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職院校校園安全文化對高職院校和諧穩(wěn)定和師生員工平安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現(xiàn)狀,提出了加強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
校園安全文化是師生員工在工作、學習、生活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關于保護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個人和國家財產安全方面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安全文化包含安全物質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內容。構建高職院校校園安全文化對高職院校和諧穩(wěn)定和師生員工平安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現(xiàn)狀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短卻發(fā)展迅猛,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職教育雖然發(fā)展迅速,但文化積淀不夠厚實,安全文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安全文化建設體系不夠完善
一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夠完善。在大多數(shù)的高職院校中,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僅停留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方面,局限于安全校園建設,行業(yè)和企業(yè)安全文化等內容融入不夠,行業(yè)、企業(yè)安全所需要的職業(yè)技能、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理念等沒有很好地融入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去。二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手段和方式比較單一。在安全教育和管理方面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手段和方式,缺乏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施,與快速變化的安全形勢不相適應,特別是跟不上安全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三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評價機制不夠健全。許多高職院校沒有根據各自學校的具體情況和特色構建相應的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機制。
(二)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不到位
由于我國教育體系龐大,學校數(shù)量眾多,政府財政壓力大,教育投入有限,許多高校只能通過自籌資金搞建設,改善辦學條件。高職院校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一般只能維持正常運行,基本建設資金更加困難,導致許多學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到不了位。物質條件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物質文化的缺失是導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也從客觀上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難度。
(三)安全制度文化建設不健全
我國絕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由中專學校升格而來,其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要經歷較長時間的轉變,制度文化建設任務重。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迅速擴張,導致安全管理難度加大,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實跟不上安全的需求,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實現(xiàn)常態(tài)化、機制化。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營造了新的社會安全環(huán)境,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在給人們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而與之相應的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往往滯后于新的發(fā)展形勢,許多高職院校安全制度文化出現(xiàn)了短期空白。
(四)安全精神文化建設不豐富
首先是對安全文化認識不到位。從表面看,領導對安全工作十分重視,但并非真正出于對“安全發(fā)展”重要性的深刻認識。管理者不能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看待安全問題,重點在應付一些日常工作上,不夠重視高校安全文化本身的內涵,不能有效發(fā)揮安全文化的影響力。其次是師生員工缺乏自覺的安全穩(wěn)定意識,對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缺乏主動性,事到臨頭才知悔之已晚。再次是安全文化宣傳氛圍不濃,沒有充分利用相關場地和媒體展示和宣傳安全文化,有些學校甚至沒有道路交通、重點部位、危險區(qū)域的安全警示標志。
(五)安全行為文化建設不規(guī)范
安全行為是安全文化的主體和形式,是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行為準則、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的表現(xiàn)。從國內外的統(tǒng)計分析資料來看,90% 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高職院校安全行為文化建設的問題普遍存在。從職責和義務看,對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認識不清,很多師生認為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是學校領導、保衛(wèi)部門的工作職責,自己是受保護的,對安全穩(wěn)定和綜合治理工作不重視、不配合、不參與。從管理者的工作作風、教師教風、學生學風來看,管理者和教師不能做到在教學和管理及日常活動中貫穿安全觀,學生只側重專業(yè)領域知識的學習卻忽略安全知識教育。
二、加強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牢固樹立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文化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和根本宗旨。先進的安全文化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首先,安全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出發(fā)點。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安全工作才有意義。其次,安全文化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教育為先”的理念,這是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安全工作的底線就是不出事,不出事就意味著預防在前、教育在前、工作在前,出了事,即使亡羊補牢,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已經存在。再次,安全文化建設要堅持“全員參與,全方位布局,全過程管控”的理念,這是安全工作的基本方法論。“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是安全工作的特點和難點,要堅持教育和管理有機結合,時時不放松,處處有防范,人人都參與,人防、物防、技防到位,嚴防死守,堵塞漏洞,排查隱患。
(二)科學構建安全文化建設體系
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的總體發(fā)展戰(zhàn)略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總目標,積極構建安全文化體系。“平安高?!笔歉呗氃盒0踩幕ㄔO的基本目標,安全文化建設既要與“平安高?!苯ㄔO全方位對接,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發(fā)揮安全文化對“平安高?!苯ㄔO的領引作用。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還要重視校園安全文化與行業(yè)、企業(yè)安全文化的有效對接。要將企業(yè)安全文化有機融入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讓高職學生了解企業(yè)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和職業(yè)安全素質的現(xiàn)實要求。同時,要建立建立科學的安全文化評價體系,發(fā)揮其對安全文化建設的指導作用,并形成相應的激勵機制,調動學校和師生員工的積極性。
(三)高度重視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既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安全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應堅持將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作為一項戰(zhàn)略性、基礎性工作來抓,強化安全理念滲透,形成共同的安全價值觀,達到自覺以理念指導行為的良好風尚。要保證安全教育實效性,關鍵要科學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一方面,要抓好安全教育課堂教學,要進計劃、進教材、進課堂,記學分。另一方面,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課外活動,利用網絡、報刊、櫥窗等媒體廣泛開展安全宣傳,營造安全教育文化氛圍。同時,要高度重視教職工自身的安全教育。從統(tǒng)計數(shù)據看,教職工安全事故在學校安全事故中占有較高比例,特別是交通安全和財產安全等事故在教職工中時有發(fā)生。
(四)不斷改善安全工作體制機制
安全制度文化落到實處就是加強安全工作體制機制建設。首先是機構是否健全、人員是否充足、分工和職責是否明確,要層層把關,層層落實,特別要注重安全保衛(wèi)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其次是制度是否完善、程序是否規(guī)范、手續(xù)是否健全、紀律是否嚴明、督查是否到位,辦事要有理有據、依法依規(guī),特別要強化證據意識,不能出責任事故。再次是建立學校與政府政法、公安、社區(qū)等單位和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處理好外圍關系,構建政校聯(lián)手、群防群治的安全防控網絡。
(五)大力加強安全設施建設
完備的物質安全硬件能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它包括完善的基礎設施、衛(wèi)生防疫設施、視頻監(jiān)控設施、消防設施、交通設施等。高職院校必須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校園物防和技防設施投入。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安全物質文化往往能體現(xiàn)出學校領導對安全的認識和態(tài)度,反映出學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學,折射出安全行為文化的成效。其次,要算清安全工作這本帳,安全設施建設是對師生生命負責,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和不良影響可能遠遠大于應有的投入。再次,安全設施建設要有系統(tǒng)和長遠規(guī)劃,可以分步實施,但質量和數(shù)量都要得到保證,同時,一切與安全相關的場所和設備設施都要及時檢查和維護。(作者單位為湖南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系2017年湖南省高校保衛(wèi)工作專項課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實效性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