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帥 唐暉
(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湘潭 411201)
對長株潭普通高校大學生攻擊行為性別差異的調查研究①
鄧帥 唐暉
(湖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湘潭 411201)
為了探討普通高校不同性別大學生攻擊行為差異及其生活事件的相關性,以期為學校、社會開展大學生攻擊行為的預防及干預提供參考。采用AQ攻擊行為問卷和ASLEC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對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業(yè)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的32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性別攻擊行為存在顯著性差異;男性身體攻擊比女性更為強烈,女性言語攻擊比男性強烈;所有研究對象不同年級均無顯著性差別;大學生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呈正相關。結論:長株潭普通高校大學生不同性別大學生攻擊行為存在差異,不同性別大學生攻擊行為差異與生活事件存在相關性。
大學生 攻擊行為 生活事件
攻擊是個體在特定的情緒與生理喚醒狀態(tài)下進行的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且該行為遭到受害者的反抗或拒絕[1]。它包括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敵意四個方面。生活事件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經歷的各種緊張性刺激[2]。它包括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能、其他六個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厭學、戀愛不順、就業(yè)壓力大、人際關系失敗、童年時期受父母打罵等生活事件可以增加大學生情緒和行為問題,且都以增加外向行為為主,多以不成熟的防御機制如各種攻擊行為應對[3]。大學生的攻擊行為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社會各界都致力于減少大學生的攻擊行為,高校更應如此。
長株潭普通高校大學生攻擊行為。
查閱攻擊性行為和生活事件的相關書籍,并在CNKI以攻擊行為和生活事件為關鍵詞搜索近年文獻,為本次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業(yè)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選出男生組和女生組各320名。男生組大一至大四各40名,女生組大一至大四各40名。
(2)測量工具:Buss和Perry(1992)修訂后的AQ攻擊行為問卷[4]。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4]。
(3)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20份?;厥?12份,回收率為97.%;剔除6份漏填、錯填的無效問卷,共獲得有效問卷306份,有效率為95.6%。
運用t檢驗法和相關分析法對所有數據進行研究。
從表1可以看出,男女在言語攻擊和身體攻擊方面有顯著性差別。其中男性言語攻擊的平均分是14.12,女性言語攻擊的平均分是18.48,P<0.01,女性言語攻擊明顯比男性強烈;男性身體攻擊的平均分是21.81,女性身體攻擊的平均分是18.86,P<0.05,在身體攻擊方面,男性的攻擊行為比女性強烈。其原因可能是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所致。
表1 男女性別攻擊性行為的各因素的比較
表1 男女性別攻擊性行為的各因素的比較
注:男生組與女生組相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性別 樣本 憤怒 言語攻擊 身體攻擊 敵意男1 6 2 1 5.7 6±5.1 3 1 4.1 2±5.2 1** 2 1.8 1±5.9 2* 2 0.9 4±5.2 3女1 5 0 1 6.8 5±4.9 7 1 8.4 8±4.7 3 1 8.8 6±5.5 6 2 1.8 5±5.0 6
從表2可得出,男生組高低年級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憤怒因素來看,男生組高年級平均分是20.46,低年級平均分是23.67,P<0.01。說明男生組高低年級憤怒存在顯著性差異;從身體攻擊因素來看,男生組高年級平均分是23.35,低年級平均分是21.21,P<0.05。說明男生組高低年級身體攻擊存在顯著性差異。其原因可能是高年級男生在生理和情感上比低年級更為成熟、理智,更能妥善處理出現(xiàn)在自身的外顯性攻擊行為。
表2 男性外顯攻擊行為的各因素的年級差異
表2 男性外顯攻擊行為的各因素的年級差異
注:男生組高年級與低年級相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年級 樣本 憤怒 言語攻擊 身體攻擊 敵意高年級 40 20.46±5.24* 15.31±4.86 23.35±5.35* 22.8±4.64低年級 37 23.67±5.09 15.47±4.63 21.21±5.18 23.1±4.69
表3 女生外顯攻擊行為的各因素的年級差異
表3 女生外顯攻擊行為的各因素的年級差異
注:女生組高年級與低年級相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年級 樣本 憤怒 言語攻擊 身體攻擊 敵意高年級 38 18.94±5.01* 21.59±4.72* 24.12±5.34 21.68±5.87低年級 39 20.02±4.89 23.67±4.64 24.49±5.29 21.13±5.76
表4 男生組大學生攻擊與生活事件各因子相關分析(r)
表5 女生組大學生攻擊與生活事件各因子相關分析(r)
從表3可得出,女生組高低年級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從憤怒因素來看,女生組高年級平均分是18.94,低年級平均分是20.02,P<0.05。說明女生組高低年級憤怒存在顯著性差異;從言語攻擊因素來看,女生組高年級平均分是21.59,低年級平均分是23.67,P<0.05。說明男生組高低年級身體攻擊存在顯著性差異。其原因可能是低年級女生步入高校,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不夠成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情緒化。
由表4可知,對男生組大學生的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攻擊、敵意攻擊、攻擊總分與ASLEC量表中人際關系、學習、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其他呈正相關(P<0.01)。
由表5可知,對女生組大學生的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攻擊、敵意攻擊、攻擊總分與ASLEC量表中人際關系、學習、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其他呈正相關(P<0.01)。
攻擊行為是一種經常性有意的傷害和挑釁他人的行為,包括外顯性攻擊和內隱性攻擊[5],分為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敵意四個方面。一些研究指出,學校是攻擊行為發(fā)生的一個主要場所,學校背景下同伴欺負或攻擊行為具有普遍性[6-8],因此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進行攻擊行為的調查研究具有必要性。一些研究指出,男性更多采用肢體性攻擊、語言攻擊及面對個體自身的攻擊等不計后果的行為;女性的攻擊行為更多的是由于憤怒情緒帶動的。男女生攻擊行為的差異可能與生理原因及社會角色的差異不同有關[9]。這與本文研究結果相一致。
大學生的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呈正相關,說明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息息相關,大學生經歷的生活事件越多,攻擊行為越多[9]。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學生經常面對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各種壓力,一些大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對身邊的人或事情非常敏感,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導致他們經常處于憤怒、焦慮等情緒之中,在內心失衡的情況下,往往會做出對他人及對自身的攻擊行為。
男女生由于生理結構不同,在攻擊行為各因素中存在顯著性差異。體育專業(yè)女性言語攻擊明顯高于男性,而男性的身體攻擊行為比女性行為更為強烈。非體育專業(yè)的男性攻擊行為各個因素比女生更強烈。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男性的雄性激素促使男性攻擊行為表現(xiàn)在身體攻擊,而女性受雌性激素的影響,表現(xiàn)在言語攻擊。
不同專業(yè)、年級、性別大學生攻擊行為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步入大學的時間長短對外顯攻擊行為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影響,其原因可能是大學不同年級的年齡跨度較大,高年級學生在生理和情感上都比低年級更為成熟,因此行為舉動更加理智。
(1)長株潭地區(qū)普通高校不同性別的攻擊性行為有顯著性差異,具體體現(xiàn)在身體攻擊和言語攻擊因素上。
(2)長株潭地區(qū)普通高校在外顯攻擊各個因素上不同性別、年級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3)長株潭地區(qū)普通高校大學生不同性別、年級其攻擊行為都與生活事件呈正相關。
[1]Anderson,C.A.,Bushman,B.J.Human aggression[J].Psychology,2002,53(1):27-51.
[2]陳毅軍,毛力元.民辦高校大學生幸福感與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的相關研究[J].教師,2009(53):119-120.
[3]黃雪竹,郭蘭婷.青少年情緒和行為問題與生活事件的相關性[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27):204-207.
[4]劉賢臣,劉連啟,楊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7(4):34.
[5]Huesman L R,Erom L D,Guerra N G,et al. Measuring Children' s Aggression with Teachers' Predictions of Peer Nominations[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4(4):329-336.
[6]Aber L,Brown L,Jones M.Developmental Trajectiori es toward Violence in Middle Childhood:Course,Demographic Differences,Response to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39(2):324-348.
[7]Hudley C,Britsch B,Wakefield D,et al.An Attribution Retrain Program to Reduce Aggression in Elemen tary School Student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1998,35(3):271-284.
[8]Daniel J,Alexander T,Albert K,et al.Initial Behavior Outcomes the Peace Builders Universal School-Based Violence Prevent Pro-gram[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3,39(2):292-308.
[9]于蘊淼,劉玥汐,陳璐,等.大學生攻擊行為與生活事件相關性[J].調查報告與分析,2013,29(11):1677-1679.
[10]李董平,張衛(wèi).教養(yǎng)方式、氣質對青少年攻擊的影響:獨特、差別與中介效應檢驗[J].心理學報,2012,44(2):211-22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066
G645
A
2095-2813(2017)11(a)-0066-03
本項目由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項目編號:CX2017B593)。
鄧帥(1993,3—),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