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歐美有很多城市的名字中帶“堡”(burgh)這個字,特別是在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北歐、南非等“法蘭克-日耳曼”體系及受其文化影響的國家很常見,一抓一大把。例如歐洲小國盧森堡(Luxembourg)、英國的愛丁堡(Edinburgh)、法國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俄羅斯的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以及德國的漢堡(Hamburg)、紐倫堡(Nurnberg)、海德堡(Heidelberg)、勃蘭登堡(Brandenburg)、瑞典的哥德堡(Goteborg)、荷蘭的米德爾堡(Middleburg)、奧地利的薩爾茨堡(Salzburg)、美國的匹茲堡(Pittsburgh)以及南非(曾是荷蘭殖民地)的最大城市的約翰內(nèi)斯堡(Johannesburg)等等。有意思的是“burg”、“burgh”、“bourg”、“berg”長得都很像,可以算是一家子(其實它們還有一個英語遠親叫做“fort”)。它們的共同祖先來自于古日耳曼語詞根“bergaz”,也就是今天日耳曼語中的“berg”,意思是“山丘”、“高地”和“城堡”(這個詞根至今還留在英語冰山“iceberg”一詞中),原因在于古代筑城選擇居高臨下的高地,具有易守難攻的軍事價值,于是這種類型的城市的特稱便逐漸成了泛稱。
英語中也有些常見地名是以“ia”或“a”等名詞后綴結尾的,表示“之國”、“之地”。這多是常見于西班牙或意大利等拉丁語區(qū)或是根據(jù)希臘語和拉丁語習慣命名的地區(qū)。與此有關的地名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Asia(亞洲)、Africa(非洲)、America(美洲)、Arabia(阿拉伯)、Australia(澳大利亞,意為“南方之地”)、Liberia(利比里亞,意為“自由之國”)、Romania(羅馬尼亞,意為“羅馬人之國”)、Estonia(愛沙尼亞)、Latvia(拉脫維亞)、Bulgaria(保加利亞)、Slovenija(斯洛文尼亞)、Valencia(瓦倫西亞,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等。需要說明的是英語中地名詞尾“nesia”是由希臘語“nesos(島嶼)”和詞尾“ia” 合成的,意思是“海島之國”。例如Indonesia(印度尼西亞,意為“印度群島”)、Polynesia(波利尼西亞,“波利”是希臘語詞根“polys”,意為“很多”)、Micronesia(密克羅尼西亞,“密克羅”是希臘語詞根“mikros”,意為“微小”)、Melanesia(美拉尼西亞,“美拉”來自希臘文“melas”,意為“黑色”),所以這幾個詞的字面意思分別是“印度群島”、“多島群島”、“小島群島”和“黑人群島”。
英語中還有些為數(shù)不少的地名是以“polis”結尾的。這和希臘語“polis”(城市,如英語中的“metropolis”就表示“大都市,大都會”)有關,與此相關的地名也不少。如:美國的Minneapolis(明尼阿波利斯)、Indianapolis(印第安納波利斯)、加拿大的Annapolis(安納波利斯)、巴西的Tunápolis(圖納波利斯)、利比亞的首都Tripoli(的黎波里)。按照“Tripoli”的字面意思(三個城市),其實中國的武漢(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組成)也是典型的“Tripoli”。
英語中另一個常見地名后綴是“stan”(斯坦)。其直接來源是波斯語,最早可追溯到一個印歐語的共同詞根“sta”, 表示站立的意思(如“stand”)。這個詞根在印歐語諸語言中有很多變體。其在英文中的寫法“stan”,意為“……之地”。 其實和“stan”同源的詞在歐洲語言中很常見,比如,英語中的state(國家)、status(地位)、德語的Stadt(城市)、俄語中表示定居點的“стан”等。帶有“stan”后綴的地名大多分布在中亞和南亞一帶,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中亞五個斯坦國: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和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
在西歐的荷蘭,很多地名都帶“dam”(丹),如首都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著名港口城市Rotterdam(鹿特丹)等。這是因為“dam”在荷蘭語里是“大壩”的意思(它來源于古日耳曼語,英語也是這個詞)。眾所周知,荷蘭是一個“與海共舞”的國家。因為地勢低洼,為了防止海水入侵,荷蘭人長期和海洋斗爭。他們建筑堤壩、圍海造田。阿姆斯特丹的意思就是阿姆斯特河上大壩的意思。
翻開歐洲特別是北大西洋周圍的地圖,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里有很多帶“l(fā)and”(土地)的地名,從England(英格蘭)、Scotland(蘇格蘭)、Ireland(愛爾蘭)、Holland(荷蘭)、Poland(波蘭)、Switzerland(瑞士),直到北歐的Iceland(冰島)、Finland(芬蘭)、Lapland(拉普蘭,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Greenland(格陵蘭島,這塊千里冰封、銀裝素裹的陸地享有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實在名不符實,應該叫“Whiteland”才對)、Newfoundland(加拿大的紐芬蘭)以及南半球的New Zealand(新西蘭)。所有這些帶“l(fā)and”的地名,都是來源于古日耳曼語“土地”一詞。今天日耳曼語區(qū)(英國、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丹麥等國)的很多地名就有后綴“l(fā)and”。
歐美以“圣”開頭的地名也是俯拾皆是,這與基督教傳統(tǒng)有關?!笆ァ笔恰癝aint”(亦寫作“San”,意思是“神圣的、崇高的”)的意譯加音譯。此詞可以追溯到拉丁文“Sanct”,即“Sanctus”,其原型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中的“Sancus”(誠信之神“桑庫斯”)。比如:San Marino(圣馬力諾,一個被意大利包圍的小國)是為紀念建國者、一名信奉基督教的石匠馬力諾(Marinus)而得名;San Francisco(舊金山,在美國加州);San Diego(圣迭戈,在美國加州);Santa Barbara(圣巴巴拉,在美國加州);Saint Louis(圣路易斯,在美國密蘇里州);San Antonio(圣安東尼奧,在美國得克薩斯州);S?o Paulo(圣保羅,巴西城市,源自圣徒保羅);San Salvador(圣薩爾瓦多,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的首都,西班牙語字面意思是“救世主”);Santiago(圣地亞哥,智利首都);St. Petersburg(圣彼得堡,沙俄首都,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創(chuàng)建)的名稱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化,一戰(zhàn)期間,沙俄與德國交惡,沙俄政府遂在1914年將其改稱為“彼得格勒”(在斯拉夫語族的各語言中“Grad”表示“都市”的意思),以消除其中的“日耳曼”痕跡。1924年1月26日,列寧逝世五天后,前蘇聯(lián)政府又將其改名為“列寧格勒”以紀念列寧。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市民投票決定恢復其舊稱“圣彼得堡”;Saint Nicolas(圣尼古拉斯,法國、比利時、希臘、墨西哥、阿根廷均有此地名)。此名是為紀念基督教圣徒圣尼古拉。世界上有很多教堂以他命名。東正教尤其重視對他的紀念。
地名可以說是一座豐富的“知識寶庫”,是記載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理解地名的含義無疑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知識信息,幫助我們清楚、準確、輕松地記憶外國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