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東南片區(qū)包括紅河、文山兩州。本區(qū)是云南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分布區(qū),所以區(qū)內有諸多峰林、溶洞等自然巖溶地貌景觀,具有獨特的喀斯特巖溶景觀的特征,如丘北普者黑、廣南壩美、瀘西阿廬古洞、建水燕子洞等。此外,紅河兩岸哀牢山中哈尼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梯田文化。
滇東南
自然景觀
哈尼梯田
在滇東南的崇山峻嶺中,哈尼人世世代代留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作:梯田。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哈尼梯田道:“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所體現(xiàn)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度同構系統(tǒng)符合世界遺產(chǎn)標準,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復雜的農業(yè)、林業(yè)和水分配系統(tǒng),通過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社會經(jīng)濟宗教體系得以加強,彰顯了人與環(huán)境互動的一種重要模式?!?哈尼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江、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茂密森林的掩映中,在茫茫云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
喀斯特山水
南盤江乃至西江流域是中國南方喀斯特的主體部分,包括云南東部、東南部以及貴州和廣西部分地區(qū)。滇東南區(qū)域喀斯特山水風光秀麗,令人沉醉。整個地區(qū)水流蜿蜒,河道常常穿巖洞而過,形成眾多的喀斯特風景地段。地上是峰林群立,如鮮花般盛開;地下是秘境溶洞,瑰奇神秘。更有普者黑、八寶、壩美等中國水墨山水的典范,孤峰是寥寥幾筆濃墨,水流則是淡淡的墨痕。
滇東南
人文歷史
建水古城
建水古稱臨安府,自明朝到民國,一直是滇南地區(qū)的首府重鎮(zhèn)。以建水古城為核心,包括建水文廟、朱家花園、雙龍橋等景點,形成別具風格的邊地儒文化景觀。近百座古寺廟,50余座古橋,規(guī)模宏大的民居建筑群,數(shù)不清的特色古井,建水從骨子里透出來氣質和韻味,無需錦衣美食,不關歲月滄桑,恬靜而怡然。
滇越鐵路
滇越鐵路是連接越南海防市-中國河口-昆明的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鐵路,1910年建成通車。被稱之為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也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米軌”鐵路之一。滇越鐵路在中國境內從河口到昆明之間有55個不同規(guī)模和不同等級的車站。所有沿線的車站都以法國東南部的建筑風格構成,紅瓦黃墻的站房、紫紅色的百葉窗、高高的圓桶型水塔、鶴立式水龍頭……大山深處的異域風情一直保存到了現(xiàn)在。
滇東南
民族風情
滇東南區(qū)域少數(shù)民族主要有哈尼族、壯族、彝族等,長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每逢哈尼族最重大節(jié)日——昂瑪突節(jié)期間,哈尼人家在村里擺成一條700米多長的街心宴,當?shù)厝朔Q長龍宴,這是中國最長的宴席。三月三則是壯族等民族的大型情歌會,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壯鄉(xiāng)文山就成為歌舞的海洋,五彩糯米飯、放花炮、拋繡球等精彩紛呈。
滇東南
山水之旅
普者黑
位于文山州丘北縣境內的普者黑,是國內少有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景區(qū)內有265個景點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羅棋布,83個溶洞千姿百態(tài),54個湖泊相連貫通,2萬畝水面清澈透明,13公里大峽谷雄偉壯觀,3公里茶馬古道神秘古樸,還有4萬畝高原喀斯特濕地。峰林下的萬畝荷花嬌艷欲滴,碧水畔的彝族風情豪放熱辣。美麗的山水景觀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吸引了許多電影電視攝制組,《爸爸去哪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節(jié)目和影視均曾在此取景拍攝。
壩美
位于云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的壩美村,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進出村子必坐船穿過溶洞。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門前是寬闊的田野、屋后有青翠修竹,酷似晉代文學家陶淵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被稱為“最后的世外桃源”。壩美寨子古老而優(yōu)美,高大的榕樹枝繁葉茂,巨型的樹根相互纏繞裸露在地面上,一層層依山而的麻爛樓里居住著百多戶壯族人家。
燕子洞
燕子洞位于紅河州建水縣以東20余公里的瀘江河谷中。洞分兩層:上洞巨大,開口處為一已崩塌的落水洞,內部為廳狀溶洞,洞內簇立石筍、石柱、鐘乳石等。下洞高十余丈,洞頂密集鐘乳石,瀘江流入洞內的暗河段長七八公里。洞內光線陰暗,有眾多燕子棲息,故名燕子洞。洞外多桃李樹,春季群花競開,為巖洞增色。夏季入洞清涼爽適;隆冬則暖氣充溢,亦為燕子洞一大特色。瀘江流出建水壩后,進入石灰?guī)r山地中,河水時隱時現(xiàn),形成眾多的地下溶洞、暗河與地表河相互交替的景觀。
阿廬古洞
阿廬古洞位于紅河州瀘西縣城西北2.5公里處?!鞍]古洞”為彝語,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時云南“三十七蠻部”之一“阿廬部”的穴居點。景區(qū)由瀘源洞、玉柱洞、玉筍河組成,全長3000余米。洞景古、奇、險、絕,洞內的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石簾、石瀑、石花千姿百態(tài),幾乎具備了地質巖溶學所定義的所有景觀,且各具形象,諸如彩霞迎賓、古蓮倒懸、幽谷神鐘、古龜望月、魏王點兵、天造神物等等,維妙維肖,非造化之功不可為。
滇東南
文化之旅
碧色寨
在北回歸線與滇越鐵路交匯的地方,法國人建起了一個車站,這個車站,就是滇越鐵路的特等站——碧色寨車站。碧色寨座落在紅河州蒙自市草壩鎮(zhèn),在碧色寨安靜的站臺上,那只永遠指向12點的法國三面鐘,向人們講述著昔日的繁華。那張懷舊感十足的長椅讓人開始沉迷在無盡的浪漫之中,在不遠處的交匯處期待著某一次重逢。值班室門角法國工程師刻下的北回歸線標志,讓更多的人明白了碧色寨存在的另一個特殊含義,也為法國人的用心而感嘆。當一年中最熾熱的太陽穿過北回歸線記號時,時間凝固,穿越時空在輝煌的過去留下影子。
人字橋
五家寨鐵路橋是滇越鐵路上一座大型肋式三鉸拱鋼梁橋,因其形恰似漢字“人”,故得名“人字橋”。該橋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五家寨四岔河大峽谷上,波度箐站與倮姑站之間。橋長67.15米,寬4.2米,橋面離谷底深泓線高102米,全用鋼板、槽、角鋼、鉚釘聯(lián)接而成。人字橋上,向西看,白霧彌漫,白霧下白水一線。放眼東望,山下的稻田、河流、道路,線條優(yōu)美,大面積綠色中醒目的紅色,正是新建的小村莊。遠處山腰上的三五四小站,已經(jīng)人去屋空,墻上苔痕彌漫。一百多年了,腳下的人字橋,老辣剛毅,依然袒露著金屬應有的健朗。
云南紅酒莊
云南紅酒莊位于距紅河州彌勒縣城14公里的昆河公路旁,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葡萄酒生產(chǎn)基地。酒莊擁有2萬畝玫瑰蜜、赤霞珠、法國野等世界知名優(yōu)質釀酒葡萄種植園。在紅酒文化館,各個年份的一系列珍品紅酒陳列眼前,未品已醉;在占地約4000多平米的地下酒窖,如同進入了中世紀歐洲的城堡中,巨石守護的不只是2000多只身價不菲的橡木酒桶,還有無數(shù)晶瑩葡萄釀制而成的快樂之源、生命之水。
邊城河口
紅河州河口縣是云南海拔最低的地點,距昆明469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296公里,距越南海防港416公里,靠近河口的越南境內,有東南亞著名的避暑勝地——沙巴。在河口,人們說著越南話、四川話、廣西話以及本地的方言,他們大多是從四面八方遷居而來或者是遷居者的后裔,這里肥沃的土地,通達東南亞的區(qū)位,從不缺乏滿足各種欲望的機會。在熱帶城市的面孔之下,河口是一個交織著各種文化景象的奇觀之地。一間凌亂的發(fā)廊,細心揣摩,或許便是幾十年前某個尋求財富的外來人所建。店鋪里的越南姑娘,或許正經(jīng)歷一場刻骨銘心的跨國之戀。河口不適合走馬觀花,她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閱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