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兒
東山的茅臘燭,臥槽在
群山包裹的靜謐中
當我們,用心閱讀
靜靜的喀斯特山麓那些
堅硬而厚實的石層
敢用頑石砌石壘埂的彝家漢子
早已把惆悵的鄉(xiāng)愁甩碎
氣宇軒昂中正在感喟成
一縷雄風以及一種榮光
曾經,距離茅臘燭不遠的西疇
在不具備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中
用鏗鏘的吶喊,叫響了
一個口號,“西疇精神”
就在枯瘦的山間
響徹成生命延伸的組歌
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
葳蕤了曾經饑餓的故事
讓窮困潦倒了的鄉(xiāng)親們
搬開石頭,親吻薄土
親吻溫飽,親吻幸福
茅臘燭的彝家子民
就是被“西疇精神”的感染
沿著這條希望的山路
閃爍地從茅臘燭的心臟
通向山外精彩的世界
去彪炳,茅臘燭的昌盛發(fā)達
為了尋覓茅臘燭的“西疇精神”
我們,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
以一種嶄新的目光
觸及驕陽照射的茅臘燭
那些瘋長的石頭
蘊涵著,一種精妙的暗示
沒有虛情矯飾,沒有祈望圓滿
烈日,投射出萬道光芒
從不衰竭的贊歌,縈繞歲月
歌聲溢滿蒼穹,理順了
昔日綴滿補丁的詩行
茅臘燭的瓦房里,瘦弱的炊煙
從灶膛的中心
繞過黑底的鐵鍋
柔軟無骨地順著墻檐往上攀爬
酒醉一般地躥出屋檐
就被甜蜜的秋風,揉彎腰枝
飄渺在純凈的天空之下
只要我們
對著浩渺的天空呼吸
就能夠,嗅出五谷雜糧的味道
茅臘燭滿載青石的大山
是一部豐厚而沉重的辭典
讓人們,無論怎么品讀
都不能詮釋,它的真諦
茅臘燭的秋天,莊稼地
挲挲作響成深刻的顫音
伴隨著,陣陣優(yōu)美的蟬鳴
有一種精神的能量
正從石縫里灌溉養(yǎng)分
彝家子民的期盼
才開始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我們只是路過茅臘燭
就感受到了從所未有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