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艷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在動畫制作課程中的研究與實現(xiàn)
邱紅艷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成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好的平臺,本文以計算機專業(yè)的動畫制作課程為例,提出了基于云平臺的教學改革上的一些想法和措施,如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等,以求在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改革上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 云平臺 教學模塊 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是知識傳遞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動畫演示、閱讀功能強大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采用講授法和協(xié)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當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而當前,云計算技術的逐步成熟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條件。
以作者所在的重慶人文科技學院來看,目前,我校仍然采取的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實驗操作的模式,教學方式相對落后,課堂教學缺乏反饋環(huán)節(jié),將大量時間放在課堂講解上,從來縮短了學生真正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間。
基于云計算的翻轉課堂將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與翻轉課堂相結合,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形成學習內化在課堂、傳授知識于課外的新教學模式。
當然,在我看來,基于云平臺在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并不是在降低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境中的作用,相反,教師起到了更為重要的作用。教學設計,教學視頻的制作,教學資源的整合,針對學生個性化的指導,都將教師的作用推向了更加的層次,也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有些人提出,將課程網絡化,削減教師的講授這對教學活動無疑是不正確的定位。
結合我校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動畫制作課程,我對教學過程的實現(xiàn)提出了如下措施:
首先,課前模塊——觀看教學微視頻、課前練習、難點疑點反饋。
課前需要學生觀看由教師提供的教學微視頻。視頻由課程主講教師親自錄制或者使用網絡提供的優(yōu)秀開放教育資源。教師自行錄制教學微視頻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對核心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找到核心知識點,并在10—20分鐘內講授核心內容。此外,微視頻中只有聲音和板書,不出現(xiàn)主講教師,但可以適當地加入互動環(huán)節(jié)。
觀看教學微視頻后,學生需要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練習。該過程可以借助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實現(xiàn)。學生在教學平臺中完成針對性練習后,將學習結果通過該平臺提交給主講教師。主講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課中模塊”中做到有的放矢。
觀看教學微視頻后,學生應對重點知識進行記錄,并通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將難點/疑點及時反饋給主講教師。在課中模塊,主講教師將學生集中反饋的難點/疑點進行針對性講解。
其次,課中模塊——難點疑點講解、獨立或協(xié)作學習、針對性測驗、反饋評價。
學生可以將預習內容中難于理解或掌握不充分的知識點通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反饋給主講教師,主講教師可以在課中有針對性的對該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對于普遍存在的疑問,主講教師可以在在課中模塊的整個過程多次講解,反復強調。
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學生觀看教學微視頻、課前練習中提出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學生根據理解與興趣選擇相應的探究題目。教師應從最初的選擇性指導逐漸轉變?yōu)閷W生的獨立探究學習,讓學生首先在獨立學習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主講教師應根據重點內容,課前難點/疑點反饋,以及課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設計一些針對性測驗題目。一般,測驗時間控制在5—8分鐘內,由學生獨立完成。針對性測驗可以是紙質的試卷,亦可基于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
主講教師將學生完成的針對性測驗進行評分、整理、撰寫點評后,分享到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對于存在于個別同學的問題,主講教師與學生可以在學習平臺中交流。對于普遍存在的錯誤,主講教師可選擇將其錄制成微視頻上傳至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或者在下次課中階段統(tǒng)一講解。
翻轉課堂不但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真正做到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提高教學質量。而云計算輔助教學能有效減低教育信息化平臺建設成本、降低教育新華平臺建設技術門檻、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促進協(xié)作式學習、增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因此,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去思考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