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劍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從而選出最適宜的治療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4 8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治療,每組各24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住院時間、手術情況、術后疼痛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等。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出血率、住院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在術后疼痛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等方面明顯比對照組的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療效更優(yōu)于開腹手術,并且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復。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并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開腹術;臨床療效
在當今社會中,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超聲的廣泛應用,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常見于30至50歲婦女,30歲以上婦女約20%有子宮肌瘤,由于肌瘤多無或很少有癥狀,所以臨床報道發(fā)病率遠低于肌瘤真實發(fā)病率。它的發(fā)病原因迄今仍不明確,有專家、學者認為,子宮肌瘤的產生可能與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異常有關,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至關重要,本文對比分析了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48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治療,每組各24例,給予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而對照組患者給予開腹手術治療。兩組年齡(32-52歲),平均年齡為(40.1±6.5),其中17例為單發(fā)肌瘤,11例為多發(fā)肌瘤,5例為漿膜下肌瘤,3例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宮肌壁間肌瘤,6例無明顯癥狀體檢時發(fā)現,17例表現為周期性出血,5例有腹部包塊,15例有下腹墜脹感,2例伴有貧血,5例伴有白帶明顯增多。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患者,在年齡、肌瘤性質、肌瘤大小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價值。
2方法
2.1術前準備
對所以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型、凝血功能、肝腎功能、,乙肝五項、心電圖、超聲等常規(guī)輔助檢查;向患者或家屬詢問病史,了解有無藥物過敏史以及手術的禁忌癥;并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術中術后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并讓其簽手術同意書,完成術前物品準備工作。
2.2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
實驗組采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固定體位,麻妥,留置導尿管,常規(guī)消毒鋪巾,分別在患者臍下緣、左下腹、右下腹插入10mm、5mm、5mmTrocar,出現腹氣的情況下,臍部插入腹腔鏡頭探查,在腹腔鏡下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提取、分離、縫線、沖洗等。術中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
2.3開腹手術
對照組采取開腹手術進行子宮肌瘤剔除,固定體位,麻妥,留置導尿管,常規(guī)消毒鋪巾,開腹進入腹腔,逐層切開肌層,剔除肌瘤,縫合關腹。術中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
3結果
3.1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對比分析兩種方法進行子宮剔除的手術情況,實驗組在患者的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方面比對照組少,統(tǒng)計學意義上(P<0.05),詳情見表1。
3.2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
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以后,對患者術后情況做了對比分析,實驗組術后疼痛情況與對照組相比較輕,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要少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意義上,P<0.05。
3.3出院隨訪結果
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以后,對病理結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均為子宮平滑肌瘤,在患者出院1-2個月對其進行隨訪,調查結果顯示:患者進行子宮剔除術后,臨床癥狀正在逐漸消失,疼痛逐漸緩解,沒有出現嚴重并發(fā)癥。
3結論
近年來,婦科疾病中子宮肌瘤的發(fā)病率逐年提升,而且向年輕化趨勢發(fā)展,因此,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迫在眉睫,至關重要,它可以影響女性的生殖功能,影響女性健康、正常的生活。就目前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中,手術治療被認為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雖然可以直面肌瘤,但是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較大的創(chuàng)傷,術后出血較多,容易傷口感染引起并發(fā)癥等情況,不利于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而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采用微創(chuàng)理念,不僅對身體的創(chuàng)傷小,而且安全有效,出血量少、恢復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具有顯著的療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并應用。對婦科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