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廣
近些年,媒體曝出的貪官落馬后的懺悔頗多。如:放松了對世界觀的改造,不學法,不懂法,交友不慎,忘記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宗旨,看到私企老板發(fā)財心里不平衡,收錢是出于人情往來,感到升遷無望,從眾心理,看到許多人在貪,不收錢會得罪人,將自己混同于老百姓——貪官們的上述懺悔堪稱毫無新意的陳詞濫調(diào),受到媒體及公眾的口誅筆伐當然在情理之中。
最近看到的因貪腐被判無期徒刑的河南省平頂山市原政協(xié)黨組書記兼新城區(qū)黨工委書記祝義方的懺悔卻有一些新意。他說:“其實這些錢并不多,但我要的是一種感覺,錯誤地認為是對我的尊重,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p>
手握權(quán)柄之人收受他人錢財?shù)哪康暮蛣訖C無非兩個。一是物質(zhì)層面的。他們確實是出于經(jīng)濟利益考量而貪。買房,買車,親屬就醫(yī)治病,賭博,吸毒,子女出國留學——記得多年前因受賄五百多萬元而被判處死刑的貪官胡長清落馬后在鐵窗內(nèi)接受記者采訪,回答記者貪這么多錢干什么用時,說“1992年,我曾在法國巴黎學習了十九天,我看那里很好。我想讓我的孩子出國”??磥砗L清受賄的目的就是為孩子出國,是物質(zhì)需求層面的。二是精神層面的。這些貪官,生活優(yōu)裕,食有魚,行有車,有很好的生活保障。子女或已出國,或出國的費用早已不是問題——一句話,他們根本不缺錢。比如動輒受賄上億,甚至數(shù)億元的貪腐分子周永康、姜人杰、許邁永、魏鵬遠、張忠生們。從物質(zhì)層面來說,他們是不缺錢的。他們受賄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但他們還是瘋狂地受賄。如何解釋?只能說,他們受賄是出于一種精神需求。祝義方的上述懺悔就屬于此例。同時他也為上述貪腐分子們受賄的目的和動機做出了很好的注腳。
揆諸現(xiàn)實,在諸多貪腐案件中,顯然后者要遠遠多于前者。
值得追問的是: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僅僅存在于那些貪腐分子的腦袋里嗎?不是的。
三十多年來,我們從以前的怯于談錢突然轉(zhuǎn)變?yōu)楣饷髡蟮卣勫X,進而發(fā)展到了對金錢的追逐和崇拜等極為不適當?shù)某潭?。在拜金主義、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沖擊下,出現(xiàn)了假冒偽劣商品,坑蒙拐騙,醫(yī)生收紅包,政府官員不給好處不作為給了好處亂作為,法官為了經(jīng)濟利益枉法裁判等負面現(xiàn)象。在當下,很多人將擁有財富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圭臬。一些地方的主政者,更是對腰纏萬貫的私企老板另眼相看,關照有加,甚至送上烏紗帽,比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等頭銜。總之,國人對金錢的過度追逐和崇拜對社會健康發(fā)展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在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下,貪官祝義方在懺悔中說出收受他人錢財要的是一種感覺,認為給他送錢是對他的尊重,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雖然在鋪天蓋地的貪官懺悔書中有些新意,但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原載《北京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