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安
【摘 要】瓊劇作為海南省的地方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藝術價值。打擊樂是瓊劇中的重要配樂,在瓊劇表演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人物襯托中更是如此。文章基于此,以海南省瓊劇團新編《海瑞》為對象,從渲染環(huán)境氛圍、豐富人物性格、配合肢體動作、表露內心情緒四個角度探討了瓊劇中打擊樂襯托人物的方法。
【關鍵詞】瓊劇;打擊樂;角色;海瑞
中圖分類號:J6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2-0052-01
瓊劇,也稱海南戲,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大戲,形成于明末清初,大盛于康乾時期。建國后,隨著海南瓊劇團的建立,瓊劇獲得了長遠的發(fā)展。瓊劇的伴奏樂隊分文排與武排,武排樂器包括鑼、鼓、鈸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打擊樂器,具有節(jié)奏鮮明、音響突出的特征。打擊樂在人物烘托中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是人物形象刻畫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以瓊劇《海瑞》為例,簡要地探討了瓊劇中打擊樂如何襯托人物。
一、渲染環(huán)境氛圍
戲曲藝術,包括瓊劇,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對以出場方式來襯托人物形象形成了非常豐富的經(jīng)驗,不同類型的角色,如老生、小生、丑角等,在出場時的伴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打擊樂的使用種類與使用方式正是造成此種不同的主因之一。就以《海瑞》為例,海瑞是本劇的核心人物,其出場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角色,需要進行為時不短的鋪墊工作。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海瑞以剛正不阿,凜然正氣聞名于世,因而,在海瑞的出場中,采用的是主旋律人物出場的音樂,而在打擊樂的使用中則以瓊劇傳統(tǒng)的低虎鑼以及中鈸為主,待主人公出場后,再加入韻律悠長的大鑼,將海瑞的莊嚴、穩(wěn)重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種渲染氛圍的方式正是人物襯托的有效手段。
二、豐富人物性格
在戲劇表演藝術中,妝容與服飾都比較簡單,但人物性格的呈現(xiàn)卻非常困難,而在表演實踐中,角色是否具令人印象深刻的性格,恰恰是演出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角色性格的刻畫以及演員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為核心,同時,配樂在其中也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也就是說,打擊樂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豐富,從而起到襯托人物的作用。在新編瓊劇《海瑞》中,多出借用打擊樂來豐富人物的性格,尤其是次要人物的性格,使得觀眾在欣賞完整出劇后,不僅對主人公海瑞有了深刻的印象,對其他次要人物也記憶深刻。比如《海瑞》第一場里的胡公子,作為封疆大吏胡宗憲的公子,以游山玩水的姿態(tài)出場,因而氣氛總體以歡快為主。編劇在打擊樂的采用中,采用的是中音小鈸和小鐃鈸,清脆的打擊聲音將公子哥志得意滿、得意洋洋的神情神態(tài)以及輕浮的性格很好地襯托了出來,與第二場以丑角身份出場的驛丞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雙方的性格都得到了強化。
三、配合肢體動作
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中,妝容、語言、動作、服裝是最為基本的四個元素。但不同于其他三項元素,肢體動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觀眾在細心觀賞與認真解讀的前提下,才能明確認識到動作在于人物形象烘托與呈現(xiàn)中的作用。打擊樂作為戲劇藝術伴奏的靈魂,通常會配合角色的肢體動作,從而更好地襯托出角色形象。這一點在《海瑞》中并不少見,首先,就第一場第二景而言,驛丞在招待胡公子不周的情形下,引來了胡府家丁的暴打,此處涉及胡虎家丁的大量肢體動作,用來展現(xiàn)的是家庭的蠻橫無禮,在打擊樂的選擇上,以蘇鑼、京鈸和高音小鑼為主,吸收了京劇武打場面的鑼鼓配樂,如急急風等,配合著家丁的身段,收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同樣,在第三場中,胡宗憲得知兒子在淳安遭到驅趕時,急忙趕赴淳安,為了表現(xiàn)胡宗憲焦躁的心境,采用的是高邊鑼以及中鈸打急長行介的方式,配合著胡宗憲的身段,襯托出人物急迫、氣憤的心理狀態(tài)。
四、表露內心情緒
人物內心情緒是舞臺表演中最難掌控的內容,一般而言,角色通常會借助神態(tài)、動作來表現(xiàn)內心情緒。配樂在人物內心情緒的表露中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恰如其分的配樂可以將角色內心的情緒很好地表露出來。在《海瑞》一劇中,第七場是高潮階段,講的是海瑞入朝進諫的內容,等待海瑞的是嘉靖皇帝的暴怒以及死亡的命運。為了將海瑞那種堅定、果敢的心理展示出來,劇組采用了大篩鑼、大鼓、大鈸等極具威嚴色彩的樂器,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海瑞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很好的烘托,故事也在打擊樂中取得了完滿的結束。
五、結語
打擊樂作為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重要器樂,有著非常獨特的地位與作用,尤其是在人物襯托與人物刻畫上更是如此,能夠彌補管弦樂的不足,從而有效地提升戲曲的表演張力,至于打擊樂的具體作用,則體現(xiàn)在氛圍渲染、性格刻畫等多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