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有一篇文章叫《偉大的捕風》?!安讹L”(vexation of spirit)一說源于《舊約》里的《傳道書》,傳道士云:“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我見日光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就加增憂傷。”周作人很喜歡這些文字,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此人生之所以為“虛空的虛空”。但他又說,“話雖如此,對于虛空的唯一的辦法其實還只有虛空之追跡,面對于狂妄與愚昧之察明乃是這虛無的世間第一有趣味的事。”“察明同類之狂妄和愚昧,與思索個人的老死病苦,一樣是偉大的事業(yè),積極的人可以當一種重大的工作,在消極的也不失為一種有趣的消遣。虛空盡由它虛空,知道它是虛空,而又偏去追跡,去察明,那么這是很有意義的,這實在可以當?shù)闷鹫f是偉大的捕風?!雹俜此紓鹘y(tǒng)、改良社會、對知識分子自身進行批判,或積極,或消極,五四新文化運動一代知識分子可以說都是啟蒙運動捕風者。捕風之偉大之必要,直到1980年代還構成知識界的議題。然而,進入1990年代,隨著思想界的遽然轉向和分化,后現(xiàn)代、后革命時代的到來,這個話題真正變成了“虛空的虛空”,只能飄散在風中了。
后現(xiàn)代意味著現(xiàn)代的結束,或者準確地說,主要是意味著那些關于真理、理性、科學、進步、普遍解放的宏大敘事,這些被認為是從啟蒙運動以來的現(xiàn)代思想的特征的消解。如果說中國經(jīng)濟文化的不均衡發(fā)展使得后現(xiàn)代的社會描述顯得缺乏充分的說服力的話,至少1990年代中國知識界對“后現(xiàn)代主義”進行了從文學、文化理論到“消費社會”等一系列理論移譯,對“現(xiàn)代性”(一整套文化/知識建構)的反思和對知識分子(作為現(xiàn)代性的發(fā)出者與建構者)的質疑成為知識生產(chǎn)新潮——啟蒙等觀念并非天然地不證自明,人文精神或許是最后的神話。與此同時,堅硬的現(xiàn)實是:一方面199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群體在國家層面政治實踐功能弱化;一方面大眾文化、消費性文化興起,傳統(tǒng)的文化等級制度崩潰,這使得知識分子啟蒙地位快速喪失②。1990年代末作家王小波猝然離世促成了一場時代癥候性的文化事件,這并不偶然。作為世紀末“文化英雄”的他在文學中所塑造的恰恰是放棄啟蒙、祛除道德優(yōu)越感、背對甚至逃離大眾的專業(yè)知識分子形象。在小說《紅拂夜奔》中,知識分子李靖在朝廷和民眾兩面夾擊下,不得不混跡于集市做街頭流氓討生活,數(shù)學研究反而成為偷偷摸摸、行為可疑心思叵測的地下工作。這正是20世紀末知識分子開始與大眾混戰(zhàn)的圖景。
“當代學人常常被五四時代的虛幻所暈眩,以為五四時代知識分子如何風光,而近年來的精英文化失落又如何唏噓不已”,痛定思痛,人文學界開始呼吁“思想淡出,學術凸顯”,知識分子“回歸崗位意識”,甚至“恢復做平常人,擺平心態(tài)才談得上履行知識分子的使命與責任”③,而以社會的良心、大眾的代言人自居的讀書人,近乎自作多情④?!?0一代”學人唏噓不已的邊緣化遭遇、身份調適、學術轉型,等80后學人成長起來時,這一切早就塵埃落定,常態(tài)化了。對于1990年代末世紀之交進入大學的這一代人來說,從一開始,人文學科邊緣化、專業(yè)化便是既定事實?;蛟S對80后青年學者更適合的是福柯式的追問:你見過知識分子嗎?
但在我所認識、了解的嶄露頭角的80后學者中,王晴飛卻是一個異數(shù)。他的學術旨趣和批評風格表現(xiàn)出遠比同輩人明顯的、古道熱腸般的“捕風者”氣息。其實每個時代都由異質混雜的聲音交織而成,每個學者也總有不能化約歸類的特征。19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群體不僅有左右分化,而且以文化形態(tài)、專業(yè)領域分裂為多種部落。但像王晴飛這樣的“捕風”卻難以用諸種標簽簡單歸類,或許捕風這種“古典”行為本身便是對分化的拒絕。當然,他與同代人相同的是,我們都已經(jīng)全然被時代滌去了“偉大”和“自作多情”。晴飛并非科班出身,他在南京大學讀物理系本科,之后才進入中文系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攻讀碩士和博士。在技術時代明珠暗投于文學專業(yè),如果要刻意渲染的話,這多少倒是一樁逆潮流而動的“傳奇”,按照王小波的說法叫“反熵”。但我印象中,他一直避免對此經(jīng)歷做情懷化敘述,不對之附加意義,也拒絕使自己個人的興趣選擇顯得特立獨行。久而久之,由于“棄理從文”始終沒有散發(fā)出恰當?shù)南笳饕饬x,這段經(jīng)歷基本上變得可以忽略不計。真正與眾不同、令人矚目的倒是他“較真兒”的個性,對文史知識、掌故乃至“斷爛朝報”的蕪雜興趣和廣泛涉獵。
晴飛性情溫厚然不失幽默,博聞強識且言辭機敏俏皮,行事交游大體恪守“君子和而不同”“不可與言而與之言,是謂失言”。不過但凡有忍不住的時候,便顯出他性格較真的一面:品人論事?lián)砹?,弗論親疏。明人張岱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晴飛常以此觀友,大家都是有偏見和情感的凡人,因而他也喜歡那些會“忍不住”的有真性情的朋友,即便對方和自己有觀點分歧和沖突。往雅里講,這頗有點士人遺風。雖說大家都是讀文學出身,可是從“士人”到“知識分子”、從“風度”到“精神”這么一現(xiàn)代轉換后,其實并不常見此等遺風余韻。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有所謂“文人”的酸腐氣,恰恰相反,他忍不住與之爭辯的人事通常不是因觀點相左,而是針對別人隨口說的未經(jīng)辨析的標簽化或集體無意識之言辭,以及各種隱蔽的傳統(tǒng)因襲思想、舊習氣的遺毒。從日常師友閑談到正襟危坐讀書著文,類似于周作人所說的諸種“察明同類之狂妄和愚昧”——包括察明自己的狂妄和愚昧,晴飛可謂一以貫之。這雖不能全面概括晴飛的所有學術和批評活動,但我以為,基本反映了其精神品格。
1990年代以來人文學術風尚逐漸轉換,“思想淡出,學術凸顯”,從才子型的高談闊論變?yōu)樘岢珖乐斠?guī)范的學術研究,“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史研究尤為學人所重視。流風所被,如陳平原所說“如今的學術界,無論討論什么問題,都喜歡‘從頭說起,借辨析知識構成的歷史,追問‘合理性。這里有傳統(tǒng)中國‘考鏡源流的學術史思路,但更重要的啟迪,還是來自法國人??碌摹R考古學”。就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而言,五四新文學以來所建立的一整套“文學”觀念并非不證自明的知識體系,“從古已有之的‘文章流別論,轉化為今日通行于學界的‘文學史,應歸功于西學東漸的大潮。這里涉及晚清以降關于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想象、五四文學革命提倡者的自我確證,以及百年中國知識體系的轉化。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值得格外關注,那便是教育體制的嬗變。在20世紀中國學界,‘文學史作為一種‘知識,其確立以及演進,始終與大學教育密不可分?!雹葸@些大問題及衍生題目近十年來對不少年輕學者、博士生都產(chǎn)生了吸引力,當然也比較考驗、鍛煉智識和學問功底。晴飛的博士論文便關注了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與教育、學術制度研究,這需融學術史、思想史、文化史于一體,既是文學革命研究,又是依托于“一校一刊”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研究。坦白而言,國內(nèi)文科博士培養(yǎng)通行學制為三年,少數(shù)四年,這樣的研究任務是仍需學術訓練的博士生難以完成的。最好的情況也無非是選取一個合適巧妙的角度,講清楚局部問題,或借助于某種理論范式搭建一個敘述,很難系統(tǒng)全面地呈現(xiàn)歷史過程和面貌。晴飛目前已經(jīng)發(fā)表見之于世的文章中,《1925年的北京大學脫離教育部事件》《1930年代初的北大文科人事變革》《林損離職與學風轉移》《胡適與文學研究考據(jù)化傾向》《溥儀出宮與北京知識界:以胡適為中心》《筆名與責任》等都可歸于這類主題,還有其他若干相關研究篇章。這些文章均言之有物、平實嚴謹,但枝蔓零散,看不出有核心的問題意識貫穿,也沒有就某個方面形成歷史敘述,更像是一連串有待情節(jié)化、有待敘述連綴的“事件”。
老輩學者治學重史料經(jīng)驗,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學界喜歡引入理論和新潮術語來更新闡釋,以不同的范式和視閾來激活問題意識,博士生論文寫作則由于普遍依賴、拼湊理論體系而尤遭詬病。誠然,博士生學問功底尚淺局于一隅,使用理論多少會食洋不化顧此失彼,但平心而論,之所以屢詬屢病乃是因為相比其他治學路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這是更切實可行的方法。遍覽史籍,讓新“問題”自然生發(fā)出來,持論公允有據(jù),這是治學理想狀態(tài)。對于初窺堂奧的博士生來說,實際情況往往是面對大量史料松散蕪雜無邊無際,終日披覽卻茫然四顧。相反,帶著一定的問題意識或某種理論范式架構去進入史料閱讀,會形成一種燭照效果,某些事物的重要性便會被感知凸顯出來,原本平鋪雜陳的資料會慢慢變得有脈絡可尋,循枝振葉,既有可能擴大發(fā)現(xiàn)新史料,也有可能對舊史料進行新闡釋。雖然博士生在學術訓練階段難免以理論唐突史實,但一來二去,認真勤勉者會慢慢在理論、史識和史料之間找到平衡。但晴飛讀博士期間對這種學術風尚可謂“坐懷不亂”,悠游史海手不釋卷,心無旁騖抱定“文史互證”。在同輩人中,文史知識廣博、古今學問不隔的確是其難得的優(yōu)勢,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弱了對學問增進必要的“理論的焦慮”。學問沒有中西新舊之別,但如王國維所說,“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即開,互相推助”⑥。當代西方的知識理論和思想資源,常常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閾,使很多原本視而不見的事物得以彰顯,更新我們的常識以及理解事物的框架。對涉及學術史、現(xiàn)代文學發(fā)生研究而言,“考鏡源流”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與??碌摹爸R考古學”卻并不同一旨趣,甚至大相徑庭;由福柯的啟發(fā)而關注“話語、知識、科學”之間的關系,關注“知識型”的思考也迥異于文史互證所關懷的問題。如果忽視了學術熱點背后的理論資源,研究很可能會明于史實而蔽于思想。不客氣地說,這正是晴飛對現(xiàn)代文學和教育制度的研究看起來零散,缺少“主調”的原因。而憑借他扎實的功底、廣泛的史料掌握,若能適當涵養(yǎng)以理論,這份研究持續(xù)下去有望更系統(tǒng)深入。治學貴在不輟,法度則宜有所更張。
其實研究方法沒有絕對的價值,對理論和角度的選擇都需結合學者個人的才情和稟賦,如此,學術才能多元豐富。晴飛治學略顯保守,但也避免了劍走偏鋒,因依賴理論而削足適履的弊病,反而少年老成,識大體守正道,平正通達,有大器的一面。這樣的學術往往需要在某一領域持續(xù)經(jīng)營,成果積累到一定規(guī)模,方能呈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和價值。史學家王汎森先生在《執(zhí)拗的低音》中對某些歷史思考方式進行了反思,頗有啟發(fā)意義,其中一些話題我讀晴飛的文章便會時時想起。近代以來,史學經(jīng)歷了微妙的轉換?!啊畾v史這個學科的新定義隱含了不是進化的,看不出線性的、向上發(fā)展軌跡的林林總總的事物是‘非歷史的。把事情組合在線性進化的發(fā)展中,很多擺蕩來回就看不到,很多的低音也不見了,能放入這一架構中就是‘歷史;而不相干的、不關聯(lián)的部分就不會在歷史敘述里,不成為歷史學的重點,使得我們對歷史文化的了解造成很多的扭曲。”⑦這種扭曲包括我們經(jīng)常忘了歷史進程中不存在單線的、清楚的事件發(fā)展;歷史世界存在著不透明性和有限性,沒有人知道“未來”,因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歷史行動者有意作用的結果;歷史是交響曲,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并非只有一個調子,而是主調副調、主流潛流交光互影。而我們這些已經(jīng)知道歷史結果的人卻常常難以避免地以“后見之明”去倒敘歷史,在紛紜萬狀的人事世界里抽取、建構出“本質”。王汎森先生的著述每每對青年學子大有裨益,我不敢說晴飛達到了王先生的史家見識,但我覺得,他對現(xiàn)代文學與學術制度的研究多少有點暗合了這些反思,在盡力避免“后見之明”這一點上有比較明顯的自覺。這與文章“寫法”的選擇也有關。學術史研究以“專題”“問題”組織論述、連綴人事者居多,人事詳盡程度以論述問題的需要為準。晴飛卻是以一些核心人事為主,清理事件來龍去脈盡可能詳盡,在紛繁的事象里順便帶出學術理念的歷史變遷,并不以歷史結果來預先判定和敘述事件意義。比如對1925年的北京大學脫離教育部事件的敘述中,以北大教授“法日派”和“英美派”之間的糾紛呈現(xiàn)兩派學者在教育觀、學術與社會政治觀念上的差異?!?930年代初的北大文科人事變革》《林損離職與學風轉移》《胡適與文學研究考據(jù)化傾向》《商務印書館與新文化運動》等文章寫法也大都如此。
在這些歷史敘述中,晴飛分析持論都盡量做到陳寅恪所說的“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人情事理兼顧,對歷史人物的是非曲直既不曲為辯護,也不求全責備。同時他也充分展示歷史人物復雜、矛盾的思想面相,拒絕對其擇其一點不及其余,做簡單的標簽化定位。比如《胡適進宮與溥儀的公眾形象》《林損離職與學風轉移》等對胡適進行了既明于禮義又知其人心的同情之理解,《1990年代以來魯迅研究中的自由主義與后殖民理論》一文又從較為理論化的角度辨析駁斥了當下對胡適、魯迅兩位重要人物的簡單對比和庸俗的“主義”裁剪(與這些話題相關,針對性的純粹的駁難文章還有《張耀杰的刀筆手法》《韓石山的“進化論”及“小說筆法”——讀〈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等)。對于這種歷史興趣和知識關懷,晴飛借用過一個簡單可愛的說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為他自己注解:“為人辨冤白謗。”是的,其實在這些研究中他最關心的是“人物”及其行為,更接近于傳統(tǒng)的“學案”考察。王汎森先生曾感喟,“學案”不只是“學史”,還包括“行”,還有指引人們脫離生命困境的作用,有實際生活的實踐面相⑧。也就是說學案中呈現(xiàn)了文人士子“知行合一”、心性、倫理的內(nèi)容,而不僅僅是礦物化的知識和思想。這是人文研究中極為寶貴的部分。晴飛服膺臺靜農(nóng)的文學研究理路,“活的文化史的研究方法”——無論是談文學還是書畫藝術,都將其與人的氣節(jié)格局、精神狀態(tài)、時代風氣融為一體,并且浸潤著人生的意識,故常能打破限隔,于各種藝術中觀其會通。在《半個名士——論赴臺后的臺靜農(nóng)》這篇優(yōu)秀、深情的論文中,他也是這么研究臺靜農(nóng)的。
陳平原先生在《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導言中有一段感言:“人類歷史上,有過許多‘關鍵時刻,其巨大的輻射力量,對后世產(chǎn)生了決定性影響。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必須認真面對,這樣,才能在沉思與對話中,獲得前進的方向感與原動力。對于20世紀中國思想文化進程來說,‘五四便扮演了這樣的重要角色。作為后來這,我們必須跟諸如‘五四(包括思想學說、文化潮流、政治運作等)這樣的關鍵時刻、關鍵人物、關鍵學說,保持不斷的對話關系。這是一種必要的‘思維操練,也是走向‘心靈成熟的必由之路。在這個意義上,‘五四至于我輩,既是歷史,也是現(xiàn)實;既是學術,更是精神。”“是用來砥礪思想與學問的‘磨刀石?!雹嵛蚁嘈湃魏握J真研究過五四的學者都會認同、會心于這番感言。學人在研究生涯中,有沒有被光明偉俊的人物、氣象所吸引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關乎格局、視野、品性。我們與研究對象之間不僅僅是單向的研究關系,研究對象也會滋養(yǎng)我們。在這個意義上,晴飛對有關五四及學術制度的研究,成熟與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與那個時代、那些知識者構成了一次次師生“從游”關系。正如他自己所說:“對于他們的研究,給了我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文學觀,而這種文學觀有助于我在評論當下文學作品時分寸的把握?!雹?
晴飛不屬于迅速“在現(xiàn)場”的文學評論者,其當下評論對象多是有所會心之作,或有感而發(fā)。在這些批評文字中,五四精神遺產(chǎn)氣息非常明顯,他不斷地“重新去確認、普及‘五四先賢們引進和提出的現(xiàn)代價值觀念”,并深入下去。就花樣翻新的當代文學批評而言,他這么描述自己的批評理念真是過于樸素、老實巴交,聽起來一點也不新鮮,陳舊得讓人審美智力雙疲勞。但這種固執(zhí)的批評觀既緣于當下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刺激,也來自于對魯迅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繼承。正如周作人所嘆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難以擺脫“古已有之”的“經(jīng)驗循環(huán)”,構成了魯迅深刻的絕望體驗和懷疑基調。面對現(xiàn)代、民國、新思潮以及諸種新名詞,魯迅看到的是皮毛改新心思仍舊。這屢屢給他一種感覺:“現(xiàn)在入了那一時代,我也不了然?!敝灰姟皬凸诺模茈y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了”11。對這種歷史現(xiàn)實絕望的反抗,構成了魯迅的文學創(chuàng)作、雜文批判很重要的內(nèi)容。
日本學者丸尾常喜研究《阿Q正傳》,有“阿Q=阿鬼”一說,影響深遠。丸尾先生認為魯迅對阿Q的命名暗含“鬼魂”之義,不僅是因為阿Q在世上從來都沒有掙得過做人的權利,如同游蕩在世間的孤魂野鬼;而且也因阿Q根本沒有自己的主體意識,腦子里全是死人的觀念——四千年來“古已有之”的形形色色的封建思想。那么阿Q及其所代表的中國兒女所生活的世界本質上是,死人統(tǒng)治活人的世界。這就是為什么魯迅說,“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12,而這樣的中國總是會反復著先前的運命。對這種擺脫不掉的文化、歷史“鬼魂”的認識,周氏兄弟都受到了易卜生的影響。周作人在《偉大的捕風》中轉述到,易卜生在《群鬼》這本劇中,曾借了阿爾文夫人的口說道:“我覺得我們都是鬼。不但父母傳下來的東西在我們身體里活著,并且各種陳舊的思想信仰這一類的東西也都存留在里頭。雖然不是真正的活著,但是埋伏在內(nèi)也是一樣。我們永遠不要想脫身。有時候我拿起張報紙來看,我眼里好像看見有許多鬼在兩行字的夾縫中間爬著。世界上一定到處都有鬼。他們的數(shù)目就像沙粒一樣的數(shù)不清楚?!?3
晴飛在一次訪談中說道:“魯迅的意義在于他一生不懈的戳破幾乎一切集體無意識幻象的努力,對那些深藏在中國文化、大眾心理中負面因素的解毒。那些集體無意識的幻象,如同一個個鬼魂,以種種冠冕堂皇的語詞留存于我們的腦子里,流傳在口中和紙上,我們?nèi)杖栈燠E其中而不自覺。只有破除這些幻象,驅走這些鬼魂,我們才能真正地走向現(xiàn)代,真正有效地思考人生與未來?!?4我想,毋庸贅述晴飛具體的文學批評文章,這些已經(jīng)足夠描述他的批評實踐和社會關懷了。在《張耀杰的刀筆手法》一文中,晴飛寫道:“這是不是也說明傳統(tǒng)專制思想的鬼魂,還頑固地生長在許多人的心里呢?或許正如辜鴻銘所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在當代文學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現(xiàn)實中,堅持對這種無形之辮進行察覺和批判,不被時代風潮所裹挾,借用王汎森先生“執(zhí)拗的低音”一說,晴飛堪稱“執(zhí)拗的捕風”。
這種“執(zhí)拗的捕風”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低音”。啟蒙主義在現(xiàn)代中國以及1980年代曾是最具活力的思想資源,如今卻多少處于曖昧不清、邊緣的狀態(tài),這并不是因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任務、所提倡的現(xiàn)代理念已經(jīng)達到了目的或“理想狀態(tài)”,而是因為其所面臨的當代社會和現(xiàn)實變得極度復雜。一方面啟蒙還未完成,一方面全球資本主義中所帶來的現(xiàn)實困境和時代命題又超出了啟蒙思想資源所能診斷和批判的范疇。于是很多時候,啟蒙主義變得只能訴求于個人的道德實踐、人性倫理。這如同晴飛在很多文學評論中的低語姿態(tài):他將思想底線和文學溫暖訴諸到了樸素的人情倫理。這些批評文字從理念到文風都樸素簡明,有時候樸素到“拙”。我喜愛風格多樣、漂亮的評論文字,同時也珍視這樣“拙”的文章。每一代際中,士人、知識者都有賢有不肖,有拙有巧之分。80后學人生于“短20世紀”,成長于“后革命”時代,這也可謂一種“易代”,肩負這種復雜雙重的時代經(jīng)驗,激越奮進或沉潛堅守,我輩都應自律,“說真話既是一種倫理,也是一種能力。”15
【注釋】
①13周作人:《偉大的捕風》,見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看云集》,47—49、48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張旭東:《后現(xiàn)代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性》,陳曉明:《后現(xiàn)代:精英與大眾的混戰(zhàn)》,見羅崗、倪文尖編:《90年代思想文選(第一卷)》,261、265、181—183頁,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陳思和:《知識分子在現(xiàn)代社會轉型期的三種價值取向》,見羅崗、倪文尖編:《90年代思想文選(第一卷)》,381、382頁,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陳平原:《學者的人間情懷》,見羅崗、倪文尖編:《90年代思想文選(第一卷)》,370頁,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陳平原:《重建文學史(代序)》,見《作為學科的文學史》,1—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⑥王國維:《〈國學叢刊〉序》,見《王國維文集》第四卷,367頁,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⑦⑧王汎森:《執(zhí)拗的低音》,35、25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年版。
⑨陳平原:《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載《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7期。
⑩1415王晴飛:《好的趣味和鑒賞力對批評家來說是第一位的》,載《都市》2015年第7期。
11魯迅:《燈下漫筆》,見《魯迅全集》第1卷,225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12魯迅:《忽然想到·四》,見《魯迅全集》第3卷,17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李音,海南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