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娜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qū)人民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3)
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叩挠绊懛治?/p>
于永娜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qū)人民醫(yī)院,吉林 通化 134003)
目的 探析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和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的效果。結果 對照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及住院費用,明顯比觀察組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5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證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證護理;影響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類型,其特點在于起病急、變化快、病情嚴重等,經常會導致心臟猝死等嚴重的后果。心律失常是該病的常見并發(fā)癥,出現心律失常后,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常規(guī)護理也無法滿足患者的要求。因此,應當在優(yōu)化治療方案的基礎上,探索出更加科學化的護理模式,來為治療過程提供輔助作用[1],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本文以入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0例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了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過程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女20例,男25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2.1±5.2)歲;觀察組女22例,男23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63.3±5.0)歲?;颊咭话阗Y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用藥、環(huán)境護理等基礎內容;觀察組行循證護理。
1.2.1 循證準備
護士應充分了解循證護理的具體內容,其中包括相關概念、發(fā)展、步驟、分析等,同時結合本科室以往的護理經驗,設計詢證問題和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組建循證護理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其他護理人員擔任組員,實施護理操作前,應當確保每一成員都考核合格,正確掌握循證護理的理論知識、操作要求等。
1.2.2 詢證問題
全面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誘因、影響因素、癥狀、療法、預期效果等,根據總結的護理經驗,以及患者個人的病情特點、需求等,確定如下循證問題:①疾病的相關知識;②護理的對策及效果。[2]護理過程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的改變,調整和修正循證問題和護理計劃。
1.2.3 循證應用
①重癥監(jiān)護:心律失常是導致患者猝死的最常見原因,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 h內最易發(fā)生,為此,應當實施24 h心電監(jiān)護,尤其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壓、神志等,防治患者出現室顫及阿斯綜合征等并發(fā)癥,如果患者出現胸悶、頭暈、血壓降低等癥狀,應當注意傳導阻滯因素,及時給予高流量吸氧處理,或安裝起搏器。②鎮(zhèn)痛處理:疼痛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心律,導致血壓升高,進而誘發(fā)心律失常,因此,應當正確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持續(xù)時間、類型等,使用硝酸甘油盡快止痛,必要時可注射嗎啡。③用藥護理:根據醫(yī)生要求,給予患者抗心律失常、擴充血管、溶栓、鎮(zhèn)痛等藥物[3],注意警惕不良反應發(fā)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其中一條通道專門用于輸送抗心律失常藥物,另外一條通道用于輸送其他藥物,注意保持靜脈通道通暢。④心理護理:該病發(fā)病突然,病情較重,很多患者無法接受自身變化,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嚴重者還會抗拒治療過程。為此,應當注意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定時與患者溝通,在面對面交流中獲取患者的信任,潛移默化的引導患者積極向上,克服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信心。給予必要的健康知識教育,使患者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知,這樣也可以穩(wěn)定情緒狀態(tài),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⑤飲食護理:該病患者在飲食上應當多加注意,按照“一高三低”的原則進食,即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鹽、低膽固醇。指導患者戒煙戒酒,禁止食用刺激和辛辣的食物,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牛奶、豆類飲料等,以免產生腹脹情況,影響治療。護理前3 d內為流質食物,病情有所改善且穩(wěn)定后可改為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食物,指導患者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促進消化和吸收。
對兩組患者住院及平均臥床時間、住院費用等進行對比,發(fā)放我院自行編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用于統(tǒng)計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分區(qū)間為0~100分,不滿意:0~70分,基本滿意:71~90分,滿意:91~100分,總滿意度=滿意度+基本滿意度。[4]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平均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分別為(5.4±0.6)d、(17.3±2.5)d、(6854.3±240.8)元、22.22%(10例);觀察組的平均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分別為(2.8±0.4)d、(11.1±1.6)d、(5019.6±180.5)元、6.67%(3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x±s)
對照組11例不滿意,19例基本滿意,15例滿意,滿意度75.55%(34/45);觀察組1例不滿意,16例基本滿意,28例滿意,滿意度97.78%(44/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由于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暴飲暴食等誘發(fā)的,隨著病情的發(fā)展,還有可能出現血壓低、神志不清、心率失常、呼吸困難等嚴重并發(fā)癥,若處理不當,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5]。在救治的過程中,給予規(guī)范的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其他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循證護理是一種先進的、新型的護理模式,其依據文獻資料和臨床經驗,以患者的個人需求為核心,制定一系列的護理對策,可以讓患者在住院期間接收到有計劃、有目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經驗表明,循證護理應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中,可以克服常規(guī)護理的弊端,進一步穩(wěn)定患者心理狀態(tài),保證用藥安全性,緩解疼痛程度,避免其他并發(fā)癥發(fā)生,達到較好的效果。
研究中,對照組的住院時間及費用、臥床時間、心律失常發(fā)生率均比觀察組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5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失?;颊咝醒C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廣和應用。
[1]盧薇薇.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22(34):120-121.
[2]阮 靜,王麗娟,武茹鴿.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叩挠绊懛治鯷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1):222-223.
[3]孫麗娜.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叩挠绊懛治鯷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0):200-201.
[4]時 紅.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叩挠绊懛治鯷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8):224-225.
[5]李群笑,何潔蘭,羅 英,等.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心律失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09(33):657-658.
R473.5
B
ISSN.2095-6681.2017.26.95.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