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偉
在澳洲,無論是內(nèi)陸城市還是海濱小城,無論是購物中心還是垃圾場,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澳洲銀鷗。這是一種集美貌和健康于一身的鳥兒,成年體長約40厘米,銀灰色的翅膀、背和尾巴,潔白的腹部,橙紅色的腳……如果你只是看到安靜的它,十有八九會心儀不已。然而,如果你曾和它對戰(zhàn),哪怕僅僅一次,就會深深明白:什么叫明搶暗奪,什么叫欺行霸市,什么又叫大盜作風(fēng)!
不信?那就一起看看澳洲網(wǎng)友們的精彩評價吧!
你被銀鷗搶過什么?
@ J_JANET在悉尼:被搶過一盒三文魚……
@錦年是小韻伊:吃東西的時候從來不敢坐露天的地方!
@生活在悉尼的魯卡姐姐:無處不在的大盜!
@魅語妖兒:完全的強盜加土匪!還我的生魚片來!
@左佳_luna:海鷗都成精了!
@晰溪:這小強盜搶過我的薯條、漢堡、海鮮、油潑面……
@ IM_FioNaaa:搶我的三文魚,搶我的熱狗,還抓我!這種生物早已被我拉黑!
@毛毛蟲總隊長:吃薯條時被襲擊過,那鳥飛得穩(wěn)、準(zhǔn)、狠,沒反應(yīng)過來就被搶走好幾根!
@吃貨安安闖悉尼-FOODIE:一群受法律保護的大盜!
我的地盤誰也別爭
人們想用這種包裝嚇退銀鷗,失敗!
好吧,都是你們的了
好吃的,我來了
“大盜”也有另一面
你有沒有被“大盜們”的生猛作風(fēng)嚇壞?如果驚嚇之后,你肯靜下心來了解銀鷗,就會發(fā)現(xiàn):嗯,它們其實也不錯哦!
好爸爸好媽媽,好丈夫以及好妻子
所有的鳥兒都是從蛋里孵出來的,銀鷗也不例外。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它們,每年從4月開始,都會成群結(jié)隊地在海岸、島嶼、河流邊的地面或石灘,甚至人們的屋頂上(好吧,它們本是野性的海鳥,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和人們有某種依存關(guān)系的家伙),根據(jù)當(dāng)?shù)氐牟牧瞎?yīng),找來海藻、枯草或者小樹枝、羽毛等等,“建造”一個簡陋又溫馨,淺淺的、盤子一樣的鳥巢。
然后,銀鷗老媽生下了兩三個蛋。為了讓這些鳥蛋從受精卵變成雛鳥,必須保持37~38攝氏度的恒定溫度。為了確保恒溫,銀鷗老爸和老媽輪流趴在鳥蛋上(不像有的鳥兒是由老媽或老爸獨自完成)……
20多天過去了,尚在蛋內(nèi)的小家伙用卵齒(這顆牙在出生后隨即脫落)敲擊著蛋殼:“老爸老媽,我要出來啦!”銀鷗父母也會做出溫柔的回應(yīng),對小家伙進行鼓勵:“加油啊,孩子!成功就在眼前!”——但銀鷗父母絕不會幫助自己的孩子啄破蛋殼,哪怕孩子死掉,因為它們深深明白,這是對孩子人生的第一步考驗,它們將要面對的世界只有強者才能生存!
終于,小家伙們一個接一個離開了狹小的蛋殼,它們濕漉漉的,又緊張又欣喜:“哇,終于見到外面的世界啦!”然而,銀鷗爸媽并沒有舒口氣,相反,還會緊張地投入到喂養(yǎng)中去。因為寶貝們此時此刻沒有任何自理能力,完全依靠父母的照顧。
而銀鷗爸媽呢,“為父為母則剛”。期間,即使有它們平時最怕的壞家伙入侵,它們也絕不退縮。相反,它們會勇敢地迎上去,扇動翅膀,同時發(fā)出憤怒的“ping、ping”聲:“快走,不然我就不客氣啦!”
把年齡“寫”在身上
熟悉銀鷗的人都知道,它們還有個特別有趣的地方:年齡不同,長相也不一樣。
年輕小家伙們的喙、眼睛和腿都是黑色,翅膀卻是斑駁的淺黃色和棕色。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的嘴巴和雙腿變得越來越紅,直到完全變紅。與此同時,它們的眼睛往往也變成了紅眼圈圍繞著黑白相間的瞳孔。在這段時間內(nèi),背和翅膀上的羽毛也慢慢發(fā)生變化,變得不那么斑駁,同時失去了淡黃色和棕色,最終變成了成年鳥的樣子:漂亮的銀灰色。因此,只要你愿意,盡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外表(羽毛、喙、眼睛以及腿部的顏色)來辨別這只銀鷗的年齡哦。
海鷗家譜
海鷗是最普遍的海鳥,大約有100種,主要分布于歐洲、亞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在鳥類傳統(tǒng)分類系統(tǒng)中屬于鳥綱鸻形目下的一個科:鷗科。
銀鷗的智商
銀鷗有多聰明,你可能很難想象。攝像頭曾經(jīng)拍下這么一幕:一只銀鷗有技巧地在自動門前拍打翅膀。然后,等自動門感應(yīng)打開后,它小心翼翼地走過放有飲品和三明治的雪柜,在最低的貨架上叼了一包零食,再次拍打著翅膀啟動自動門,帶走了“戰(zhàn)利品”!
占有澳洲,就這么簡單
澳洲是澳洲人的,更是澳洲動物們的。
一直以來,澳洲都是動物們的天堂,不僅因為這兒氣候適宜,食物充足,還因為當(dāng)?shù)厝藷釔蹌游锸浅隽嗣摹6y鷗大約是最善于審時度勢的鳥兒了——它們很快意識到有人的地方,尤其城市,就是一塊樂土:天敵少、食物多,冬天還有暖氣,堪稱溫暖又舒適!而且住在這兒之后,它們再不需要跑長途、玩遷徙啦!于是,它們紛紛搬家到城市,大肆繁衍起來。
時至今日,澳洲有多少只銀鷗,沒有人知道。但大家都知道,有人的地方一定有銀鷗,沒有人的地方也有銀鷗。它們無處不在,無所不吃:垃圾箱的各種垃圾,種子、鳥卵,各種昆蟲、蚯蚓、貝、蟹、魚類等等都在它們的菜單之上。
為了獲得這些食物,銀鷗們也無所不干。比如,緊緊跟在船只后面,等待人們的投食以及輪船航行帶起了水底的魚蝦;比如,大模大樣地翻垃圾箱,撕開垃圾袋,挑挑選選;比如,飛翔于池塘之上,用銳利的眼神尋找鮮活“水鮮”;比如,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在路人身邊,仿佛歲月靜好,大家相安無事。然而,一旦人們拿出食物,它們便會直撲過來,搶走了事;再比如,落在露天的餐桌上,拉幾坨便便,趁對方惡心之余,順嘴就奪!
對付銀鷗,難!
澳洲吃貨界有句俗話:“防賊防盜防銀鷗”。為了更好地“打擊”銀鷗大盜,人們想出了很多奇葩的辦法,比如播放猛禽的叫聲、擺放機械鳥等。澳洲一家快餐連鎖店甚至推出了一款“防海鷗搶你手上薯條”的全新包裝,這種包裝使用了會反光的材質(zhì),試圖通過反射陽光,晃海鷗的眼睛,讓它們不敢靠近。結(jié)果實地測試后,這些設(shè)計統(tǒng)統(tǒng)無效,銀鷗們眼里只有薯條!它們照樣會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