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鑫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當歡樂的歌唱起來的時候,我卻處在煩惱之中。唉,因為我不愛學歷史,爸爸為此無精打采了好幾天,這讓我十分自責。
星期六晚上,吃過飯,爸爸忽然開心起來,說要給我講故事。看到爸爸心情好了,我的心情也跟著“陰轉(zhuǎn)晴”,趕忙坐到他身邊,洗耳恭聽。
“話說曹操、趙云和韓信在梨園里結(jié)義。”爸爸眉飛色舞地開講了,“曹操是大哥,趙云是二哥,韓信是三弟。他們……”
聽到這里,我忍不住大喊一聲:“停!”還白了爸爸一眼,“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呀?我可是讀過‘桃園結(jié)義這個故事的,您倒好,說成了‘梨園結(jié)義。再說了,分明是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桃園結(jié)義,曹操、趙云和韓信這仨人能結(jié)為兄弟?”聽我說完,爸爸一本正經(jīng)地狡辯道:“他們?nèi)齻€沒結(jié)義嗎?他們還拜了關(guān)公呢!”我的天啊,爸爸這是在干嗎?“亂燉”歷史嗎?關(guān)公就是關(guān)羽,他和曹操可是死對頭,曹操怎么可能拜他呢?
我和爸爸面紅耳赤地爭論起來,我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讓步。最后,我氣鼓鼓地打開電腦,搜索這個故事的資料,得意揚揚地說給爸爸聽,爸爸這才肯“認錯”。
第二天,爸爸又開始講歷史了:“話說諸葛亮丟了街亭,便守在家里,在門上貼了‘囍字。這時,司馬懿來了,諸葛亮用喜糖招待他,還請他玩游戲……”爸爸還沒講完,我已經(jīng)忍不住把剛喝進嘴里的水噴了出來。這什么玩意兒?諸葛亮在門上貼“囍”字?用喜糖招待司馬懿?諸葛亮就算要辦喜宴也不會請他的死對頭司馬懿??!還請司馬懿玩游戲?這漏洞太多了,“腦洞”也太大了吧?我也懶得和爸爸爭論,直接翻開書櫥里塵封的《三國演義》,一口氣讀完了《空城計》。然后,我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到爸爸跟前,把他“胡說八道”的地方一一糾正。爸爸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真沒想到,這么快就被你發(fā)現(xiàn)了?!?/p>
第三天,爸爸講了一個書生刻苦讀書的故事。雖然爸爸講得一本正經(jīng),但是據(jù)我的經(jīng)驗,這個故事里一定還有需要查閱資料糾正的地方。可是我查了很久,并沒有找出錯誤,反而明白了這個故事講述的道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此時此刻,我忽然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前兩個故事是爸爸編的,是為了培養(yǎng)我學習歷史的興趣,第三個故事是真的,是為了讓我明白刻苦學習的道理。我心頭一熱,爸爸真是用心良苦啊。雖然我“上當”了,可我一點兒也不懊惱,因為不管故事是編的還是真的,我明白,那都是出自爸爸對我的愛與關(guān)心。
爸爸用編歷史的方法,培養(yǎng)了我學習歷史的興趣,教會了我刻苦學習的道理,用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伴我快樂成長。我愛我的爸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