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榮
摘要 采用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在小麥灌漿初期與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兌水混合噴霧,研究其對小麥長勢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該藥劑不僅對小麥赤霉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而且可延長小麥葉片功能期,增強光合效果,提高小麥穗粒數和千粒重,小麥增產顯著。生產上推薦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180 mL/hm2。
關鍵詞 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小麥;長勢;產量;藥效
中圖分類號 S512.1;S4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7-0102-01
為了明確由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的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對小麥生長發(fā)育、抗倒性和產量的調節(jié)作用,特進行該試驗,以期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技術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亳州市譙城區(qū)雙溝鎮(zhèn)鄒李村某農戶小麥田內進行,土質為砂姜黑土,地勢平坦,pH值6.9,肥力中等。試驗麥田面積2 666.67 m2,前茬玉米,小麥于2015年10月12日機械播種。試驗施藥時小麥處于灌漿初期,長勢良好。
1.2 試驗材料
1.2.1 供試藥劑。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提供);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蘇州遍凈植保公司生產,市售品);2.5%高效氯氟氫水乳劑(安徽省化工研究院生產,市售品);98%磷酸二氫鉀(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售品);高能紅鉀(試驗品,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有限公司提供)。
1.2.2 供試作物與試驗目的。供試作物為小麥,品種為良星66;試驗目的為調節(jié)小麥生長,提高產量。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即處理1: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180 mL/hm2+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2.5%高效氯氟氫水乳劑750 mL/hm2+98%磷酸二氫鉀1 500 g/hm2;處理2:2.5%高效氯氟氫水乳劑750 mL/hm2+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98%磷酸二氫鉀1 500 g/hm2;處理3:2.5%高效氯氟氫水乳劑750 mL/hm2+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高能紅鉀1 275 g/hm2;CK:以清水作對照[1-2]。不設重復,處理1、2、3小區(qū)面積為667 m2,CK面積為133.4 m2。
1.4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6年4月30日(小麥灌漿初期)均勻噴施藥液450 kg/hm2 [3-4]。此時為麥田穗蚜發(fā)生盛期,早熟小麥赤霉病進入顯癥期。使用衛(wèi)士WS—16P型電動噴霧器(山東衛(wèi)士植保有限公司生產)常規(guī)噴霧,噴孔直徑1.3 mm,逐處理區(qū)施藥。施藥當天晴天,溫度在15~31 ℃之間,日均溫26 ℃,西南風3~4級,相對濕度73%。
1.5 調查統(tǒng)計
1.5.1 調查時間和次數。于施藥前(4月30日)和施藥后3 d(5月3日)、7 d(5月7日)目測小麥田間長勢。于小麥灌漿期(5月18日)調查小麥植株長勢和赤霉病發(fā)生情況,小麥收獲前(5月28日)調查倒伏情況并測產。
1.5.2 調查方法。施藥后主要目測小麥葉色變化和長勢,灌漿中期調查赤霉病發(fā)生情況,收獲前目測倒伏面積。測產時每小區(qū)單對角線3點取樣,每點套圈1 m2穗數,折算公頃穗數;并從圈內隨機抽取10個麥穗,帶回室內調查穗粒數;將麥粒曬干后稱量千粒重[5-6]。產量計算公式如下:
小麥產量(kg/hm2)=穗數(萬穗/hm2)×穗粒數(粒)×千粒重(g)×0.85/100;
增產率(%)=(處理區(qū)小麥產量-對照區(qū)小麥產量)/對照區(qū)小麥產量×100。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麥田后期主要發(fā)生穗蚜和赤霉病,未發(fā)生白粉病、干熱風;試驗麥田無倒伏。清水對照區(qū)由于穗蚜發(fā)生偏重,小麥早衰,葉片提前枯黃,后期穗部灰黑色,穗粒數、千粒重和小麥產量顯著低于藥劑處理區(qū)。其中,處理1、2、3增產率分別為22.63%、18.60%、13.92%(表1),說明 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調節(jié)小麥生長和提高產量的作用明顯。
由表2可知,3個藥劑處理區(qū)對小麥赤霉病的預防效果均好于CK。其中,處理1預防效果最好,小麥赤霉病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數分別為6%、4.50,均低于其他處理區(qū)。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在小麥灌漿初期與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兌水混合噴霧,開展“一噴三防”,不僅對小麥穗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小麥赤霉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還可延長小麥葉片功能期,增強光合效果,提高小麥穗粒數和千粒重,小麥增產顯著;對小麥安全,可作為小麥生長后期“一噴三防”中增強光合效果的生長調節(jié)劑推廣應用。生產上推薦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 180 mL/hm2,與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2.5%高效氯氟氫水乳劑750 mL/hm2、98%磷酸二氫鉀1 500 g/hm2混用,效果最好。
4 參考文獻
[1] 褚世海,李林,朱文達.0.01%蕓苔素內酯水劑對水稻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6,55(24):6445-6448.
[2] 吳玉成,王勇,吳志青,等.蕓苔素內酯對水稻生長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J].生物災害科學,2015,38(3):228-230.
[3] 陸寧海,郎劍鋒,張俊偉,等.蕓苔素內酯對小麥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及莖基腐病的影響[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3):31-35.
[4] 馮賀奎.蕓苔素對芝麻的優(yōu)生作用[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5(5):118-120.
[5] 韓云,閆凱莉,吳建輝,等.0.007 5%蕓苔素內酯水劑對小白菜生長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3):81-84.
[6] 陳秀,方朝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蕓苔素內酯在農業(yè)上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世界農藥,2015,37(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