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敏來說,工作幾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每次遇到難題,他都會帶領大家反復討論研究,謹慎選擇技術途徑,認真試算物理模型。有時,為了得到一個準確的數(shù)據(jù),他甚至趴在地上,繪出一條條特征線,然后馬上跟大家講解。于敏工作起來不分晝夜,有時半夜醒來,突發(fā)靈感,馬上起床伏案工作。在高原實驗時,為了及時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他經(jīng)常徹夜守在實驗室里,累了就披件皮大衣,倒在地板上歇會兒。為了限制他出差在外無休止地工作,領導總是派一位同事與他同住。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個數(shù)據(jù)都不能含糊。在一次核試驗之前,他突然發(fā)現(xiàn)原設計中的一個數(shù)據(jù)可能有問題,但這時試驗裝置已下了豎井。他深知自己將要承擔的責任,立即報告上級,要求暫停試驗。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查找,終于弄清了這個不利因素可以被另一個抵償因素所抵消,他才放心地松了口氣,向上級報告可以繼續(xù)試驗。正是這種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使我國核試驗成功率之高領先世界。
于敏的學術貢獻令后輩們高山仰止,但他更以溫和善良的性格贏得了身邊人的愛戴,同事和晚輩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于”“于老爺子”。他非常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yǎng)和提攜,單位的晚輩們都特別喜歡向他請教。同事們總結,向于敏請教有“三不”:不論時間場合,隨時隨地可以提問;不論范圍,物理、力學乃至其他相關學科都可以問;不論問題大小難易,一樣耐心解答。
于敏家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幅條幅:“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所謂寧靜,對一個科學家來說,就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權勢所趨,不為利益所害,始終保持嚴肅的科學精神?!庇诿粽f。
如今,于敏仍是單位的重要“顧問”,每每遇到難題或重大決策時,就會想到要請“于老爺子”出山,為核武器科技事業(yè)提供寶貴的咨詢和建議。梁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