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狂
1997年克利夫蘭全明星周末,正值NBA50周年慶典,聯盟評選出50大巨星,包括保羅·阿里金、張伯倫、喬丹、奧尼爾,代表了當時籃球殿堂的最高水準。正是這些人發(fā)明了跳投,拓寬了場地,重新定義了比賽。但20年后,很多事情都改變了——艾弗森的變向運球過人蔚為經典,科比成為最令人膽寒的“關鍵先生”,而勒布朗·詹姆斯在喬丹之后第一個引發(fā)了“誰是史上最偉大球員”的爭論。是時候向老球星揮手告別了,新時代呼喚新版的NBA50大。
評選標準
在新NBA50大名單里,出現了14張新面孔。由于名額所限,同樣數目的老球星被移出名單。
評選的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是NBA已經從一個由大個子主導的聯盟變成后衛(wèi)掌控話語權的天下。比如,勇士在上賽季每場投31.2個三分,比1988年的“表演時刻”湖人多出23.1次。于是,一批在攻守兩端有著強悍搶板能力和籃下5英尺柔和手感的中鋒和大前鋒,包括戴夫·德布斯切爾、比爾·沃爾頓、羅伯特·帕里什、威斯·昂塞爾德和多爾夫·謝伊斯,都成為了犧牲品。在14名新成員中,有九人是后衛(wèi)(四人是控衛(wèi)),另有三人身高超過2.13米——其中有兩人擁有15英尺的精準射程,并將其作為常規(guī)進攻武器。
鄧肯、科比和勒布朗·詹姆斯的入選毋庸置疑,艾弗森也應享受同樣待遇。而另三位未來名人堂成員加內特、諾維茨基和韋德,他們綿長的職業(yè)生涯和在比賽中獨具的創(chuàng)造力,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人有個共同點:來自不同的城市和球隊,即使詹姆斯和韋德曾共同打過四季,但他們的巔峰歲月并不重合。所以,那些在舊版NBA50大中占據太多名額的王朝球隊和“三巨頭”組合,配角球員就成為最好的靶子:凱爾特人的冠軍陣容成員一下子就被拿掉了六人:沙曼、沃爾頓、薩姆·瓊斯、帕里什、戴夫·考恩斯和內特·阿奇巴爾德。很明顯,如果沒有比爾·拉塞爾、鮑勃·庫西,“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就無從建立波士頓王朝。而后者的犧牲樣本,在羅伯特·帕里什和詹姆斯·沃西身上得以體現。
我們同時看到一些籃球標志性人物走下神壇,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是NBA現役球員的童年偶像。沒有辦法,NBA講究傳承文化,就如同科比接過喬丹的火炬,勒布朗·詹姆斯接過科比的火炬,庫里和杜蘭特也很快會接過詹姆斯手中的火炬一樣,在這里我們會更注重這種實用性??紤]到皮特·馬拉維奇給AND1帶來的深遠影響要遠超NBA,所以,對不起,手槍。
和遴選籃球名人堂成員一樣,是否得到總冠軍是你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卻并非唯一的參考準則。前者讓我們舍棄了戴夫·賓和蘭尼·威爾肯斯,后者則讓德雷克斯勒和薩姆·瓊斯缺乏說服力?!盎铏C”是拿到過一枚總冠軍戒指,還是抱了奧拉朱旺的大腿;瓊斯拿到的總冠軍戒指夠多的了,低估任何一位在12年內10次幫助球隊奪冠的球員,都是對榮譽的褻瀆,但他不是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這也是真的。
取舍之難
在新NBA50大的評選中,厚今薄古的情緒占據了主流。一些換血相對較能令人接受,比如說,德布斯切爾是NBA50大,你會想,這是真的嗎?但更多被換掉的名字,免不了引來激烈的反對聲。現在,讓我們進入辯論時間。
相比之下,懷疑基德和杜蘭特的論調有待商榷?;挛宕芜M入最佳陣容,是“魔術師”約翰遜完美的傳承者;杜蘭特曾打出單賽季“50+40+90”的完美表現(另有八名球員做到這點),也令人印象深刻。真正引起爭議的是納什,因為他從未跨過西部決賽。
庫里也引發(fā)了激烈的爭論,這主要是因為他僅打了八個賽季,可能還不到職業(yè)生涯的半程。但支持者認為:庫里用三分球改變了比賽,其歷史地位可以和1950年代迫使NBA加寬三秒區(qū)的喬治·麥肯相媲美。
另一方面,將皮爾斯、雷吉·米勒和雷·阿倫選進來并沒什么大問題,他們雖然數據不夠顯眼,但在球隊執(zhí)行最后一擊時,除了科比,你一定會想到他們。米勒是真正的單核領袖,雖然他率領步行者僅有一次殺進總決賽(2000年),但每季都能成為有力的總冠軍競爭者;雷·阿倫的價值在于他常年能保持巔峰狀態(tài),可只手改變比賽。他在2013年總決賽的曠世一投,堪稱史上難度最高、投籃壓力最大;皮爾斯的“真理”綽號是在2001年奧尼爾送上的,他在一場對籃網的比賽中,半場轟下46分!
唯一令人感到為難的是,要為這三人騰出位置,就必須有人淡出。但當你決定拿掉德雷克斯勒和詹姆斯·沃西時,他們在YouTube上的高光集錦仍令人炫目不已。還有比爾·沃爾頓,他曾被約翰·伍登譽為“史上最會傳球的中鋒”。失去他們,就像鉆牙一樣,會覺得很痛。還有一種聲音在為昂塞爾德鳴不平,認為他搶到籃板后的第一傳堪稱藝術,可以和賈巴爾的“天勾”、喬治·歐文的挑籃和艾弗森的變向運球過人比肩。
但是,要在70年NBA歷史長河中評選出50名最好的球員,本身并無公平可言。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的NBA50大評委會是由媒體成員、前NBA球員、教練和球隊高管組成的,權威性足夠,但同樣引起了巨大爭議。
比如說,很少有人能理解為什么只打了四年的奧尼爾會入選。時至今日,他的地位自然不可撼動,但你要知道,他當初可是擠掉了“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和1974-75賽季的MVP鮑勃·麥卡杜。
“很多當年入選50大的球員,我隨時都能打爆他們。”當時,威爾金斯這么說。甚至20年過去了,他還是無法釋懷。“我每天都聽到人們這樣說,‘哥們,你應該進50大。我始終不知道都是誰投的票,要知道,當時我排在歷史得分榜的第七位。當然,奧尼爾的確夠資格?!?/p>
生命是一種輪回,NBA也是如此。超新星總是層出不窮,我們是否要為2022年的NBA75周年慶典給郎佐·鮑爾預留出一個位置呢?最好先問問“球爹”吧。
缺憾之美
狼多肉少,這就是新版NBA50大評選面臨的嚴峻現實。
事實上,有些人建議考慮吉諾比利,并拿掉杰里·盧卡斯、哈爾·格利爾、內特·瑟蒙德、比利·坎寧安,或者為皮爾斯換掉厄爾·門羅。endprint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各執(zhí)一詞,聽起來似乎都很有道理。拿門羅來說,很多人認為其數據不夠炫目。但我們很清楚門羅對比賽的意義。如果他當初沒有離開巴爾的摩子彈加盟偉大的尼克斯,數據肯定會翻倍。我們也清楚來自費城的門羅是溫斯頓薩勒姆州立大學的傳奇,擁有數不清的綽號,如“黑珍珠”、“黑魔術師”、愛因斯坦、愛迪生……過了這么多年,他仍然值得人尊重。
這么說吧,留誰不留誰,就像手心手背都是肉,都難以割舍。也許最好的辦法是像比爾·沃爾頓所說的那樣,既然現在正值NBA70周年慶典,NBA應該評選出NBA70大。同時,他還提供了自己心目中的18人擴展名單,其中包括了姚明、威斯布魯克和托尼·帕克。
但爭議之聲不會因為這種折中方案而消失,既然要評選史上最佳,不管是多少人,總會留下遺憾,這正是NBA的魅力所在,也不失為一種美。
增員理由
雷·阿倫:歷史三分王,史上最重要角色球員。
科比:湖人隊史頭號得分手。
庫里:改變NBA,遠投像罰球般輕松。
鄧肯:13季同時入選聯盟一陣和最佳防守陣容。
杜蘭特:五次入選最佳陣容,四次得分王。
加內特:15次入選全明星,史上垃圾話之王。
艾弗森:近20年最杰出小個子,球迷偶像標桿。
詹姆斯:殺進總決賽次數比喬丹還多。
基德:拉塞爾之后最杰出的奧克蘭籃球運動員。
雷吉·米勒:大心臟的投手,8.9秒內獨得8分。
納什:四季“90+50+40”,引領跑轟挽救NBA。
諾維茨基:最偉大的國際球員。
皮爾斯:在凱爾特人效力15季,比伯德多兩年。
韋德:史上最出色二當家,2006年總決賽英雄。
減員理由
阿奇巴爾德:一冠,抱伯德大腿。
戴夫·賓:零總冠軍。
戴夫·考恩斯:無法躋身史上大個球員前四。
德布斯切爾:場均16+11,數據較弱。
德雷克斯勒:生錯時代,被喬丹壓制。
薩姆·瓊斯:不是波士頓王朝的基石。
皮特·馬拉維奇:大學傳奇比在NBA更傳奇。
帕里什:對球隊貢獻沒有伯德、麥克海爾大。
多爾夫·謝伊斯:活躍在1970年代之前。
比爾·沙曼:球星光環(huán)早已褪色。
昂塞爾德:僅一次入選最佳陣容,球風過時。
比爾·沃爾頓:比賽太少。
蘭尼·威爾肯斯:場均得分不到17+。
詹姆斯·沃西:在湖人隊史地位不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