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百戰(zhàn)
摘要:素質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科教育的全面開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初中語文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素質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滲透,希望能夠未廣大教育者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一些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 素質教育 方法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已經(jīng)成了教育工作者們都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將素質教育做為語文教學的本質
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的初中語文課堂,多以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為主,雖然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已經(jīng)提出了很多年,但是這種教學的方式依然存在,課堂由教師支配,生字、背誦、解詞、分析文章中心思想、課文的寫作特色,這些都是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需要經(jīng)歷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說學生記,就連學生的討論都是在教師精心安排下所進行的。課堂的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下不能發(fā)散自己的思維,一旦脫離了教師的課堂安排,會立刻被拉回來,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獨立學習時間,課堂本末倒置,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素質教育無法施展。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的理念,將素質教育滲透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做為課堂的主體,教學的所有安排都要以學生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作為引導者的角色,在適當?shù)臅r候學生引入正確的思想軌道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課堂的形式,將學生的“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讓學生燃起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挖掘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語文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掌握知識沒有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重要,教師要將授之以魚變?yōu)槭谥詽O,素質教育需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不能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把有效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用。初中語文新大綱中已經(jīng)明確的規(guī)定:對于學生的語感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著重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將這種理念體現(xiàn)在教學的方法設計中,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學習。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的內容需要使學生感興趣。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是否能發(fā)現(xiàn)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學生會發(fā)現(xiàn)哪種問題、學生是否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學生能否嘗試解決、學生對問題會解決到哪種程度等等,教師主要考慮的重點就是學生通過對這部分的學習能否學會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將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做基礎,幫助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三、注重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以此來完善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初中語文課堂對于學生的審美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場所,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德育品質培養(yǎng)都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初中語文課本上的很多名篇佳作都能夠作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德育品質的教育素材。比如在進行《紀念白求恩》這節(jié)課的講解時,就可以進行審美教育和德育教育:“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白求恩的道德品質和榜樣力量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審美教育來說是有力的教學素材,文章中的語句既能讓學生有美感的體驗,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白求恩崇高的道德情感,學生通過教師激情的朗讀也能更加的切身體會到白求恩對我國所做的貢獻。文章對于學生來說,既了解了內容,也能獲得一些情感上的體驗,教師只要從中設計一些合適的教學情境,會很容易的就讓學生獲得審美教育以及德育教育。
四、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不但可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還可以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講解不同類型文章的時候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很多語文課文中都使用了比喻這種寫作手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探討該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是否合理,并依據(jù)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及時的引導,使學生在互相探討和溝通的過程中語文素養(yǎng)逐漸形成和提升,并且也可以將該種寫作手法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當中,同時對學生思想品質的提高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進行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將課文中運用比喻寫作手法的地方替換掉,使學生體會用普通的表達形式后文章又有了怎樣的變化,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手法合理運用對文章總體質量和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并且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除此以外,對更年級學生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應主要采取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主動提問的教學模式,而對低年級學生則應采取教師多對學生進行引導,多向學生提出問題加強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加深對學生的正確理解,繼而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媛.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J].當代教育,2014,(03).
[2]王佳慧.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實施[J].教師研究,2016,(07).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新農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