地

3.1.1 清理條件允許時消滅蟲源地。在經監(jiān)測入侵害蟲繁殖出新一代成蟲揚飛前,將林分內帶有小蠹害蟲活體的蟲害木、枯死木、風倒木、雪折木及時清運出林分外空曠處,進行剝皮殺滅害蟲或焚燒及藥物除害處理。

3.1.2 清理條件不允許時消滅蟲源地。在有蟲樹下就地鋪塑料布直接將樹皮剝離;對發(fā)生橫坑切梢小蠹的油松林分,在秋季(9月至11月初)對受害林分內風折脫落的新鮮梢頭進行全面撿拾;對于帶蟲枝梢進行全面剪除,及時將剝離樹皮及其內小蠹各蟲態(tài)活體、剪除和撿拾的梢頭、枯枝集中裝入編織袋,運出受害林分處理。降低林分內害蟲蟲口密度和種群數量,達到保持林地衛(wèi)生、減少傳播源和降低危害的目的。

3.2 誘殺

3.2.1 信息素誘捕器。在小蠹蟲越冬代成蟲活動或新一代成蟲羽化的1周前設置信息素誘捕器。對于齒小蠹屬、切梢小蠹屬等喜陽小蠹蟲,誘捕器設置在林緣、林中空地、山脊及集中受害區(qū)等處的向陽面;對于木小蠹屬、四眼小蠹屬等喜陰小蠹蟲,誘捕器設置在林內、溝內等處的背陰面。設置時輕度發(fā)生林分1.5套/hm2;中度發(fā)生林分3套/hm2;重度發(fā)生林分3.75~5.00套/hm2。

誘捕器設置方法:在林分發(fā)生區(qū)林中空地、林緣或山脊距林緣3 m以上,均勻線狀設置含有誘芯的誘捕器。將2根長2 m、粗3~5 cm的木桿垂直于地面,桿間距50 cm,深埋30 cm左右,踩實固定,在桿上距地面1.7 m處綁好誘捕器。誘捕器設置后周圍有灌木時,設置點2 m范圍內的灌木要清理;誘劑購買后使用前必須低溫保存在專用冰箱(冰柜)中,隨用隨取,以免誘劑揮發(fā)影響誘蟲效果;防治期內信息素誘劑要在失效前及時更換誘芯。

3.2.2 餌木誘殺防治。不采伐、清理風倒木和剛入侵蟲害木,就地利用原樹整株待小蠹蟲入侵后設置為餌木[5]。設置時輕度發(fā)生林分1.5堆/hm2;中度發(fā)生林分3.0~4.5堆/hm2;重度發(fā)生林分6.0~7.5堆/hm2。餌木規(guī)格為每木段1.5~2.0 m,每堆3~4段。在林緣、林中空地或受害林分山坡下、溝谷和山梁距林木3~10 m,按“△”或“#”形空中直立或地上平鋪設置。餌木設置后,揚飛期2~3 d調查1次,每次調查時記錄清楚餌木上的新侵入孔數量,并用紅筆作記號已示登記。揚飛期結束后5 d調查1次,每次調查時用專用工具剝樹皮觀察調查害蟲各蟲態(tài)發(fā)育進度動態(tài),一般剝皮樣方面積100 cm2,詳細記錄小蠹蟲發(fā)育進度調查表,并適時發(fā)布監(jiān)測預報。當餌木上入侵小蠹蟲(樹皮上有入侵孔和排泄物木屑)后,為保證防治效果,禁止翻動改變餌木朝向和移動位置。

及時回收餌木及剩余物。設置餌木上新繁殖的幼蟲發(fā)育高峰期為最佳時期,最晚為化蛹高峰期至新成蟲羽化前,及時收回此批次餌木及剩余物。回收后的餌木集中運到遠離林緣200 m外空曠地或林場場部歸楞場,組織人工搬到塑料布上或水泥地上,用砍刀等工具對餌木進行剝皮除害處理,將餌木樹皮(韌皮部)完全剝離、木質部完全裸露為止。餌木回收和除害處理工序要同步及時進行,不得隨意拖延和將一段餌木分2 d剝皮;餌木在剝皮過程中,對剝落在地上活動的新老害蟲成蟲要及時殺滅,以防止其揚飛擴散傳播;剝皮后帶蟲樹皮要在當天及時集中燒毀或噴藥消滅其中害蟲[6]。

4 參考文獻

[1] 周嘉熹,屈邦選,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蟲及防治[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61.

[2] 高長啟,宋麗文,徐桂蓮,等.關于小蠹蟲的防治策略及研究發(fā)展方向[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0(4):1-3.

[3] 巨德.黃南州天然云杉林和油松林常見的小蠹蟲種類及其主要識別特征[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9):44-46.

[4] 蔡振聲,史先鵬,徐培河.青海經濟昆蟲志[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77.

[5] 李彥霞.油松小蠹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J].甘肅農業(yè),2013(22):47-48.

[6] 曹紅妹,彭曉虹,杜賢明,等.鳳凰溝小蠹蟲的發(fā)生與防治方法[J].蠶桑茶葉通訊,2016(4):7-8.

猜你喜歡
無公害防治危害
降低燒烤帶來的危害
肥胖危害知多少
藥+酒 危害大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網絡的危害(三)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17:41:58
酗酒的危害
茄子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
清原地區(qū)棗瘋病的發(fā)生與防治技術的研究
樺三節(jié)葉蜂無公害防治試驗研究
永仁縣萬畝油橄欖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方法
現代園藝(2016年9期)2016-07-16 11:41:46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
同仁县| 乡城县| 清镇市| 娄底市| 冀州市| 巩留县| 雷波县| 藁城市| 东安县| 同德县| 满洲里市| 锦屏县| 英吉沙县| 土默特左旗| 县级市| 保定市| 阳原县| 徐水县| 太仆寺旗| 社旗县| 淮安市|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中超| 南丹县| 资溪县| 敦化市| 龙海市| 绥滨县| 堆龙德庆县| 安顺市| 社旗县| 昂仁县| 平谷区| 烟台市| 镇坪县| 微博| 双江| 尼勒克县| 枣强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