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琪琪
自我、革命、創(chuàng)意、獨特、挑剔、顛覆……這些設計師、藝術家的屬性,將李可毅浸潤成了一個鮮明的“不順從者”
畢業(yè)于波士頓大學的高材生李可毅,半年前還是悉尼海港大橋前的張揚潮男,現(xiàn)在一身白色工裝代替了印花外套和破洞牛仔褲,唯一引人注意的是胸前別著的精細名牌,上書“八小生”三個字,標明著他的新身份——“八小生扒肉店”的老板。
創(chuàng)業(yè)以來,加持于身的光環(huán)暗淡下來,繚繞左右的除了煙火水汽,還有創(chuàng)業(yè)維艱和閑話非議。但是,李可毅像偶像山本耀司做的那樣,“不介意自己被嫌棄”,所以依舊青春氣盛,依舊時尚而不順從。
留學歸來的扒肉小生
像李可毅這樣的人,有一條早就規(guī)劃好的路。先進一個名牌大學,所以他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還要讀一個好專業(yè),所以他選擇與興趣無關的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再出國留個學,所以他赴美國波士頓大學讀碩士。然后帶著光環(huán)回國找個好工作,所以李可毅在2016年底回國和765萬畢業(yè)生同場求職。
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很正常。李可毅投了幾十份簡歷,面試了一輪又一輪,認識了一批又一批名校求職者,求職之旅好像一眼望不到盡頭?!耙黄鹎舐毜娜硕己芘#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朗大學等等,但我們都沒那么值錢,被挑挑揀揀的,沒人在乎你的個人訴求,一點都不自由?!崩羁梢愀杏X迷茫又煩悶。
既然無法改變,李可毅索性自己出去做事。作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他熱愛東北,最愛東北菜就雪花啤酒,雖然外面看起來大大咧咧,其實內心很介意一件事——人們對“東北”的負面印象?!耙惶岬綎|北,人們想到的是人口凈流出,老工業(yè)基地不振,二人轉和‘你瞅啥,連東北菜也被認為是又糙又low。他們看不起東北,認為是暴力、低俗和沒文化?!崩羁梢愕暮芏嗤l(xiāng)在外面都不主動提籍貫,說話也盡量避免帶口音,這讓他感到不舒服。
李可毅很認同家鄉(xiāng)文化,想改變人們對東北的刻板印象。
想來想去,李可毅打算從“飲食”入手。“肯德基和麥當勞讓人想到美國,國外的中餐館讓外國人更了解中國。東北菜地位很尷尬,只看快餐領域有沙縣小吃、蘭州拉面、臺灣鹵肉飯和陜西肉夾饃等,北京有幾百萬東北人,但沒有任何一個叫得起來的東北美食品牌。”李可毅想打造一款有辨識度的東北特色美食,經過一番選擇,他把目標鎖定一款有著上百年歷史的東北特色小吃一一扒肉。
剛打定創(chuàng)業(yè)想法,李可毅接連收到幾個offer,來自知名外資銀行、車企,年薪二十多萬,還有免費就讀MBA的機會。在家人和女朋友正為他高興的時候,他提出要放棄這些工作機會?!拔矣X得自己應該做點有影響力的東西,哪怕只是那么一點?,F(xiàn)在有能力推廣東北文化的人都逃離家鄉(xiāng)了,在外面享受著別人的文化。如果沒有人去做點什么,差距會越來越大。”李可毅的回答說服了周圍人。
今年2月初,他找到兩個大學同學,都是“90后”東北老鄉(xiāng),一個是北航在讀碩士宋金明,一個是清華在讀碩士李菁偉。三個人一拍即合,共同出資創(chuàng)辦“八小生扒肉”,取自林語堂“八味心境如濃茶一杯”,以人生八味來自勉。不管別人怎么想,李可毅在乎一塊扒肉的去留,“我想讓大家重新認識東北文化,讓出門在外的同鄉(xiāng)走到哪里都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是東北人。”
紐約時尚先生
賣扒肉這件事,到李可毅這里,竟跟著變得時尚起來。在這個扒肉小生內里,其實藏著一個時尚先生。
作為非典型工科男,他最大的愛好是讓人搞不懂的“時尚”,著迷于時裝設計與制作。什么是時尚?不是買幾件名牌服裝或穿雙鉚釘鞋那么簡單,李可毅視時尚為最貼近生活的藝術,是經歷無數(shù)稱贊和詆毀留存下來的東西。好的設計總走在時間、大眾前面,煥發(fā)著個性、創(chuàng)新的光彩,吸引了他從小夢想成為一名設計師。
長大后,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李可毅沒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雖然就讀工科,但他把業(yè)余時間都花在了藝術館和藝術展覽上。為了接近那個永不落幕的時尚之都一一紐約,在申請紐約大學被拒后,李可毅選擇了波士頓大學,距紐約340多公里,坐4個小時巴士就可以趕上看秀。
還記得第一次去紐約看時裝秀,李可毅很幸運地抽到一個免費入場券。當時秀場設在一個碼頭上,入座的都是各路明星,李可毅混在設計學院的學生群里,只能全程站著。夕陽籠罩著碼頭,待天慢慢暗下去,在燈光一亮、模特走出的一瞬間,他經歷了長這么大唯一能記住的感動瞬間?!暗谝淮稳绱酥苯拥仡I悟到時尚的魅力,特別想加入這個圈子”。
自我、革命、創(chuàng)意、獨特、挑剔、顛覆……這些設計師、藝術家的屬性匯成了一種“不順從”的精神,不順從規(guī)矩、條框、流俗、范式、圈層等一切試圖限制思想的力量。李可毅很自然地被浸潤,成了一個鮮明的“不順從者”。
在美國生活了一年半,李可毅在思想上變化很大。早前的他特“好面兒”,將來是一定要找個大家眼里穩(wěn)定又體面的工作的?,F(xiàn)在的他喜歡和人講時尚,講現(xiàn)代藝術,講自我,講敦煌老師傅的故事??粗切┬迯捅诋嫷睦舷壬鷤兩诙鼗驮嵊诙鼗?,一代代把“使命”這個東西傳承下去。李可毅為自己感到渺小,開始希望做點金錢和名聲之外的有“使命感”的事情。
當2017年過了一半,花了三個月跑了幾遍北京的商圈和地鐵,經歷了被黑中介坑、熬夜趕工期、每天吃盒飯加泡面的日子,李可毅創(chuàng)造出了“八小生”,這個不到50平方米的小種子,在北京國貿SOHO東區(qū)發(fā)芽了。
被大眾認同,并不偉大
從紐約時尚到東北扒肉,前者淬煉的“時尚精神”并沒有丟掉,反而在“八小生”上面得到了集中爆發(fā)。
像設計師細細選布料一樣,李可毅不自覺的挑剔屬性顯露無遺。為找到正宗的扒肉,他跑回哈爾濱,走街串巷試吃每一家扒肉館。在尊重傳統(tǒng)制作工藝的基礎上,李可毅延續(xù)時尚帶給他的“審美”“革新”意識,對扒肉做出了一系列改變。在用餐環(huán)境上,一改蒼蠅小館的粗劣,精挑桌椅板凳和碗筷勺具,打造藝術墻,風格清新又充滿設計感。在用餐方式上,從一個舊砂鍋燉一塊肉的不講究,改為精致的日式定食套餐,在注意味道的同時,做足了“顏值”功夫。包括用餐服務上,李可毅和兩個合伙人親自上陣做服務員,平均身高1米83,著統(tǒng)一工服,笑容熱情大方,為“八小生”添色不少。
開張以來,日子變得瑣碎又忙碌。每天早七點去菜市場采購,上午在店里準備食材,中午飯點招呼顧客,下午還有補貨、對接驗收等雜事,晚上九點關門,復盤今天的運營情況,提前準備明天需要的東西。為了做推廣,李可毅把周圍九棟寫字樓掃了個遍,挨家挨戶上門宣傳,他建了好幾個顧客群,及時收集顧客反饋,每天發(fā)紅包抽取免費用餐者。
自4月營業(yè)至今,經營情況比他預想的好很多,“很多人愿意進店了解,我就給他們講什么是扒肉,慢慢客流量不斷增加,一個月下來的流水近10萬元?!?/p>
經營剛穩(wěn)妥下來,有媒體報道了他們的事跡,所謂“高學歷海歸創(chuàng)業(yè)賣扒肉”,除了少數(shù)支持者,他們招來了更多批評。很多朋友表示驚訝,親戚也有不認可的,還有廣大網友留言轟炸,甚至有人添加李可毅微信來罵他,類似“嘩眾取寵”“不爭氣”“培養(yǎng)了個飛行員,最后跑滴滴”等言論一波接一波。
李可毅起初還氣憤不平,習慣后開始淡然應對?!拔蚁矚g藝術,藝術就是表達自我,很多時候不被人理解,但那又怎么樣?只要我自己知道是對的,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就好。至于很多人總說大材小用,首先我們未必是大材,如果真是的話,在哪都不會小用。”
幾個投資人聞聲找上門來,李可毅他們表現(xiàn)得很自信,一反創(chuàng)業(yè)者的焦躁著急,慢慢挑選著。“只看中我們掙錢的投資人,我們不會選擇他。當然我們得保障投資人的盈利,但如果創(chuàng)業(yè)的目的只是賺錢,這根本走不長遠。比如大家都羨慕共享單車多么火,卻忽視了它最大的意義是真正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這個社會訴求,有社會價值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p>
回看半年以前,他自己都不會想到今天的情形。店里的藝術墻像是他的精神園地,李可毅暢想無論“八小生”開到哪里,都要留住這面墻。入夜,客流量漸漸大了,李可毅開始忙碌起來,和紐約街拍的時尚先生比起來,套著工裝,忙著端盤擦桌的他看著仍然很時尚。
李可毅最喜歡的偶像山本耀司曾說:“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后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贝蟾旁谶@個變化詭譎的世界里,現(xiàn)時的窮困潦倒不算什么,絲毫不妨礙未來成就的偉大,也許大浪淘沙能剩下來的,將是這些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人。(資料來源:《中國青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