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昌市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研究

2017-12-29 00:00:00高玫?鄭雅婷
今日財富 2017年11期

近年來,南昌市農村土地流轉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但是農村土地流轉還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在促進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本文通過實地調研,并結合南昌市土地流轉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提出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推進土地信托流轉、加快農村勞動力合理分流、建立健全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等政策建議,促進農村土地流轉中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

2014年由國務院頒布的文件《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fā)展農業(yè)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鼓勵承包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導農戶長期流轉承包地并促進其轉移就業(yè)?!?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是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維護農民土地產權,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文將通過對南昌市農村土地流轉的分析,提出保障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政策建議。

一、南昌市土地流轉的現(xiàn)狀

(一)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通過對2015年與2016年南昌市土地流轉情況對比(如表1所示),目前,南昌市土地流轉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增長趨勢:一是流轉面積增加。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2016年達114.83萬畝,比2015流轉總面積增加6.25%。二是流轉合同簽訂數(shù)增加。2016年全市簽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88434份,比2015年增加了12326份。三是流向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面積增加。2016年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為94.55萬畝,占流轉面積的81.96%,比2015年增加了11.23%。四是農村集體和農民財產性收入有一定增長。通過建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使農村土地流轉價格逐漸上升,盤活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性經營資產等各類產權,大大提高了集體和農民收入。

(二)土地流轉的主要特點

1.土地流轉主要以短期為主。以南昌縣為例,除轉讓和互換土地以外,南昌縣80%以上的土地流轉期限在3—5年以內,有個別地方還采取一季一簽。

2.土地流轉規(guī)模不大。南昌市土地流轉數(shù)量較多,但成片規(guī)模化流轉面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yè)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在現(xiàn)有規(guī)模經營中,以20—30畝流轉的規(guī)模居多。

3.土地流轉價格不均衡。隨著土地流轉工作的推進,有償流轉的達99%,但因地理位置和交通原因,造成流轉費用差異較大,如南昌縣廣福鎮(zhèn)的江西紫云素材種植有限公司就以每畝1100元的價格流轉了300畝土地用于種植蔬菜,而塔城鄉(xiāng)塔城村農戶流轉給種糧大戶每畝卻只有400—500元左右。

4.流轉面積以轉包和出租為主。南昌市土地流轉主要方式是轉包和出租,2016年,出租的形式占流轉總面積的64.47%,轉包占 20.23%,其他形式只占15.3%,流轉形式相對比較單一。

二、土地流轉對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影響

規(guī)范有序的土地流轉推動了農業(yè)和農村的經濟發(fā)展,促進了土地規(guī)模經營,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促進了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收入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增長勢頭。

(一)實現(xiàn)了轉移勞動力和農民增收雙贏

南昌市農村人多地少,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但大多數(shù)農民被束縛在有限的土地上,增收空間有限。通過土地流轉可以使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擺脫土地的禁錮,從事更有效率的工作,還可以維護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減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經營責任田的壓力。對于那些有思想、善經營的農民紛紛擺脫土地的羈絆,通過外出務工或自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農民收入呈現(xiàn)多元化、持續(xù)性的增長勢頭

通過土地流轉,農民增收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拔褰稹毙娃r民不斷增多。一是租金收益。通過土地流轉,農民以出租的形式流轉土地,根據(jù)區(qū)域和土地性質的不同,目前南昌市農民每年每畝可獲得500—800元不等的“租金”。二是股金收益。確權后,農戶通過對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方式,組建土地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實現(xiàn)了土地集中、集約經營,并按股份參與年終分紅,增加了農民收益。三是薪金收益。通過土地轉租、入股等流轉集中,農村勞動力得到了進一步解放,大量農民外出就業(yè)或就近就地就業(yè),工資性收益比例進一步提升。四是獎金收益。如南昌市安義縣種糧大戶凌繼河共流轉農田18000多畝,他將這18000多畝田分塊交給其他種糧能手進行耕種和管理,并確定一個基本產量,這些種糧能手平時每月預領5000元工資,到年底則根據(jù)超額完成的產量領取獎金。2016年在公司農業(yè)生產一線的職業(yè)農民人均領取超產獎金達33215元。五是創(chuàng)業(yè)收益。如進賢縣李渡鎮(zhèn)農民操良根以波濤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為依托,共流轉土地面積1000多畝,其中700多畝水稻種植,300多畝從事甲魚養(yǎng)殖,純收入達到200萬元。

三、南昌市土地流轉與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南昌市農村土地流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土地流轉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南昌市在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土地流轉政策宣傳不到位

目前,南昌市幾個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一級大部分沒有設立專職的農經服務人員,還是靠市、縣級農經站下基層服務農民?;鶎訉B氜r經服務人員的缺乏,直接導致對農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轉政策宣傳還不到位,造成了農民思想認識不足,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對土地流轉信息的知曉率低。再加上,農民傳統(tǒng)的守土意識強,有部分農民認為把土地流轉出去了就意味著失去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少部分村、組沒有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的政策,導致有的農民寧愿粗放經營,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轉出。土地流轉的意識淡薄,導致農民的財產性收益受損。

(二)土地流轉行為不規(guī)范

目前南昌市農村土地流轉很多是農戶之間流轉,多數(shù)農民法律意識薄弱,大多數(shù)是采取口頭協(xié)議進行土地流轉,沒有簽訂正規(guī)的土地流轉合,雖然各地強調要在農民自愿的情況下進行土地流轉,但往往一些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尊重農民意愿,不經農民同意,擅自把土地流轉給第三方經營,還有個別鄉(xiāng)村隨意改變土地承包關系,搞強制性的土地流轉,這些不規(guī)范的土地流轉行為,直接影響到農民的財產性收益。

(三)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

南昌市當前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運作機制還不夠完善,更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土地流轉市場,這就嚴重影響了土地流轉的交易。雖然南昌市建立了集土地流轉、調解、沖裁“三位一體”的縣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但因剛剛起步,總體上仍有欠缺,土地流轉信息不足,面向社會輻射小,造成了有的農民愿意轉出土地卻找不到受讓方;而需要土地的又找不到合適的出讓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地流轉的數(shù)量、規(guī)模和效益,也影響了農民的財產性收益。

(四)土地流轉期限偏短影響規(guī)?;洜I的發(fā)展

南昌市目前土地流轉簽訂合同的期限比較短。主要原因是農民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掌握不夠,對于長期土地流轉還存在顧慮。一方面造成了轉入土地的種糧大戶滿足于現(xiàn)有技術開展農業(yè)生產,不會投入資金購買農業(yè)機械及引入先進科學技術,無法提高農業(yè)生產率,直接影響農業(yè)規(guī)?;?、集約化生產;另一方面,轉入戶對農田水利等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不愿投入,也不敢投入,土地經營缺乏“長效性”,在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方面收效甚微,直接影響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

四、促進農村土地流轉中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的對策建議

(一)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確保土地有序流轉

大力倡導以股權為利益聯(lián)系的土地流轉,鼓勵農戶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形式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明確所有權、穩(wěn)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逐步形成“土地變股權、農戶變股東、收益按分紅”的農村土地流轉模式。鼓勵和引導農民組建農村土地流轉信用合作社,農戶將承包的土地存入農村土地流轉信用合作社,實行村集體擁有土地所有權、農民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合作社擁有土地收益處分權“三權”分離 。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社擺脫了傳統(tǒng)小農生產的單家獨戶經營模式,初步形成團隊運作,集約經營,現(xiàn)代化管理,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以此帶動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

(二)推進土地信托流轉,創(chuàng)新土地流轉模式

土地流轉信托是一種土地流轉創(chuàng)新模式,是在保證土地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由農村土地承包人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委托給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對信托土地進行經營管理。通過信托把農民手中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形成規(guī)模,促進其節(jié)約集約利用和可持續(xù)利用, 提升土地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效益,在獲取收益后向作為受益人的農戶分配。通過土地信托流轉,農民每年至少可獲得四項收入:一是土地信托直接收益;三是勞動報酬,即信托農民在農業(yè)基地打工獲取的勞動收入;二是國家惠農補貼;四是土地信托的增值收益分配。

(三)建立健全農民財產性收入增收長效機制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qū)和發(fā)展基礎比較差的地區(qū),僅僅依靠市場機制引入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還比較困難,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各種優(yōu)惠政策吸引龍頭企業(yè)入駐。二是政府通過農業(yè)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轉化農戶生產內部成本為社會成本,促使并扶持專業(yè)農戶、農場形成農業(yè)專業(yè)化產業(yè)化生產基地,在外部形成土地流轉的有利形勢和條件。三是穩(wěn)定糧食市場。政府應加強對其宏觀調控,持續(xù)保障農民經營土地的收入,保障農民對土地經營的可持續(xù)性。

作者簡介:高玫(1965-),女,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方向:區(qū)域經濟、產業(yè)經濟。

鄭雅婷(1986—),女,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區(qū)域經濟、農業(yè)經濟。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江西土地流轉與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研究”(項目編號:14YJ05,主持人:高玫)的階段性成果。

信丰县| 错那县| 南召县| 保靖县| 喜德县| 平江县| 庐江县| 大方县| 合肥市| 扶风县| 林甸县| 白银市| 肥西县| 阳山县| 保亭| 石城县| 盐亭县| 长顺县| 鲁甸县| 榆中县| 巴南区| 舞钢市| 兴山县| 峡江县| 若羌县| 瓮安县| 聂拉木县| 贡嘎县| 永州市| 长岛县| 正蓝旗| 广东省| 原阳县| 贡嘎县| 阳城县| 霍邱县| 田林县| 崇信县| 榕江县| 株洲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