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廷階
生死、生命都在神的手心
——黃怒波《上帝的孩子》一詩說出了什么
賴廷階
人與萬物生活在天地之間的這個生存空間,而這個生存空間在宇宙中,只是占有一部分空間,這個空間就是上帝為墮落的人類準備的生存空間。這個空間里面,因為人的墮落,自然環(huán)境都會被毀滅,人從大自然掠奪生存資料,于是,萬物都成為了人屠殺的對象。
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的意義就是讓生命本身無比偉大,人具有了生命,就是得到了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命的偉大,而人的墮落與對上帝的背離,就造成了人對自然萬物的掠奪性毀滅。
整個宇宙與萬物自然以及人,都是上帝的被造物。被造物的生生死死都在上帝的控制內,上帝創(chuàng)造了生命,就十分愛生命,關心生命。
在這個宇宙世界,在這個自然世界,萬物包括動物植物的命運,因為人的罪孽造成的戕害,造成了它們的悲劇。
人毀滅萬物,就要承擔這個代價,也就造成自己的毀滅。上帝把人看得無比重要,也不看輕萬物。動物植物也是上帝非常重視的,上帝讓萬物為人奉獻。
黃怒波《上帝的孩子》是寫上帝非常重視一只小動物的事情以及作為人的代表“我”對此的思想——
“今天 我照看一個上帝的孩子
它其實只是一只受傷的野兔”
這兩句,開頭就說出了上帝的孩子是一只小動物,這只小動物因為受傷而受到關注,這也成為這一首詩歌的導火索。
這兩句詩歌是一個事件,也是一個主題。在圣經里,這么說道:如果沒有上帝的允許,一只麻雀也不會掉下來。這就是說,上帝是全宇宙的轉動者、安排者、生死決定者。
一只兔子的命運也掌握在上帝的手里,萬物的命運完全得到控制。
“它在草叢中靜靜躺下來
毛發(fā)抖動 雙眼半閉”
萬物因為人的墮落而蒙受牽連的不幸,人把悲劇強行加在萬物身上,人在魔鬼的教唆之下,變得無比邪惡,無惡不作。人的作惡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我們看到這只兔子因為受傷而處于苦難之中。人不僅要關心自己的困難,也要關注動植物的命運,這才是理想的人、有承擔的人。
兔子成為悲劇,而不是童話,就有力地說出了災難的正在進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個體,都是這只兔子。
“陽光照耀時它有些傷感
它用舌頭舔著枯藤
它把前爪伸進泥土
就像一棵樹生長的程序”
一只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的動物,自己的生命出現(xiàn)了危機,而求生的本能讓它渴望生命,但是自己的努力無法讓自己救自己。人也是這樣的,人無法救自己,也就無法讓自己戰(zhàn)勝死亡,獲得永遠的生命,即得不到永生。
這個世界的生命要獲得永生,要成長為生命樹,就要有真理本身的力量,即獲得神的拯救。獲得永生的生命都是神揀選之后的結果。
這個世界的生命,要成長為生命樹,要成為永恒的生命,要戰(zhàn)勝死亡,其實是大大小小所有生命的渴望與要求。
“森林與荒原靜下來了
野兔努力向遠方眺望
此刻它像一個待嫁的新娘
靜候上帝的最后祝福”
人在這個世界上,就像這一只快要死亡的兔子,在死亡之前,在遇到重大生命危險災難之前,都是無能為力的,都只能等待上帝來拯救。
中國人在死亡絕望或者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都會喊天,這是最后的道路,這是唯一的道路。但是最終起到作用的是上帝本身的力量。
人在災難面前只能依靠上帝,生命個體的死亡,都是上帝決定的事情。
“或者說它實際是一個慈祥的老者
對于死亡沒有任何怨言”
我們看到這一只兔子,可以是動物,可以是人的象征,尤其是可以象征一個人到了晚年的時候,要面對死亡這個不可繞過去的關鍵。
到了要死亡的時候,任何人都無話可說,就算不喜歡死亡,也只能接受,人要無條件地接受。
人其實想戰(zhàn)勝死亡,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都在死亡的恐懼綁架之中。
“我舉起一個破碎的鏡子
為它照亮走進黑暗的路”
神就是愛,只有通過十字架上的恩典,通過耶穌基督的拯救,人才能不至于在黑暗中、不至于在走向地獄里毀滅,而是被拯救,而是戰(zhàn)勝死亡與罪孽魔鬼的毀滅。
人們要認識生命,就要通過上帝這面鏡子。上帝就是生命的控制者,而認識生命不夠全面的的話,我們看到人認識的生命,或者是人認識的上帝,都不夠全面。認識上帝,最基本的就是敬畏上帝、敬拜上帝、向上帝道歉。
黃怒波這一首《上帝的孩子》十分不簡單,用一只兔子死亡前的景象,帶領讀者來認識上帝。
附:上帝的孩子
黃怒波
今天 我照看一個上帝的孩子
它其實只是一只受傷的野兔
它在草叢中靜靜躺下來
毛發(fā)抖動 雙眼半閉
陽光照耀時它有些傷感
它用舌頭舔著枯藤
它把前爪伸進泥土
就像一棵樹生長的程序
森林與荒原靜下來了
野兔努力向遠方眺望
此刻它像一個待嫁的新娘
靜候上帝的最后祝福
或者說它實際是一個慈祥的老者
對于死亡沒有任何怨言
我舉起一個破碎的鏡子
為它照亮走進黑暗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