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妍
“不學詩,無以言”
——故緣夜話七十三彈
□朱妍
端午將至,除了粽香艾香外,空氣中也飄散著詩歌的氣味——幼兒園里扎著小揪揪的孩童,也奶聲奶氣地朗誦起了“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余光中語)。
其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里,詩歌面向的從來都是普羅大眾,并不是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安粚W詩,無以言”,除了文學之外,詩歌還承擔著人文教化的功能,即為“詩教”。從君子養(yǎng)成,到反映現(xiàn)實,再到施行教化,把家國天下一體貫通。
而現(xiàn)在,詩歌的形態(tài)和功能慢慢發(fā)生了巨變,綿延久遠的詩教傳統(tǒng)漸漸失落,詩歌和現(xiàn)實社會、百姓生活漸行漸遠,成為了小眾的藝術。
鄒建軍說:“我看北島最近主編的一系列給孩子的書就很好,邀請葉嘉瑩、黃永玉等大家,從現(xiàn)代詩歌、古詩詞、散文、寓言等各文體中精選出篇目,給孩子們做文學普及啟蒙讀物?!?/p>
“對了,北島老師明天要到武漢來,商議今年‘香港國際詩歌節(jié)’武漢分會場的事情。”劉蔚介紹道。
北島與武漢頗有淵源,上次的“武漢詩歌節(jié)”之行更是讓他感觸良多,此次積極促成在武漢開設“香港國際詩歌節(jié)”分會場,也是感動于武漢濃厚的詩歌氛圍。
“這是好事情,我們肯定全力配合。下一步我也打算請一些大師,挑選百來首古體詩,百來首現(xiàn)代詩,做成精裝詩歌讀本,用以傳承詩教,普及大眾。”閻志道。
經(jīng)治療過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其中治療顯效患者21例,治療有效患者12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其中治療顯效患者29例,治療有效患者10例,在4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由初期心律不齊惡化為心力衰竭,對此4例患者采用觀察組治療方法后,病情得到改善。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這個很好!在大眾熱衷于消費詩歌而不是走近詩歌時,我們更有義務將詩教傳承下去?!避囇痈呖隙ǖ?。
一番熱烈的討論后,話題回到了文本上。
“本卷的頭條詩人辰水,我認真讀了,還不錯?!避囇痈呤紫赛c評道。
謝克強介紹道:“這次的頭條也是來往打磨了許久。辰水的作品,像他自己說的,是以‘一種睜開眼睛仔細觀察的方式,來寫鄉(xiāng)村題材詩歌’?!?/p>
辰水生活在山東臨沂的一個小鎮(zhèn)上,一直“保持著與故鄉(xiāng)耳鬢廝磨的關系”,這使得他的鄉(xiāng)土詩區(qū)別于那些“閉上眼睛,想起從前的苦日子,在偌大的老板桌上寫下飽含熱淚”的鄉(xiāng)土詩,映現(xiàn)了人類共同的精神困境和鄉(xiāng)愁追詢。
“葉帥真是個通才,除了詩歌,散文、雜文也是他寫作的半壁江山啊!”看著沙克的評論《論百年中國新詩中的葉延濱》一文,鄒建軍贊嘆道。
雜文隨筆的理性和思想,散文的觀照和眼界,使葉延濱的詩歌更加豐盈立體。他曾如此總結(jié)自己的多文體創(chuàng)作:“寫詩更多的是內(nèi)心的表達,大概與情致相關,寫雜文更多的是對社會的關注,大概與風骨相關,兩者加起來,對我而言就是‘書生意氣’?!?/p>
“難得有一個人寫文章而不吹噓,談詩論文而不賣弄,世事洞明而不油滑,自然風趣而不輕飄。讀葉延濱的隨筆散文,你會學得聰明、不受騙和有節(jié)制?!保ㄍ趺烧Z)聰明如你們,定能讀出一個不一樣的葉延濱。
“實力詩人,謝老師選了李元勝?這可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們一同參加活動采風時,他專注于手中的相機,不拍景色人物,專拍昆蟲。每次回賓館,都會給我們發(fā)幾張很美的昆蟲照片。”合上手里的樣書,車延高坐直了身子,微笑著說。
李元勝,是一個有著多重身份的青年詩人,詩歌的優(yōu)秀自不必說,一首《我想和你虛度時光》直擊現(xiàn)代人焦慮浮躁的內(nèi)心世界。作為一個“物種業(yè)余愛好者”,他策劃編寫《中國昆蟲生態(tài)大圖鑒》,積累數(shù)十萬字的觀察筆記和數(shù)萬張照片,集成《昆蟲之美》系列圖書,也著實令人震撼。
他遇到一只身上滿是露珠的芒蛺蝶,“芒蛺蝶就在這團陰影中,它其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美好和輕盈,它承受著露水鉆石的重量,這華美的裝飾讓它笨重不堪,但又能怎么樣呢?蝴蝶是我見過最需要陽光的種族,沒有陽光,它們永遠沒有飛行能力,只能委屈地停留在棲息之處”。他深入雨林腹地,“樹木像溪水一樣經(jīng)過我,喜歡陽光下,身體發(fā)出果肉的氣息。這是森林的氣息,豐盈,成熟,鬼魅。它涵蓋了所有昆蟲生物,涵蓋了一切自然生命的迷魅演義?!?/p>
通過對大自然微小生命的細致觀察,李元勝將寫作的核心從詩歌的造境遣詞中,轉(zhuǎn)移到對生物的精確描述,闡釋了一個詩人的獨特自然觀:“大自然的環(huán)境和物種已具備了足夠的詩意,只需要我們?nèi)鐚嵱涗??!?/p>
“對了,當時我還給李元勝寫了首詩——《關系》,讀給你們聽聽?!闭f著,車延高就拿出手機朗誦起來:“在梅嶺/又一次琢磨元勝和昆蟲的關系//懷疑他眼睛有嗅覺/前世,苦心孤詣研究過蟲語/可他拍攝時只動手指/發(fā)來的圖片沒有一絲氣味//聯(lián)想過緣,聯(lián)想過靈犀/也聯(lián)想過人和昆蟲會不會忘年交/最后想到南雄的昆蟲善解人意//這一點似乎可以成立/只要元勝舉起帥帥的相機/不發(fā)通知/昆蟲,就風度翩翩來了//奇怪的是/他會摘下鼻梁上的眼鏡/一臉木然/我不認識祝英臺”。
寥寥數(shù)語,一個“蟲癡”詩人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令人忍俊不禁。
說話間,本次編輯會要結(jié)束了。但詩教傳承,還任重道遠。
詩歌的意義,絕不僅僅是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審美,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從政治到經(jīng)濟,從文化到生活,概莫能外。
已經(jīng)八十九卷的《中國詩歌》,一直做著潤物細無聲的努力,仍將繼續(xù)努力下去!