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仙華
【內(nèi)容摘要】當前的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集中表現(xiàn)在基礎知識不扎實,原因有很多方面,但與初中階段忽視字詞積累有很大關系。初中是語文知識的積累的重要階段,語詞積累和運用仍然是重要的基礎,而農(nóng)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較而言,普通話交流量更少、閱讀量更少、語詞積累和運用更少,因而直接影響了農(nóng)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效果,這事實上成了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的瓶頸。因此,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加強學生字詞的積累和運用。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語文?字詞
一、問題的提出
現(xiàn)實表明當下中學語文教學是不盡如人意的,特別是農(nóng)村中學的語文教學,在各門學科中始終是比較薄弱的。經(jīng)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尤其是對字詞的掌握,表現(xiàn)為:一、字詞積累不夠,詞匯量少,閱讀、寫作時難為無米之炊;二、對字詞的理解深度不夠,直接影響對句子、篇章的理解;三、字詞的運用能力比較弱,錯別字比比皆是,而且是消滅了這個又冒出了那個,錯別字層出不窮,這個錯別字已經(jīng)嚴重到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句子不通,何論篇章?
初中是語文知識的積累的重要階段。而字詞學習是積累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字詞不但是語文基礎的一部分,是學生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學生領悟中華文化的一個最具體最直接的載體。而農(nóng)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較而言,普通話交流量更少、閱讀量更少、語詞積累和運用更少,因而直接影響了農(nóng)村中學的語文教學效果,這事實上成了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的瓶頸。因此,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學迫切需要加強學生字詞的積累和運用。
二、農(nóng)村中學語文字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觀念的問題
小學里語文三年級之前都應該以字詞教學為主,但是現(xiàn)在的小學,因為從上到下都在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小學三年級之前字詞教學的重要性已經(jīng)在慢慢減弱,我去聽過一節(jié)小學三年級的公開課,課上字詞老師雖然也會提到,但是都是匆匆而過,一堂課下來孩子對課本里的一些字詞僅僅是混個臉熟,更不要說是對這個字詞的意思的理解和運用了。很多小學生家長也存在這樣的誤區(qū),認為語文的學習中,最難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字詞這東西,只要有大量的閱讀在,遲早會認識的,殊不知,因為這樣的誤區(qū),養(yǎng)成了孩子使用字詞的浮躁心態(tài),錯別字不用說,更有甚至,誤用濫用詞語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但是,到了初中階段,老師認為學生經(jīng)過了小學六年級的學習,字詞應該過關,所以觀念不由自主轉移到快速閱讀上來,總認為已經(jīng)到了超越識字教學的階段,實際教學中,對語詞的積累就成了近乎于“小兒科”的東西,自覺或不自覺地被輕視和忽視。而事實是,剛進中學的學生往往還沒有形成自覺積累字詞的學習習慣,在很大程度存在對教師的依賴,一旦失去明確的指示,往往就失去了對字詞積累的本不很鞏固的習慣,直接表現(xiàn)為語文學習的滑坡。而對這一問題,中學語文教師往往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而不承認。
2.學生注意力轉向
小學階段,考試中出現(xiàn)大量的字詞。字詞的分值在一張試卷中占很大的比列。初中階段,試卷中閱讀分明顯加大,字詞分大大縮小。因此,學生們產(chǎn)生錯覺,認為只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就能得高分。
3.字詞學習的習慣
在我們農(nóng)村初中,普通話并不是特別普及,學生之間習慣用方言交流。普通話和地方方言有很大的區(qū)別。普通話中很多字詞在方言中是聽不到的。學生從學校里學到的字詞在實踐中不能很好的得到運用和鞏固,更談不上積累。大部分學生平時沒有系統(tǒng)積累字詞的習慣,迫于考試的壓力,憑著經(jīng)驗考前他們會花上一定的時間復習課文注釋中的字詞,考試結束后又會把它丟到一邊。長此以往,字詞積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4.公開課的影響
現(xiàn)在我們很少聽到嚴格按照《標準》規(guī)定內(nèi)容執(zhí)教的公開課。不管是兩教時的還是三教時的,大多數(shù)是一節(jié)課完成一篇課文的教學。生字詞教學往往被省略。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聽課老師,以為只有這樣的課才是有水平的課。
三、解決的方法
1.轉變教師的觀念
認識學生的現(xiàn)狀,充分意識到字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學生學習字詞中可持續(xù)學習的必要性。因為一個人字詞積累的水平?jīng)Q定著他的語文素質的優(yōu)劣,決定著他的語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閱讀程度和作文程度的天平。為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的提高,初中階段,語文字詞教學不應被弱化。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
(1)要求學生盡量用普通話交流,為了收到好的效果,老師可以大力地宣傳使用普通話的好處,并且不定期地開展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比賽,獎勵普通話說得好的學生。
(2)常備一本詞語本,要求學生將用完的積累本一定要保存好。對于孩子來說這可是一筆財富。最重要的是,在不停地積累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及時地復習。隔一段時間就翻看一下以前記錄的內(nèi)容。以達到鞏固的效果。
(3)給學生布置字詞方面的常規(guī)作業(yè),以保證字詞積累的切實有效的進行。貪多勿得,每次盡量布置的少一點,可選擇每冊書后面讀讀寫寫的詞語,有些老師不放心,又額外地從每篇課文中劃出很多他認為很重要的詞語讓學生去積累,這樣面面俱到,最后因為負擔太重,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反而一面不到了。
(4)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老師有必要具體規(guī)定詞語的積累要求,每個詞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寫出該詞的拼音。②寫明該詞的出處。③寫好該詞在課文中的例句。④并給該詞語造句。⑤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要點明該詞的感情色彩。⑥寫出該詞的同義詞或反義詞。
(5)老師的批改反饋是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鼓勵和肯定,因此老師要養(yǎng)成勤批改的習慣,對于有進步很認真的孩子要及時表揚獎勵。對于馬虎的,敷衍的孩子,更要及時地找其談話,多鼓勵。在班上要形成學生相互比較誰的積累認真、誰的積累好的風氣。特別要大力地表揚那些將平時積累的東西運用到作文中的同學。
3.興趣積累
比如,成語接龍,就是用把一詞的詞尾同另一詞的詞頭接起來的形式積累詞語的一種方法。 例如:“肯德基——饑不擇食——食不滋味——為民除害” 。再如,教師可以適時給出一定的詞語,讓學生根據(jù)這些詞語創(chuàng)設情境,再根據(jù)這些情境運用自己的想象連成一篇小短文。這些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積累詞語的興趣,
寓學于游戲之中。
4.在生活中積累
學生常常覺得語文字詞的積累只在課堂里,這種感覺來自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只注重課內(nèi),不重視課外;只重視課本,不重視聯(lián)系生活的做法。其實生活就是活的語文,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語文,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語文。我們應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到生活中去尋找語文。發(fā)現(xiàn)一些有生命力和有表現(xiàn)力詞語馬上摘抄到字詞積累本上。為提高他們做這部分工作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加以反饋,評出優(yōu)勝積累員。每天花一分到兩分中的時間讓學生公布他們一天里這方面的積累情況。學生通過到生活中尋找,不再覺得語文只在課堂里,感受到了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一種一定要積累字詞學好語文的強烈愿望從心底滋生。
5.加強字詞的糾錯
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學生最能體現(xiàn)對所學字詞的具體運用,因此,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字詞的糾錯就是對學生字詞掌握的反饋。
6.在運用中積累
字詞積累的目的就是正確運用,而字詞的運用反過來又能促進字詞的積累。在平時的口頭表達中,在短文閱讀中,在練習寫作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字詞運用。在這些大量的運用中所學的字詞得到充分 理解、消化、吸收。
結束語
語文教學在重視閱讀教學等其他教學的同時不應忽視字詞的教學,字詞的積累不僅不是“小兒科”而是語文教學中的頭等大事。它是一幢房子的基石,它的不足和欠缺直接影響房子的建造和穩(wěn)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正確認識字詞在語文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時刻關注學生這方面的積累。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深化和升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汪俊偉.農(nóng)村初中語文字詞教學初探[J].西部教育研究,2013(3):12-13.
[3]楊麗華.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字詞積累——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得到的感悟[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4(8):61-62.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三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