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郝子義
摘要: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不是核心,但卻是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出鏡記者是演播室、受眾和現場之間最重要的橋梁,出鏡記者的工作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決定著一場現場報道的成敗。那么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職能,持續(xù)性的吸引關注呢,最巧妙的方法就是伴隨著現場的變化靈活應對,及時調整,甚至是時時調整,也就是要做到足夠的“靈活”。那么如何做到“靈活性”報道,哪些實用性的技巧能夠為記者的靈活報道提供保障,這就是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問題。出鏡記者的最大特點就在于身處現場,身處于真實的環(huán)境之中,那么如何把這種真實的“體驗”靈活的通過鏡頭傳遞給受眾,并且能夠吸引受眾對現場的持續(xù)關注,是最重要的。本文就從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如何更好地做到“靈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出鏡記者;現場報道;靈活;報道技巧
一、多方位采訪
無論是突發(fā)現場還是可預知的現場,記者到達現場之前,對于現場情況的了解都是有限的,甚至是完全未知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出鏡記者到達現場后的首要工作就是盡可能全方位了解現場情況,一些可視的信息,可以即時的進行記錄,但是大多數不可視的信息需要通過采訪來獲取。信息獲取的最優(yōu)來源就是目擊者和當事人,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視角,甚至是不同的利益需求,所呈現出的內容很可能是片面的,為了全方位還原事件,了解真實的信息,就需要記者在現場進行多方位的采訪,如不同視角的目擊者,同一事件中不同的當事人,處理現場的公務人員等。記者想要更好地完成報道就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與這些出現在現場的人員建立交流關系,多方位獲取信息,進行梳理整合,盡可能拼湊出完整的信息,做足資料的搜集和儲備,以保證后期報道的靈活開展。
一般情況下,現場報道中,留給出鏡記者多方采訪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短則只有幾分鐘,甚至在一些突發(fā)事件的直播中是沒有準備時間的,記者到達現場就開始了現場報道的播出狀態(tài),因此記者現場報道中“靈活性”就顯得更加重要。而多方的言論搜集,就能很好的為這種即時性報道做好前期鋪墊,幫助記者完成后期總結和評論的素材積累,以保證其后期的總結報道甚至是評論能夠做到足夠的完整。
二、動態(tài)式關注
出鏡記者現場報道中所面對的現場一般都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而且這個變化大多是不可預知的。尤其是在一些突發(fā)事件的現場,如火災、車禍、爆炸、天災等,記者現場信息采集的過程中,甚至是正在報道的過程中,每一刻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想要順利完成報道就必須要具備足夠的靈活性。時時對現場進行動態(tài)關注,就是記者“靈活性”報道的重要保障,所以,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要時時關注現場的動態(tài)變化,即時的進行信息的搜集和儲備,才能夠時時的、動態(tài)的、靈活的調整報道方案,順利完成報道。
在一些相對靜態(tài)的現場中,動態(tài)式的關注也是必須的,一個靜態(tài)的現場本身的吸引力相比較動態(tài)現場就弱很多,如果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也是靜態(tài)的,那么整個出鏡報道就會顯得枯燥乏味?,F場不可動,但是記者可以動,可以通過動態(tài)的記者報道靜態(tài)現場的方式,體現出整個報道的靈活。在靜態(tài)現場中動態(tài)式關注的“靈活性”就主要體現在記者在現場“動起來”,通過記者和鏡頭的動態(tài)變化,使整個現場報道活起來。大多數靜態(tài)現場的出境報道,記者都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資料搜集,因此記者完全可以提前進行內容的編排和設計,將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動態(tài)式的編排,通過信息的動態(tài)傳遞、遞進傳遞,以及記者的空間移動使整個報道更加靈活起來。
三、碎片化語言
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主要是靠出鏡記者單一化的有聲語言來完成的,即便是有人物采訪或現場溝通,但這些也都是在出鏡記者的有聲語言主導下完成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的出境報道大多數時候都是出鏡記者一個人在說。尤其是在一些小屏移動直播中,幾個小時的出境報道已經成為常態(tài),單一化的聲音元素支撐整個報道,從受眾接收信息和審美的角度來看,都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大段落的口語表達和長句式的表達,對于信息的傳遞效果都有很大的影響,受眾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點,這種枯燥的單一聲音表達就存在很大的劣勢,所以在語言表達上進行“靈活化”的處理,就顯得很重要。
“化整為零,去繁就簡”就是出鏡記者在現場報道中語言表達方面“靈活性”的重要技巧。將長段落、長句式的口語表達打碎,進行碎片化的表達,將長句式根據信息點分割成若干短句式,再巧妙地借助語言和氣口的停頓,將信息點進行碎片化的表達。這樣的方式能夠使信息的傳播更加靈活,也更加能夠抓住受眾的吸引力,提升傳播效果。當然,碎片化的語言表達,不是簡單的斷句分割,而是需要將信息點進行有機的梳理,分割成遞進式的內容,雖然語言表達是斷開的,句式是斷開的,但是信息傳遞是連續(xù)的,遞進的,層層深入的。這樣才能夠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深度性,同時也有助于推動受眾的線性關注,提升其關注度。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各類媒體的出現和發(fā)展,受眾的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多,信息需求和審美需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做出一個能夠時時抓住受眾眼球的現場報道就成了出鏡記者需要探索的問題。而“靈活性”的現場報道無疑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時時調整和即時變動,能夠在現場報道中不斷地帶給受眾新鮮感,就像是抖包袱,一點一點的牽引著受眾的關注。出鏡記者如何做到“靈活性”現場報道,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多方位采訪、動態(tài)式關注、碎片化語言,這三種方法,對于記者現場報道中盡可能的做到“靈活”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對于出鏡記者而言,根據不同的現場,在第一時間做出可以靈活變通的報道方案,一來能夠幫助出鏡記者更好的完成工作,二來能夠隨時進行調整,做到錦上添花,不僅順利完成出鏡報道中信息的傳遞,更能夠做到讓觀眾喜歡看,愿意看,一直看。
作者簡介:
王芳,1982,女,漢族,河北石家莊,石家莊廣播電視臺記者。
郝子義,1978,男,漢族,河北石家莊,石家莊廣播電視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