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腳下,正是天堂雨崩。 據(jù)說,雨崩一直不為外界所知。有位老人常到瀾滄江邊的西當(dāng)村借糧,沒有人知道老人從哪里來,西當(dāng)村人便跟蹤他,卻總是走著走著便不見了。后來,村民在借給老人的糧食口袋上扎了個洞,一路追尋漏下的糧食,發(fā)現(xiàn)了森林里的一塊巨石。大家掀開巨石,發(fā)現(xiàn)一條通道,來到一個村子,便是雨崩。
雨崩村分為雨崩上村和雨崩下村,兩個村落分布在梅里雪山下一片狹長的山谷中,三面被雪山環(huán)繞,西南則是洶涌奔騰的瀾滄江。上下村之間落差近500米,古老的藏式建筑與白塔、雪山形成了一副絕美的畫面。
雨崩全村只有190多人,山路陡峭,主要的交通方式是騾馬。從西當(dāng)?shù)接瓯?,先是上山后是下山,所謂的路就是朝圣者和馬幫在原始森林里趟出來的小道,山道的坡度基本都在60度左右,下坡時根本停不住腳,一會在原始森林中穿越,一會在馬幫走出的泥濘路上趟行,接近山頂埡口海拔為3700米,春冬季節(jié)更是風(fēng)雪彌漫。
要到雨崩,即使騎馬也需要五、六個小時。一路行去,不知道自己是在詩境還是在夢境,看那群山蜂擁而至,在大地上踩踏出歲月深深的溝壑,看那瀾滄江奔騰而去,沖刷著歷史的煙云。雪山之巔,風(fēng)雪彌漫,掩藏著通往天堂的秘徑。亙古的冰雪悄無聲息的消融,洗滌著塵世中的風(fēng)塵,森林里斑斕的色調(diào),燦爛燃燒著整個世界。透過樹林縫隙灑下的斑駁陽光,輕輕撫摸著那些匍匐在地的老樹,一圈一圈清點著歲月的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