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俊
在中職學校,口語是公認的難點,不僅是教學的瓶頸,也是學習的短板。分析原因,主要矛盾在于學生積極性不夠,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缺乏表達自信,存在“怕開口”“羞開口”的問題,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口語能力,無法正確、流利地表達。對此,就要正視問題,積極改善,準確把握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其在支架的幫助下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逐步掌握口語技能,促進表達能力的提升。
口語教學重在實踐,學生需要在不斷地訓練、運用中理解、內化,將所學知識進行二次構建,以此掌握語言,促進其輸出,實現(xiàn)順暢的表達交流。然而,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忽略了以生為本的方法引導,導致學生缺乏興趣,無法全身投入,錯失了很多提升的機會,最終出現(xiàn)“啞巴英語”的問題。本文就以“restaurant”為例探究支架模式在口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 引出——創(chuàng)設情境,喚醒思維
首先,我借助猜詞游戲導入教學,幫助學生回顧與食物有關的詞匯,像dessert、sandwich、bacon、soup等,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喚醒其思維,讓其在興趣的驅動下融入課堂,并且為接下來的情境支架做好準備。待學生掌握舊知識后,我就創(chuàng)設情境:Youll dine out with friends on weekends. What are you going to order?這一情境生活化特點明顯,學生看了看卡片很快給出答案:“We're going to order soup, two hamburgers and a sandwich.”這樣一來,就有了“良好的開端”,我就根據(jù)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導入初始支架,引導學生就這一問答自主訓練:
A:Are you ready to order?
B:Yes, Id like a soup.
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我會走到他們身邊,及時指導糾正,給予積極評價,增強其口語信心,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二、 構建——自主探索,掌握重點
這一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是支架模式的核心。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借助訓練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并提供其自主探究的平臺,主動獲取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逐步形成自己的認知,以此掌握口語要點,達到預期的目的。在訓練部分,我選擇聽力,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抓細節(jié),掌握重點:
A:Are you ready to order?
B:Yes, I'd like a strawberry ice cream.
A:What else do you want?
B:Yes, thank you. I'd like a beef pie, please.
A:Is that all?
B:Yes, how much is it altogether?
A:Thats 25 yuan altogether.
由此,學生便能運用支架展開“點餐及應答”訓練,完善原有知識體系,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并在反復練習中熟練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要針對性指導,強化支架輔導,減少課堂講解,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 完善——合作學習,優(yōu)勢互補
小組協(xié)作是支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利用之前的情境支架展開進一步的探究,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詞匯、背景知識和表達技巧進行拓展交流,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優(yōu)勢互補,彌補新課教學中的不足,最終完成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紤]到口語內容和學生認知,在這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小組分角色朗讀的活動,讓學生在點餐情境中反復訓練,相互糾正,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及時解決。對于難點,在學生合作交流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我們就要適當解析,展開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其掃清障礙,順暢交流。相反,如果其能借助集體力量解決,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我們就要表揚鼓勵,對其學習能力充分認可,以此增強信心。
四、 淡出——呈現(xiàn)效果,能力提升
通過之前的活動,學生對口語內容有了較好的把握,能有效運用正確問答。在此基礎上,就可以鼓勵其展示,充分呈現(xiàn)學習效果。由此,便能淡出支架甚至撤掉,鼓勵學生自主運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有效提升交際能力。具體實施時,我會將其隨機分組,提供多個情境讓其選擇,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情境難度要略高于之前的話題,讓訓練更具挑戰(zhàn)性,吸引學生參與,如:After you have finished your cheeseburger,you also want a dessert.How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this time?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小組討論,針對話題展開探究,在合作競爭的過程中逐漸淡出支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五、回顧——評價反思,加強鞏固
對于支架的回顧是教學至關重要的一步,能幫助學生從微觀到宏觀,從詞到句,從局部到整體綜合地反思自己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學習表現(xiàn),對自身口語能力的發(fā)展有清楚的認知。同時為今后類似的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嘗試建立新的支架指點,促進自身能力的飛躍。具體實施時,可根據(jù)情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像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主要以學生自我構建的能力、在小組活動中的貢獻以及學習目標完成的情況展開,據(jù)此查漏補缺,針對性地加強鞏固,促進學生整體達到理想的口語學習效果。
總之,支架教學模式是促進中職教育口語教學的有效途徑,關注學生基礎,以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為設計原則,切實促進其交流能力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支架靈活引導,注意“教”“學”關系的平衡,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技能,完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