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義 張麗
現(xiàn)行各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都選編了一些從外文翻譯過來的文章,這些翻譯類文本的引進,豐富了教材的內(nèi)容,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是符合教材選編原則的。但是一些外譯非文學類的文章,由于中外思維方式的不同,以及原作者在寫作時的某些特定情況,往往不符合我們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面對這些棘手的內(nèi)容,一線語文教師往往無從下手。更多的時候,在教學中,我們由于沒有好的處理措施,就只能選擇性地規(guī)避這些文本。
但事實上,如果我們細讀文本,深研文本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文意,也能把這些看似不太好處理的內(nèi)容轉變?yōu)楹芎玫慕虒W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成一個個教學活動,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這些內(nèi)容從“規(guī)避”變?yōu)椤熬劢埂薄?/p>
現(xiàn)行的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上第五單元的《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一篇不太好處理的文本。它的“麻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論證的順序不對應。一般的議論文都有一個核心的觀點,整篇文章圍繞著這個核心的觀點層層論證開來。而這篇文章圍繞“怎樣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這個論題,分別以堅信自己擁有創(chuàng)造力、不斷積累知識、運用獲得的知識、鍥而不舍地發(fā)展小靈感等分觀點來論述。作者將這些結論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第13段),從“怎樣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的角度來看,作者在這里陳述這些分論點的順序是符合邏輯的。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沒有按照這個順序來逐層展開論證,文章的開頭呈現(xiàn)一組幾何圖形,由圖形的解說(文章的第1—3段)引出“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的結論;然后在第4段用一個疑問句“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來引出下面的話題:積累知識(文章第5段)、運用知識(文章的第6—8段)并進行論證;接著又用“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和“是否存在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區(qū)別呢”兩個問句,引出要堅信自己擁有創(chuàng)造力并鍥而不舍地發(fā)展小靈感的論點進行論證(文章的第9—12段)。
這就產(chǎn)生了教學中不好處理的問題:文章沒有按照“怎樣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的內(nèi)在邏輯順序來論證,從形式上來看,給人的感覺有點雜亂。尤其在論證“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時,作者是在文章中論證其他觀點時一并論證的,如文章的第6段“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第11段“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并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和第12段“小的創(chuàng)意會打開大的突破口,并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yōu)楝F(xiàn)實”等。如果其他分論點還能找到一一對應形式,那么這一分論點是多點對應的。論證的順序不對應由此成為教學的難點之一。
第二,論點的提出與論證的缺失。文章在第6段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的論點。很明顯,這句話中作者強調(diào)了兩個方面:具有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以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按照一般的論證習慣,作者在下文的兩個舉例論證中應該提及與“持之以恒”相關的語句,進行對應論證。但是,下文中作者并沒有就這個方面進行論證。這又給教學帶來一個問題:這是作者的論證不嚴密,還是作者在論證時為了強調(diào)其中的一個觀點而有意為之呢?
如果再深究一些,文章在論證“具有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觀點時,列舉了兩個事例:谷登堡將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發(fā)明了印刷機和排版術;羅蘭·布歇內(nèi)爾發(fā)明了對戰(zhàn)型的乒乓球游戲。在這里,連續(xù)使用兩個同類事例是否重復,還是另有他意?
第三,文章的開頭過于冗長。文章在開頭利用一組圖形,非常有趣地引出了“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要不斷地探求”的話題。對于這三段內(nèi)容的作用,教師大都能理解到引出文章所要論述的話題、富有趣味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這個層面上。但是在教學之余,教師可能會感覺這三段文字所起的作用令人費解: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這組圖形,得出了還不是文章中心論題的結論,這樣的描述會不會沖淡文章中心論題?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曾經(jīng)說過,文本解讀的差異與矛盾就是教學資源。如果我們把文本中這些所謂的矛盾作為課堂教學資源,設計成一個個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文本解讀中去,就能推動教學,有效地避免課堂中屏蔽這些矛盾或者僅將教師自己的解讀強加給學生的現(xiàn)象。并且,正因為有了對這些矛盾的探討,課堂才會富有張力。那么這些問題可以怎樣被轉化為教學資源呢?初中階段的議論文訓練要更多著眼于對學生進行運用議論文要素和思維的訓練,以及語言表達的嚴密性和概括性的訓練。本著這些原則,我們可以用以下措施來解決上面的問題。
第一,關于論證順序的不對應。就“怎樣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本身的邏輯順序來說,堅信自己擁有創(chuàng)造力是前提,而積累知識、運用知識、發(fā)展靈感、持之以恒是其四個要素。但是作者沒有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論證,這與其論證的技巧以及所要強調(diào)的重點有關。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利用二者不對應的矛盾,讓學生根據(jù)文本的最后一段各個分論點,找出相對應的語段,并探討這樣論證的理由,課堂上就有了更深廣的思維空間。
作者在論證“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四個要素時,我們根據(jù)他論證的順序以及論證的詳略,很明顯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積累知識與運用知識的強調(diào)。尤其是運用知識這一方面,文章用了三個段落、兩個事實例證來進行證明。這樣就不難理解作者把“堅信自己擁有創(chuàng)造力”這個前提放在后面以及將“持之以恒”這個要素論證分散在各個段落里的原因。這些部分不是作者特別要強調(diào)的,但這些又是“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的必要條件。對所有要素的提及體現(xiàn)了作者論證的完整性,而根據(jù)對不同要素的強調(diào)程度來安排論證的先后順序以及論證的詳略,則是論證嚴密性的體現(xiàn)。
而按照作者寫作意圖來安排論證順序也是可以理解的。文章在結構安排上必然要有一定的技巧,這也提供了一個訓練學生思維的教學點。事實上,文章的第4段和第9段分別采用問句的方式,巧妙地過渡到自己所要論述的要素上,大的結構,顯得很緊湊;在小的段與段之間,作者也使用了“不過、然而、由此看來”等連接詞,使得上下渾然一體。
第二,關于論點的提出與論證的缺失。文本中第6段提出了“運用知識”和“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兩個論點,但下面兩個例證卻沒有提及后者的論證。我們可以讓學生就其中的一個事例,補上論證“持之以恒”觀點的語句,訓練論證的嚴密性。但這種隨意的補充可能缺少事實的依據(jù),有不嚴謹之嫌。比較妥當?shù)淖龇ㄊ遣橐徊檫@兩個事例的具體情況,看看其中有沒有關于“持之以恒”的記錄。筆者在網(wǎng)上查詢了兩個事例有關的情況:1439年,德國金匠谷登堡(Johannes Gensfleischzum Gutenberg,?—1468)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開始研究印刷機,他將制酒用的螺旋壓榨機加以改造,終于在1440年時發(fā)明螺旋壓榨式木制印刷機。1971年,25歲的羅蘭·布歇內(nèi)爾耳聞目睹了惠普、英特爾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但有妻女家小,不敢縱身下海。于是,白天他在公司上班,晚上便在狹小的家中設計他的游戲機。妻子給他500美元作為創(chuàng)業(yè)投資,并讓小女兒到樓上與姐姐睡上下鋪,讓出她的臥室當工作間。當年,他完成了第一個電子游戲機──“計算機宇宙”。作為第一架商業(yè)電子游戲機,“計算機宇宙”成了一個劃時代的技術奇跡,但結果只銷售了2000臺。失敗沒有嚇倒他,反而讓他相信自己并沒有走錯路。于是他決心設計出一個無須動腦筋的簡易游戲機,就連小孩子和酒吧的醉鬼也能一玩就懂。這個游戲機叫“乒”,是一種交互式電子乒乓球游戲。一個全新的電子游戲機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從這些材料來看,二者的發(fā)明都經(jīng)歷了一個堅持的過程,但是很明顯第二個材料更適合。如果我們提供以上的材料,讓學生根據(jù)材料自己加以選擇來補充論證“持之以恒”的觀點,既可訓練學生篩選與提煉概括的能力,又可引導學生明確事例真實與合適的重要性。
補好之后,我們可以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不是作者在論證上的失誤,兩個事例有沒有簡單的重復?如果引導得當,學生就不會簡單地加以否定,還會產(chǎn)生以下看法:作者為了強調(diào)“運用知識”,擔心對“持之以恒”的論證引起平均用力,反而失去強調(diào)“運用知識”這個意圖。課文下對谷登堡(?—1468)與羅蘭·布歇內(nèi)爾(生于1942年)的注釋,也可以認為是補充說明,可看出兩個例子是由古到今,具有時間上的廣度;而且兩例所舉的發(fā)明都是源于生活中隨意的發(fā)現(xiàn),成果有開創(chuàng)性的、劃時代的意義。從這些角度來看,作者這樣論證有一定的道理。這樣的訓練就可以讓學生明白,能用文本的資源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盡量用文本,不能解決的也可適度地借助文本外的資源。
第三,關于文章的開頭是否過于冗長。對于這個矛盾,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改編縮減。而對這一組圖形的概括說理,本身就是對學生要求很高的訓練活動,這樣簡要、準確的概括正是寫議論文必備的技能。然后我們可將學生改編的成果與原文加以比較,討論對于本篇文章到底哪一個更合適些。這樣的引導,也不會使學生對原文簡單地加以否定,學生反而會多一種認識:開頭呈現(xiàn)圖形的解說,是為了吸引讀者,這是一篇針對眾多的普通讀者說明一個科學道理的文章,趣味性是作者首要追求的。文章要把讀者很快引到自己所要論述的話題上來,它不必如學術論文那樣論證嚴謹,只是普及科學道理,首要目的是吸引住讀者,要通俗易懂。而這些特點,也正好呈現(xiàn)了普及科學道理的議論文與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的區(qū)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文章的標題還可以用哪些,原文的標題是否合適之類的問題。這樣的引導,就可避免教學的簡單化。
當然,能作為該課教學資源的還有很多,例如文章的論證方法以及語言的表達的嚴密性等。我們列舉文章中一些比較突出的 “矛盾”,主要是說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要多角度地考察課文,在教學中把它作為一個教學資源,訓練學生拓展思考的深度與廣度。我們應真正明白教材只是一個范本,處理范本的角度不止一個,從范本中可以獲得的答案也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