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yè)技術學院
淺析提高五年制大專學生物理課堂效果的途徑
李彪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yè)技術學院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不斷提升,向課堂要效果的觀念越來越強。本文分析了五年制大專學生物理課堂現(xiàn)狀,對照有效課堂標準,淺析提高五年制大專學生物理課堂效果的途徑。
五年制大專 課堂效果 有效課堂
為了向45分鐘課堂要效果,不斷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認真分析五年制大專學生物理課堂現(xiàn)狀,挖掘存在的問題,對照有效課堂標準,提出提高五年制大專學生物理課堂效果的途徑。
五年制大專學生的物理課堂現(xiàn)狀,一個五十人左右的班級,如果按常規(guī)方式方法組織教學,課堂上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生一般為20%左右,能聽懂、掌握的學生為10%左右。其他的學生要么心不在焉,要么完全聽不懂,要么靜靜地坐著發(fā)呆。那么是什么原因?qū)е鲁霈F(xiàn)以上描述的課堂效果呢?第一方面的原因是課堂主體——學生。五年制大專學生一般文化成績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數(shù)學、物理成績不理想,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夠。并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比較大。另外,家長、學生選擇讀五年制大專目的,一是拿文憑;二是學技術。而這就導致了家長、學生誤認為只要學習好專業(yè)課,掌握好技術就可以,對基礎學科不重視,對物理學科就更不重視。第二方面的原因是課堂的主導——物理教師。物理教師沒有“投其所好”,老師站在自己的認知基礎上開展和組織教學。教學準備不接電氣,沒有吸引力。教學手段單一,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生熱情。
有效課堂的衡量,包括學生和教師兩個維度。有效課堂學生維度標準: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準備充分,課堂氛圍民主、平等、融洽、和諧,學生有充分的話語權,學習方式為接受式學習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相結合。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態(tài)度積極、興趣濃厚、精力集中,學習活動有序。學習效果是不同的學生都滿足了自我的需求。有效課堂教師維度標準:教學目標做到全面、準確、具體,關注學生的差異。教學設計做到學情理解全面,教材處理得當,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教學組織做到展示效果明顯,指導及時巧妙,教學調(diào)整有序。教學評價做到評價方式多樣,體現(xiàn)激勵原則。教學資源做到合理選擇、利用資源。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要教不好的老師”。五年制學生年齡少,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作為物理課任課教師,如何加大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呢?第一,從第一節(jié)物理課開始,就要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第二,課堂上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重視。第三,課后多找上課參與不積極的學生談心,獲得學生的信任,讓教師的單獨關注成為思想轉(zhuǎn)變的內(nèi)動力。第四,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
要提高五年制學生物理課堂,關鍵途徑是要求物理教師精心設計物理課教案。有效課堂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案設計時,就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案設計師要重充分考慮: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為什么要學習這堂課的知識,將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要思想什么樣的問題,通過怎么樣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最終是否達到目的;教師在物理課堂上,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上課激情。
物理學課是一門觀察、實驗與科學思維相結合,以數(shù)學為工具的定量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以下四方面的準備工作。第一,任課教師語言表達要精煉,做到言簡意賅。第二,對知識的掌握要熟練,并且站在教學對象的角度,充分預測在課堂上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能夠及時正確進行指導。第三,任課教師還要提前準好實驗器材。第四,任課教師要了解五年制學生數(shù)學基礎,在物理計算公式推導時要照顧數(shù)學基礎薄弱的學生。
多種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實驗演示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物理公式推導使用黑板板書,讓學生有思考和理解的時間。能通過實驗的就使用實驗法,讓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知。不能用實驗實現(xiàn)的,用多媒體圖像、視頻代替,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變成更加形象具體。組建學生合作學習小組,采用分組教學法。采用綜合評價法,讓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
生動有趣的課堂,才能吸引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并獲得快樂。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關鍵在教師,其次在學生。課前,教師針對課堂內(nèi)容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或者告訴學生本堂課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課中,要設置課堂練習、實驗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設置學生搶答環(huán)節(jié),給予加分鼓勵。課后,設置疑問,請學生查閱資料、同學相互討論找答案。
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的責任。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及時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1]馬鳳翔,關于提高大學物理教學效果的探討[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4(4)
[2]楊寶能,技校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初探[J].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