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冬梅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陰道鏡篩查常規(guī)婦科檢查宮頸光滑、細胞學陰性病例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臨床意義研究
郝冬梅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 探究與分析宮頸光滑、細胞學陰性病例宮頸上皮內瘤變進行陰道鏡篩查的臨床意義。方法 對860例婦科檢查個例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 在860例陰道鏡檢查中,對375例進行了活檢,其中62例采取同時取宮頸口息肉或息肉樣贅生物以及陰道鏡下可疑病變部位進行活檢。發(fā)現CIN58例。且在860例中有64例同時表現出碘不著色及醋酸白色上皮,其中CIN56例。結論 在CIN的臨床檢查中,陰道鏡下檢查異常,尤為碘不著色及醋酸白色上皮同時存在異常的篩選價值高,對于宮頸癌前病變CIN的篩查存在積極意義,因而其具備了較高的臨床檢驗價值。
陰道鏡篩查;常規(guī)婦科檢查;宮頸上皮內瘤變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自身不存在嚴重危害性,但其作為癌前病變的一種,有較大可能會發(fā)展成為宮頸浸潤癌,因而這一疾病同樣屬于高危病變,在臨床上,為防止CIN持續(xù)惡化進而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提倡早發(fā)現、早治療。是以早期篩查的重要性愈發(fā)顯現出來[1]。據此,本研究重點對陰道鏡篩查常規(guī)婦科檢查宮頸光滑、細胞學陰性病理的CIN的臨床意義及價值進行分析研究,并總結報告如下。
對2016年7月~2017年6月間于我院進行婦科健康體檢的860例女性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常規(guī)婦科檢查肉眼直視下宮頸變面光滑以及細胞學檢查呈陰性。此860例女性的年齡在22~58歲間,平均年齡(31.4±6.7)歲,其中有821例(95.5%)已經生育,82例已絕經(9.5%)。并將有宮頸、陰道或外陰急性炎癥的病例納入排除范圍。
對被檢查者按照常規(guī)流程進行陰道鏡檢查,觀察其宮頸全貌后進行圖像的采集。再進行碘染色及醋酸試驗,若進行碘染色后出現不著色的征象,表示為陰性,存在異常;若進行醋酸試驗后宮頸表面上皮呈現白色,表示為陽性,存在異常。并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宮頸息肉或息肉樣贅生物樣本進行病理檢查。當出現單純碘染色異?;虻馊旧按姿嵩囼灳惓!⒂挟惓5南袤w開口或血管在陰道鏡下呈現時,表示可能存在可疑病變。
對宮頸脫落細胞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液基細胞學(TCT)進行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對于組織病理學檢查則采用常規(guī)方式進行,兩種檢查均于我院的病理科進行。
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 18.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陰道鏡下的碘著色及醋酸試驗結果為:860例檢查個例中,64例同時表現出碘不著色及醋酸白色上皮,其中CIN56例。
在陰道鏡下進行活檢篩查CIN的結果為:375例符合接受活檢條件并進行了活檢,其中的62例采取同時取宮頸口息肉或息肉樣贅生物以及陰道鏡下可疑病變部位進行活檢。發(fā)現CIN58例,進行活檢的病理檢查結果詳見表1。
表1 病變部位組織活檢病理檢查結果 [n(%)]
臨床上,常規(guī)的婦科檢查方式能夠有效檢查出中晚期的宮頸癌,在加以脫落細胞學檢查,能對早期宮頸癌的篩查也同樣存在較大幫助。但這種檢查方式對于原位癌或者癌前病變的效果則相對較低。因而針對這一類問題,需要運用陰道鏡來進行篩查[2]。通過對可能存在病變的部位進行活檢,其陽性篩查率要明顯高于常規(guī)檢查中僅以肉眼進行直視檢查。因而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診率。
在當前的臨床檢查中,醫(yī)師對于存在中度或重度宮頸糜爛的個例有足夠的重視程度,而對于光滑的宮頸則往往容易忽略,且在脫落細胞檢查呈陰性時,更會忽略掉相關檢查,而實質上,宮頸光滑僅為一種外在的形態(tài)學表現,其無法表明宮頸組織的內在問題,同時,若宮頸組織發(fā)生癌變,其起始部位也未必總是由上皮最外層開始。例如存在高危病變的CINⅡ或一部分原位癌CINⅢ,其患者的宮頸表面仍可表現出光滑這一表象[3]。而陰道鏡檢查,通過碘著色及醋酸試驗以及病變組織活檢的方式對可能存在的CIN進行檢查,則可有效降低漏診率,提高檢查效果。在本研究中,陰道鏡檢查的指征表現為細胞學檢查異常、碘著色及醋酸試驗異常。通過這兩種方式能對CIN進行臨床上的有效診斷。
綜上所示,采用陰道鏡篩查常規(guī)婦檢宮頸光滑、細胞學陰性的病例,對于臨床上及早發(fā)現CIN有較高的積極意義,能有效提高檢查效果、降低漏診率,值得在臨床上展開推廣應用。
[1] 姚 倩,史玉靜,孟春花等.陰道鏡篩查宮頸病變651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33(7):183-184.
[2] 石杏先,高國蘭,崔 雪,等.陰道上皮內瘤變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11):1093-1094,1096.
[3] 黃艷紅,苗雪蓮,王建民,等.陰道鏡圖像在宮頸上皮內瘤變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26):46-48,51.
R737.33
B
ISSN.2095-8242.2017.062.12140.02
吳玲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