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世。
2018年是個傷感的年份。文學界和學術(shù)界,有太多我們熟悉的名字離開了我們。從年初的饒宗頤、李敖,到年末的金庸、蕭逸,我們讀著他們的書長大,如今不得不含淚要送別這些在中國文學史和中國學術(shù)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作家學者,實在是一件讓人非常痛心的事。
真的,2018年,有毒。
誰都沒有想到,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去世不過20天,另一位武俠小說名家蕭逸也離開了熱愛他的讀者?!澳辖鸨笔挕蓖瑲w道山,也許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吧。
1983年,香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在內(nèi)地播出,一時間萬人空巷,黃日華飾演的郭靖,憨厚,正義凜然;翁美玲飾演的黃蓉,一句“靖哥哥”就可以給人留下銘心刻骨的印象。那是港風初漸的年代,金庸和港臺文化一起,打開了我們看世界的心與眼。
也就是1983年前后,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內(nèi)地,從岳飛的一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出發(fā),引出一段英雄兒女的故事,洋洋灑灑上百萬言,將兒女情長國仇家恨敷陳得蕩氣回腸,問世間除了金大俠還有誰能當此大任?
全真教道士梁興揚說,沒有看《射雕英雄傳》之前根本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個全真教,原來王重陽和全真七子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打開了我們通向真實歷史的一扇奇異的大門。
和架空武俠小說古龍派不同,金庸的小說大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設(shè)定。《射雕英雄傳》的時代背景為南宋初年,宋、金對峙,以及蒙古崛起的這一時段。《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為宋、遼、西夏以及大理等幾個政權(quán)縱橫交錯的時代。《鹿鼎記》描寫的則是清朝初年,滿漢民族沖突的劇烈矛盾。
2018年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歲。
以江湖之遠對抗廟堂之上,金庸的豪情在俠客具有的強烈的民族正義感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正如郭靖所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八十年代,隨著金庸影視劇改編的方興未艾,也引發(fā)了一波又一波的金庸熱。其中,尤以徐克搬上銀幕的《笑傲江湖》三部曲為武俠迷們津津樂道??墒牵鹩箤π炜藚s很不買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金庸直斥徐克“不懂武俠”:“我不喜歡他,他不懂武俠,把《蜀山劍俠傳》拍得不知所云,而且把我的小說瞎改,把東方不敗改成女人,并用一個女人來演,而一個男人的變性,在性格上是會有變化的,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復雜的,有變化、有過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電影里表現(xiàn)得那么簡單。他后來還要買我的小說拍電影,我說朋友還得做,但是小說不賣給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p>
可是呢,也許是因為林青霞在徐克《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塑造的女版東方不敗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張紀中版《笑傲江湖》請茅威濤來演東方不敗,金庸不僅沒有嚴加苛責,反而贊許有加,可見其看法的轉(zhuǎn)變。后來陳喬恩在于正版的《笑傲江湖》中出演東方不敗,金庸和陳喬恩還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成了相差55歲的忘年交,情同父女,所以陳喬恩每次到香港都住在金庸家。此時金庸咋不說于正和陳喬恩瞎改了?
徐克拍《笑傲江湖》已經(jīng)是近30年前的事了,金庸也逐漸釋懷。今年6月,《神雕俠侶》系列電影三部曲全面啟動,并確定由徐克執(zhí)導,這也是近30年后,徐克再度拍攝金庸作品。此外,徐克曾說《神雕俠侶》是自己閱讀的第一本武俠小說,相信徐克導演也會在這部新片中再下功夫,期待早日在院線看到這部電影。
金庸,是香港新派小說的翹楚;蕭逸,則是臺灣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蕭逸的作品典雅婉約,風格飄逸流暢,注重奇巧的構(gòu)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人送雅號“情俠”。
蕭逸以飄逸的中華文化底蘊和矯矯不群的俠骨英姿獨領(lǐng)風騷。他筆下的主人公往往超越門派,但又情深意重。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甘十九妹》和《馬鳴風蕭蕭》開始,我便有種覺悟,想將寫作路線趨向有關(guān)人性的描寫,闡釋人性中種種的問題。就我個人來說,我并不贊成時下所說的突破,我覺得人性本身就是一個突破,只要作者能夠觀察深刻、闡釋精細、照顧到別人忽略的層面,那你便隨時都在突破?!?blockquote>
金庸和蕭逸的逝去,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這逝去的武林,已一去不復返了。
蕭逸的小說,雖然沒有金庸的影響大,卻也自成一派,金庸和蕭逸的逝去,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這逝去的武林,已一去不復返了。
2018年,香港是重災區(qū)。
除了金庸,饒宗頤、劉以鬯和林燕妮三位著名學者和作家,都在2018年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不得不讓人感慨命運的無情。
2018年2月6日凌晨,國學大師饒宗頤在香港去世,享年100歲。饒宗頤,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生于中國廣東省潮安縣。著名國學大師,是享譽海內(nèi)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tǒng)經(jīng)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shù)、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lǐng)域均有重要貢獻,在中國學術(shù)界與錢鐘書、季羨林并列,被稱為“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2013年3月23日,在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中,饒宗頤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6月5日,香港著名隨筆作家、曾與黃霑相戀多年的林燕妮因患癌癥去世,享年75歲。關(guān)于林燕妮,流傳著一個故事。有一次:倪匡跟金庸閑談,談到香港作家的散文。金庸說:“林燕妮是我見過的女作家中寫散文寫得最好的一個!”倪匡搖搖頭說:“錯了?!苯鹩挂汇?,問:“錯了?”倪匡說:“你的話要省掉一個字?!苯鹩棺穯枺骸澳囊粋€字?”倪匡說:“女字!”
在香港,林燕妮的作品可說是膾炙人口,深受讀者歡迎。
3天后,只比饒宗頤小一歲的劉以鬯在香港東華東院逝世,享年99歲。當天,王家衛(wèi)也在微博發(fā)文悼念劉以鬯,他寫道:“所有記憶都是潮濕的——悼劉以鬯先生”。這句話的出處正是劉以鬯的小說《酒徒》。
在《花樣年華》片尾,王家衛(wèi)特別鳴謝劉以鬯。
劉以鬯老先生過世,友人送來一副挽聯(lián)。上聯(lián)是:“一百年關(guān)心九域,《酒徒》喻世,標同慧賢本色。”“一百年”,指他活了一百歲;“關(guān)心九域”,就是關(guān)心華夏。他的代表作叫《酒徒》,“喻世”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皹送圪t本色”,就是認同承續(xù)杰出傳統(tǒng)文人的本色。下聯(lián)是:“幾千夜吮筆香江,《對倒》開新,領(lǐng)異才秀初衷。”“幾千夜”,指他寫了數(shù)十年?!八惫P香江”,就是在香港濡墨含筆,細致構(gòu)思。他最有創(chuàng)造性、最有新意的作品是《對倒》,“開新”是創(chuàng)新?!邦I(lǐng)異才秀初衷”,即啟發(fā)了年輕才俊,在創(chuàng)作上求新求異。橫批:“文燈不滅”。意即他能夠?qū)懗觥毒仆健贰秾Φ埂窇{的就是兩點:承前啟后,發(fā)揚光大。
他用意識流,主要著眼于人物在外界壓迫下的內(nèi)心沖突,而非信馬由韁的內(nèi)心潛流,因此,不惜精心剪裁,排斥雜亂無章。例如《酒徒》,即便采用意識流手法,技巧上也有邏輯,還安排了故事并引進了詩?!毒仆健穭?chuàng)作于上世紀60年代初,被譽為“中國首部意識流小說”,入選“20世紀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名著百強”,2004年香港導演王家衛(wèi)在這部小說的基礎(chǔ)上拍攝了電影《2046》。
香港學術(shù)界一代宗師饒宗頤,被稱為亞洲文化的驕傲。
劉以鬯被內(nèi)地讀者認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花樣年華》。2000年,他的代表作《對倒》被香港導演王家衛(wèi)搬上銀幕,稱為了那部經(jīng)典的《花樣年華》。《花樣年華》片子有七個地方打了字幕,其中有三句話摘錄自劉以鬯小說。王家衛(wèi)說:“讓世人重新認識,知道香港曾經(jīng)有過劉以鬯這樣的作家,是最讓我開心的事?!?/p>
一年之內(nèi),饒宗頤、劉以鬯、林燕妮和金庸,香港學術(shù)、純文學和武俠小說三座高峰的代表人物相繼辭世,說2018是香港之殤,是一點也過分的。
在西方作家中,今年去世的最重要的作家恐怕要說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印度裔作家V·S·奈保爾了。
2018年8月11日,奈保爾在倫敦的家中去世,享年85歲。奈保爾曾經(jīng)來過中國,2014年8月11日下午,坐在輪椅上奈保爾來到思南公館宣傳他的中文版文集。全程掌控奈保爾的是他的現(xiàn)任妻子、原巴基斯坦記者納迪拉,這真是無法想象,因為年輕時的奈保爾是個出了名的放浪形骸的情場浪子。
奈保爾和第一任妻子帕特里茜婭相識于牛津校園。在長達41年婚姻里,他的第一任妻子一直默默充當他的助手、編輯,為他記錄每一個寫作素材,鼓勵他的寫作,如果沒有這位女子在他的背后默默的付出,恐怕這世界上就少了一個叫奈保爾的作家了。
可是奈保爾對他的妻子并不好,奈保爾公開承認虐待妻子以及經(jīng)常有情婦,甚至承認他可能促成了她的死亡。除了經(jīng)常在倫敦去找應召女郎以外,奈保爾在1972年開始迷戀上已婚的英裔阿根廷女子瑪格麗特·莫瑞。這給帕特里茜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奈保爾常常在心理上虐待他的妻子,告訴她他很想念他的情婦,但他還表示,他需要她的妻子幫助他編輯他的書籍。
奈保爾結(jié)識第二任妻子后,立刻就和瑪格麗特分道揚鑣。1996年2月,63歲的帕特里茜婭因癌癥去世。兩個月后,奈保爾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巴基斯坦新聞記者納迪拉。
這一回,奈保爾碰了上克星,一方面,奈保爾年事已高,不復當年之勇。另一方面,納迪拉也確實非泛泛之輩。一物降一物,因果循環(huán)。
而奈保爾在結(jié)束活動時說的最后一句話也讓人莫名感慨,他說:“人生苦短。”4年后,連這苦短的人生也結(jié)束了。這位放浪形骸的情場浪子,留下了精彩絕倫的小說,還有他的情史,又不知會為哪位小說家提供寫作的靈感。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
今年3月18日去世的臺灣著名作家李敖也以情史著稱,自古才子多風流,李敖正是以風流倜儻聞名于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和影星胡因夢之間的愛情故事。
1979年的一天,李敖給女友劉會云打電話,他說:“我愛你還是百分之百,但現(xiàn)在來了個千分之千的,所以你只能避一下!”
他口中所謂“千分之千的”,就是當時紅透半邊天的臺灣美女明星:胡因夢。胡因夢當世絕色,追求者排隊都排到巴黎了,何以竟垂青“進過宮”的李敖令人大跌眼鏡。李敖總結(jié)為一句金句:“帽子歪著戴,老婆討得快。”
1980年5月6日,兩人正式結(jié)為夫婦,可謂閃婚,可惜好景不長,閃婚之后,是閃離!
王家衛(wèi)說:“讓世人重新認識,知道香港曾經(jīng)有過劉以鬯這樣的作家,是最讓我開心的事?!?/p>
兩人離婚后不久,有一次,李敖跟一位剛考取空中小姐的可愛女孩在床上,隨便聊天,她說:“李敖,你有許多優(yōu)點,其中之一是你跟胡因夢離婚前后,她說了你那么多的壞話,可是你卻不說她一句壞話。”
李敖以梁啟超任公的兩句詩作答:“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
不論從李敖的回憶錄還是從胡因夢的自傳來看,兩人的婚姻從他們結(jié)婚的第一天就注定了失敗,大男子主義的李敖和同樣自立自強的現(xiàn)代新女性胡因夢相遇,那就是火星撞地球,愛情來臨時可能會彼此吸引,但當他們真的在一起時,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彼此,都是一只渾身是刺的刺猬,難免要傷害對方。這是他們的婚姻只維持了短短三個月的根本原因。
如今,李敖已駕鶴西去,胡因夢是否能釋懷那些往事呢?逝者如斯夫,該釋懷的終究可以釋懷。
著名文學評論家,最早發(fā)現(xiàn)并評述了“新寫實”,為“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命名;他跟蹤共和國當代文學的步伐,對重要作家作品和重大文學現(xiàn)象,都做了充滿生命激情和思想力量的及時回應。于3月31日因心臟病突發(fā)不幸去世,享年75歲。
原名楊宏科,1962年6月生,自1983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取材多來自新疆,主要作品有小說集《美麗奴羊》《黃金草原》等,長篇小說《西去的騎手》《大河》等。曾獲魯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2018年2月24日,紅柯因病去世,享年56歲。
著名紅學家,曾就職于《人民日報》,任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18年10月29日,李希凡在家中去世,享年91歲。
國家一級編劇。其劇作《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經(jīng)拉開》《尋找男子漢》等,曾引起強烈反響。2018年7月26日,沙葉新去世,享年79歲。
本名凌解放,著名作家,因其筆下五百萬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內(nèi)外讀者熟知,2018年12月15日,二月河病逝于北京,享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