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春燕
摘要:中藥配伍禁忌系指某些中藥配伍使用會產(chǎn)生或增強毒副作用,或破壞和降低原藥物的藥效,因此臨床應避免配伍使用。中藥配伍禁忌核心是“十八反”和“十九畏”?!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標明“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品種均屬配伍禁忌。本文對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存在配伍禁忌的中成藥品種進行了歸納總結,以供臨床醫(yī)師和藥師參考。
關鍵詞:十八反;十九畏;合理用藥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11.031
中圖分類號:R2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8)11-0126-04
Abstract: TCM incompatibility means that the combinations of som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ould produce or enhance side effects, or even reduce or damage medicine efficacy. Therefore, clinical incompatibility should be avoided. The core idea of TCM incompatibility is “Eighteen Clashes” and “Nineteen Incompatibilities”. China Pharmacopoeia clearly states that “Eighteen Clashes” and “Nineteen Incompatibilities” belong to incompatibil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incompatibility in TCM patent medicine used in Guanganme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of Sciences,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doctors and pharmacists.
Keywords: Eighteen Clashes; Nineteen Incompatibilities; rational medication
中藥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相互配伍后能產(chǎn)生或增強毒副作用,或破壞和降低原藥物的藥效。其核心是“十八反”和“十九畏”,凡屬“十八反”“十九畏”的藥物組對均為臨床配伍禁忌。中成藥具有攜帶方便、服用量小、易于保存等特點,故臨床使用較為普遍。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以下簡稱“本院”)作為一所三級甲等中醫(yī)醫(yī)院,現(xiàn)有中成藥508種,其中包括院內制劑55種,外用藥30種,筆者現(xiàn)對剩余423種內服藥品種存在的配伍禁忌進行歸納總結,供臨床醫(yī)師和藥師參考,以保證臨床用藥更加安全合理。
1 十八反
1.1 烏頭反半夏
烏頭包括川烏、草烏、附子及其炮制品。含有烏頭類藥材的中成藥多以祛風通絡止痛為主,風濕科和骨科用藥較多。含半夏類藥材的中成藥多以燥濕化痰、止嘔降逆為主,以呼吸、消化科所用較多。見表1。
1.2 烏頭反瓜蔞
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于“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項下有“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1]112,故“十八反”中反烏頭的瓜蔞應包括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4種。本院含瓜蔞的中成藥有保濟口服液(含天花粉)、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含瓜蔞)、止咳橘紅口服液(含瓜蔞皮)、兒童清肺口服液(含天花粉、瓜蔞皮)、蜜煉川貝枇杷膏(含瓜蔞子)、鼻淵通竅顆粒(含天花粉)、二母寧嗽丸(含瓜蔞子)、消渴丸(含天花粉)、梔子金花丸(含天花粉)、連翹敗毒丸(含天花粉)、清音丸(含天花粉)、蛤蚧定喘膠囊(含瓜蔞子)、渴樂寧膠囊(含天花粉)、乳癖消片(含天花粉)、丹蔞片(瓜蔞皮)共15種。這些品種應避免與表1所列含烏頭類藥材的中成藥同用。
1.3 烏頭反貝母
《本草逢源》最早將貝母分為川貝母和浙貝母,并曰“反烏頭”。《中國藥典》“浙貝、川貝、平貝”下均注有“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1]292。本院含有浙貝母、川貝母、平貝母的中成藥有17種:清音丸(川貝母)、小兒至寶丸(川貝母)、養(yǎng)陰清肺丸(川貝母)、二母寧嗽丸(川貝母)、黃氏響聲丸(浙貝母)、金嗓散結丸(浙貝母)、連翹敗毒丸(浙貝母)、牛黃蛇膽川貝滴丸(川貝母)、蜜煉川貝枇杷膏(川貝母)、益肺清化膏(川貝母)、百合固金口服液(川貝母)、治咳川貝枇杷露(平貝母)、金花清感顆粒(浙貝母)、丹葶肺心顆粒(浙貝母)、益肺清化顆粒(川貝母)、翁瀝通膠囊(浙貝母)、散結鎮(zhèn)痛膠囊(浙貝母),這些品種不可與表1所列含烏頭類的中成藥合用。
1.4 烏頭反白蘞、白及
目前,中成藥含白蘞或白及的品種并不多,本院只有牛黃清心丸(含白蘞)、平肝舒絡丸(含白及)、致康膠囊(含白及)、利肺片(含白及)4種。這些品種應盡量避免與表1所述含烏頭類藥材的中成藥同用。
1.5 甘草反海藻、甘遂
甘草有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的功效。因其作用廣泛,故本院含甘草的中成藥相對較多,共計108種,見表2。這些品種不可與宮炎康顆粒(含海藻)、乳癖消片(含海藻)、心通口服液(含海藻)和祛痰止咳顆粒(含甘遂)同用。本院現(xiàn)無含大戟、芫花的中成藥。
1.6 諸參反藜蘆
諸參包含多種,現(xiàn)說法不一?!侗本┦兄兴庯嬈谥埔?guī)范》[2]列出有人參、黨參、丹參、玄參、南沙參、北沙參、苦參均反藜蘆,但筆者查閱《本草綱目》《本草經(jīng)集注》后認為,所反諸參應為人參、苦參、玄參、丹參、南沙參5種。故表3所列不包括含北沙參、黨參的中成藥。本院現(xiàn)有中成藥只有三七血傷寧膠囊含有黑紫藜蘆,多為骨科及婦科所用。而含參的中成藥以心腦血管科用藥較多,所以,醫(yī)師在開藥時應盡量開取本科常用藥。
1.7 細辛反藜蘆
本院含有細辛的中成藥品種包括川芎茶調顆粒、兒童清肺口服液、寒濕痹顆粒、平肝舒絡丸、通天口服液、辛芳鼻炎膠囊、辛芩顆粒、醒腦再造膠囊、養(yǎng)血清腦顆粒、鎮(zhèn)腦寧膠囊、追風透骨丸、燈盞生脈膠囊、丹珍頭痛膠囊、天麻壯骨丸、痛舒片,共計15種。這些品種不可與三七血傷寧膠囊合用。
1.8 芍藥反藜蘆
本院含芍藥的中成藥較多,涉及多個科室,醫(yī)師在考慮用藥時應特別注意不可與三七血傷寧膠囊同用。見表4。
2 十九畏
2.1 牙硝畏三棱
牙硝包括芒硝和玄明粉,本院中成藥防風通圣丸、舒膽片中含有芒硝,處方中不可與含三棱的中成藥丹黃祛瘀膠囊、復方斑蝥膠囊、金嗓散結丸、開胸順氣丸、通經(jīng)甘露丸、小兒化食丸、舒心口服液、丹莪婦康煎膏、止痛化癥片一同使用。
2.2 人參畏五靈脂
本院中成藥含有人參的品種有:復方阿膠漿、補心氣口服液、同仁烏雞白鳳口服液、芪冬頤心口服液、參松養(yǎng)心膠囊、參一膠囊、生脈膠囊、心可寧膠囊、芪參膠囊、芪藶強心膠囊、參桂膠囊、益腦膠囊、愈心痛膠囊、振源膠囊、血栓心脈寧膠囊、益心舒膠囊/顆粒、復方斑蝥膠囊、生脈膠囊、通心絡膠囊、牛黃清心丸(局方)、平肝舒絡丸、人參歸脾丸、人參健脾丸、石斛夜光丸、天麻壯骨丸、同仁烏雞白鳳丸、麝香保心丸、消栓再造丸、瀉痢固腸丸、心靈丸、麝香通心滴丸、腦安顆粒/滴丸、復方杜仲健骨顆粒、養(yǎng)心生脈顆粒、參芪降糖顆粒、益心顆粒、津力達顆粒、參芍片、活血通脈片、胃復春片、強腎片、十味玉泉片、腎炎舒片、通痹片,共計44種。這些品種不可與含五靈脂的沉香舒氣丸、二十五味松石丸、通經(jīng)甘露丸、吉祥安坤丸、平消膠囊、小金膠囊同用。
2.3 丁香畏郁金
本院含丁香的中成藥有瓜霜退熱靈膠囊、冠心舒通膠囊、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紅花清肝十三味丸、牛黃清火丸、平肝舒絡丸、如意珍寶丸、風濕二十五味丸、二十味沉香丸、珍寶丸、吉祥安坤丸共計12種。含郁金的中成藥有沉香舒氣丸、牛黃降壓丸、舒肝和胃丸、舒肝止痛丸、消栓再造丸、同仁牛黃清心丸、膽寧片、牛黃降壓片、活血通脈片、消栓通絡片、丹蔞片、益膽片、舒膽片、平消膠囊、心腦康膠囊、強肝膠囊、膽康膠囊、九味肝泰膠囊、脈管復康膠囊、芪冬頤心口服液,共計20種。這兩類品種不可同用。
2.4 官桂畏赤石脂
本院含有赤石脂的中成藥只有固本益腸片,故含有肉桂的品種如艾附暖宮丸、柏子養(yǎng)心丸、牛黃清心丸(局方)、通經(jīng)甘露丸、同仁牛黃清心丸、麝香保心丸、茴香桔核丸、消栓再造丸、如意珍寶丸、珍寶丸、丹黃祛瘀膠囊、附桂骨痛膠囊/片、培元通腦膠囊、溫胃舒膠囊、澤桂癃爽膠囊、右歸膠囊、頸舒顆粒、養(yǎng)心達瓦依米西克蜜膏共18種藥不可與其同服。
2.5 川烏、草烏畏犀角
由于犀牛屬國家保護動物,其使用受到限制,原含犀角的中成藥多以水牛角代替。而川烏、草烏是否畏水牛角,還值得商榷。
2.6 其他
硫磺、水銀、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由于毒性大,屬國家管制藥品,本院尚無含此類成分的中成藥。
3 討論
《中國藥典》明確標明“十八反”“十九畏”的藥品不宜同用,均屬配伍禁忌,原則上不可同用,以避免導致可能的毒性反應或藥效拮抗。
但是,古醫(yī)籍也有將“十八反”或“十九畏”藥對聯(lián)合使用的記載。如《金匱要略》甘遂甘草湯,將甘遂與甘草同用治痰飲留結;《醫(yī)宗金鑒》海藻玉壺湯,將海藻與甘草同用治癭瘤;《本草綱目》記載:“甘草與藻、戟、遂、芫四物相反,而胡洽居士治痰澼,以十棗湯加甘草、大黃,乃是痰在膈上,欲令通泄,以拔去病根也。東垣李杲治項下結核,消腫潰堅湯加海藻。丹溪朱震亨治勞瘵,蓮心飲用芫花。二方俱有甘草,皆本胡居士之意也。故陶弘景言古方亦有相惡相反者,乃不為害。非妙達精微者,不知此理?!鄙鲜鐾弥硪庠谙嗉は喑?,激發(fā)其猛烈性能,加強治療效果,以治療重癥頑疾。但為保證用藥安全,臨床還應慎重。如確屬病情需要,則醫(yī)師應在藥名旁重復簽字,以示其必須合用。使用時須考慮患者個體差異和病情狀況,應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并隨時觀察患者反應,定期檢查相關指標,及時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以確保用藥安全。
由于中成藥成分固定,臨床對病情單純者,僅用一種即可;若病情復雜,就需選擇2種及以上的品種配合使用,但要注意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配伍禁忌。中成藥的配伍千變萬化,熟練掌握中醫(yī)藥理論和基本知識,是合理用藥的先決條件。
一般情況下,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容易掌握,但中成藥因成分復雜,難以熟記每種中成藥的組成,況且有些品種的藥品說明書還存在藥物組成不全的情況,這就要求臨床醫(yī)師和藥師都應充分了解藥品說明書、處方的組成、藥物禁忌及注意事項等。另外,醫(yī)師處方時應盡量選擇本科用藥,以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 北京市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