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說一個東西很熟悉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到一個詞:倒背如流。
但是你有沒有想到,漢語里真的有可以倒過來的詩呢?就是一首詩從最后一個字起,倒過來讀到開頭的第一個字,也是一首好詩呢?
湖南的洞庭湖畔有一座詩碑上就刻著這樣的四句:
天連草色一川平,
日映紅花萬樹晴。
泉滴洞中山滴翠,
煙溪綠裊竹聲清。
人們都會倒過來讀一讀一一
清聲竹裊綠溪煙,
翠滴山中洞滴泉。
睛樹萬花紅映日,
平川一色草連天。
原來,這叫回文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體裁之一。
順著可以讀,倒著也可以讀,而描寫的景色基本沒變。讀來回環(huán)往復,音韻和諧,意興盎然。古人丐詩真用功?。?/p>
中國歷代詩人中回文詩的高手很多,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詩人都寫過。最有名的回文詩要算宋代詩人李禺寫的《兩相思》了。它是這樣的:順讀,抒發(fā)了丈夫對妻兒的癡情眷戀: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倒讀,卻表達了年輕妻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還有一首很出名的回文詩,它別有機關,不是逐字回環(huán)的:
別離時聞漏轉
憶靜
期歸阻久伊思
試試這樣瀆:
靜思伊久阻歸期,
久阻歸期憶別離。
憶別離時聞漏轉,
時聞漏轉靜思伊。
你可以從中找到規(guī)律么?
有的回文詩會在一句內(nèi)完成一個回復過程,每句的前半句與后半句互為回文:
天連泗水水連天.
煙鎖孤村村鎖煙。
樹繞藤蘿蘿繞樹,
川通巫峽峽通川。
酒迷醉客客迷酒,
船送行人人送船。
此會應難難會此,
傳今話古古今傳。
我們可以由此看到,回文詩的形式很多,非?;顫姡械哪苌舷骂嵉棺x,有的能順讀倒讀,有的甚至斜讀、交瓦瀆,都能讀成優(yōu)美的詩篇。
這種古代詩歌,到了現(xiàn)代的新詩中,還可以出現(xiàn)嗎?
后來1905年出生的現(xiàn)代著名詩人戴望舒,有一首《煩憂》大概也算是回文詩了——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你會倒背如流地讀詩么?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